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行情的一点谨慎看法
1.很多所谓投资人喜欢盯有量的产品,动不动就拿某些产品和茅台来类比(特别是某个地方的)觉得没量的产品没意思,不好玩,做盘子不好做。诚然麦卡伦山崎具有几百到几百万全产品线,能够和茅台对标,但威士忌市场规模依旧太过脆弱,根本不能和茅台类比。现在回过头来可以看这些又是溢价又有量的产品在今年做盘子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事,一方面厂商放货速度越来越快,搭货要求越降越低,根本收不完,市场上的货越收越多,一方面还有还有队友扛不住放货(^∇^),结果就是四处漏风,量越大跌越惨。(代表:山崎,响,麦卡伦18,麦卡伦25,精粹系列,可可等)2.去年热的各个雪莉桶为主的品牌,都整体后继无力。(麦卡伦,多纳,檀都,哥尼,大摩等等),能在2023q2稳住价格就不错了,恢复元气至少要等到2024年初了。买来喝的朋友倒是可以买点来玩了。3.不太被关注的老产品,性价比突出的东西越来越多,因为有些老产品存量不多,跌也不怕跌。4.日威这个月在日本价格急降,海外麦卡伦18价格和国内越来越拉近(给很多人即将倒挂的错觉),这半个月海外价格也再降一轮,供货也开始充足(国内麦18已经降级到v2商品),持续供货能力的加强,不用担心麦18缺货,爱丁顿比炒家还要着急,毕竟自己销售压力史无前例的大。倒是很多品牌在海外的入门级12年产品和入门级桶强产品受供应链影响出现了短缺。明年受供应链问题,汇率问题影响最大的,也是成本利润空间更低的入门级产品。3.帝亚吉欧的产品2022.2023是面临重大而全面迭代的一年,很多产品要告别,有很多产品要上市,有些不起眼的东西,可能很多人看不上,但是这些优秀口粮现在可以趁便宜捋点,以后货可能依旧是一大把,但是这些前几年堆积如山的库存可能就一下子变成新货了,对于拿帝家入门产品当口粮的人来说可能会很不爽(注意观察泰斯卡10年新旧版更迭的速度,大概能猜到帝家库存的动销率)。最近很有趣的200毫升版本小猫14年抢购热(2019年1月后再无生产,已确定停产)也是帝亚吉欧未来缩减成本,调整产品线导致一些原本不受关注的小品类停产下架的缩影。然而这又刚好遇到消费能力下降,停产+几十百把块钱买酒的乐趣一下子把这类200毫升单品推到了榜1。今年的200毫升版本SR2022的4件套套装在国内配额不少,你说这类200毫升有多大个投资价值,真没啥,但是图个乐,挺有趣挺好玩,可以强烈关注下。4.保乐力加,百加得和人头马蠢蠢欲动,其实可以换他们的口粮(如果帝亚吉欧迭代太快的话)反正我自己捋了一点儿波夏自己玩5.最近又有一股歪风炒几百千把块的七八九十年代的日本老酒的,觉得这个和苏威老酒一个逻辑。但是日威并不是像苏威一样呈现出越老越值钱的趋势,日威的崛起也是在2000年之后,而90.80年代的商品,大多数更多还处于类似国内的山东威士忌的水平层级,研究完当时的日本酒税法之后更是得出一个结论,日威老酒不敢碰,尤其是便宜的调和酒,是不是威士忌都难说。6.重点,未来一些年份明显低,溢价价格明显高,尤其是新厂的产品,无论品质如何,都会快速步入下跌期。我可以大胆猜测,未来几个月内秩父,厚岸,Bimber,达夫米尔,磐火之类的酒厂的绝大多数产品,怎么炒上去怎么跌回来。像秩父这种,量稍微大一点的非常规量产产品一定会挤兑式出货。反而叶子可能影响倒还没那么大。7.轻井泽,赌未来两年的经济,如果经济没有好转,这类别墅式产品才会被贱卖(参考房地产市场)。相比之下圈标一番,LMDW之类的相对危险系数低一些,现在属于酒商间你不动我也就不动,有个几支的小藏家就跟着观望的僵持状态,这种鸵鸟状态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因为对于轻井泽来说着急的并不是有钱人,而是囤了货的酒商,而等有钱人失去耐心尝试着把货放回市场的时候,当轻井泽大量出现在非威士忌专业拍卖场并出现跌价的时候,那才是瀑布落下之时。到时候就可以看到那些连出品商信息都没有的那些产品皇帝新装褪去时的状况。如果不是酒商,囤货的原则就是这些酒自己能喝的掉,这是最大的安全线。千万别去买那些自己觉得他可能会涨,但是自己压根儿不喝的东西。


评论 105



18赞

支持一下。

路过支持支持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我

支持一下下一

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

还是没钱了大家

支持一下下

厉害了哈哈哈哈哈哈

支持一下下

路过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下

路过支持一下…

路过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下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支持一下下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呀

路过,支持一下

感谢分享!

支持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