麦卡伦瓶盖:区分年代的秘密利器

近期,首款国产大型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刷爆全网。猴哥“再度翻红”,令无数深陷中年危机的网友们泪目不已。一旦泪目,必然勾起回忆。回忆,是1986年央视的那一抹猴毛红。

1980s是个神奇的年代,全球各行各业都在涌现大师和杰作。无论岁月怎样流逝,86版西游记永远是观众心中难忘的经典。就如一樽老酒,风味隽永,越品越醇。
当年中国电视屏幕上猴哥大闹天宫之时,远在西半球的苏威行业,麦卡伦也悄悄酝酿着新的变化。其中,在包装设计层面,有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小点”——瓶盖工艺。
简而言之,以1980s中期为分界线,麦卡伦的瓶盖工艺可以划分为:
——1970s到1980s前期,以螺旋盖(Screw Cap)为主;
——1980s中后期开始,逐渐改为软木塞(Stopper Cork)。
如果你手握巨著《苏格兰威士忌收藏大全》,便可发现麦卡伦瓶盖工艺的历史变迁,其细节演变如下——
1970s麦卡伦螺旋盖
上图为1970年代麦卡伦“螺旋盖”(Screw Cap),一般是金属材质,内有螺纹,扭开即可畅饮。当时,GM与麦卡伦的合作渐入佳境,不少酒款是前者负责装瓶、代理。
此外,还可以注意到,1970年代中前期老麦的螺旋盖为白色,后期逐渐变成下图中的金黄色——
1970s麦卡伦金色螺旋盖
直至1980年代中前期,麦卡伦多采用“螺旋盖”。步入80年代后期,全新的软木塞(Stopper Cork)上线。外膜有锯齿,撕开之后露出木塞,成为了当今人们最熟知的瓶盖工艺。如下图所示——
1985年,麦卡伦软木塞上线
《苏格兰威士忌收藏大全》书中,有一页非常直观体现了螺旋盖(Screw Cap)和软木塞(Stopper Cork)的风格差异。就麦卡伦酒款而言,它家的螺旋盖长度较短,封膜表面简洁;软木塞相对修长,黑线、文字等修饰物较多。如下图所示——
左:螺旋盖 右:软木塞
从结构组件与密封原理的角度观察,螺旋盖和软木塞主要有以下区别——
1、螺旋盖(Screw Cap)
通常由金属(如铝)制成,内部有螺纹。它通过与瓶口的螺纹紧密旋合来实现密封。这种结构相对简单,由一个带有螺纹的盖子和一个匹配的瓶口组成。
当螺旋盖旋紧时,螺纹之间的紧密咬合会对瓶口产生压力,从而阻止空气和液体的进出。此外,螺旋盖内部可能还会有一个密封垫片,这个垫片通常由塑料或橡胶制成,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防止渗漏。
软木塞与螺旋盖的形象对比
2、软木塞(Stopper Cork)
由软木橡树的树皮制成的天然塞子。它是一个整体的、具有弹性的圆柱体,表面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纹理。软木塞的大小和形状是根据瓶口的尺寸定制的,需要紧密地插入瓶口。
软木塞依靠其自身的弹性来密封瓶口。当软木塞插入瓶口时,它会受到瓶口的挤压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填充瓶口的空间并形成密封。软木塞与瓶口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软木塞本身的微小气孔结构对密封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软木塞中的一些气孔在正常情况下足够小,可以防止液体泄漏,但又能允许少量的空气缓慢交换,这对于某些需要缓慢陈化的产品(如葡萄酒、威士忌)是有益处的。
麦卡伦7年推桶匠系列,是酒厂八九十年代发行的经典之作,采用黄金诺言大麦+雪莉桶之传统工艺酿造而成。独特的推桶匠酒标、旧版圆形瓶身,散发着古雅的时代韵味。该系列多由著名酒商Giovinetti & Figli精选麦卡伦仓库桶陈,装瓶后发往意大利市场。如今存世珍稀,是藏家们挚爱的曼妙逸品。
麦卡伦7年推桶匠
麦卡伦推桶匠发行数量非常可观,也是经常参拍酒蟲网的老熟客,该如何区分其装瓶年代呢?
仔细观察上图可知,1980s中前期的推桶匠为典型的“螺旋盖”,封膜光滑简洁,无多余的纹饰(上图右侧大瓶);1990年代采用“软木塞”封装,封膜带有花体字、黑色条纹、锯齿等诸多元素。
果然,魔鬼都喜欢藏在细节之中。
虫友们还了解哪些区分麦卡伦酒款年代的秘笈呢?欢迎在评论区火热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