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为什么日本威士忌消费者钟爱独立瓶装商出品?

2017-06-10 09:13
步入日本的任何一家威士忌酒吧,你很难不注意到那些模样独特的威士忌们,其中多数你可能之前见都没有见过。从标签、瓶子形状到名字,这些看起来籍籍无名的威士忌,都是为了迎合这个国家的威士忌爱好者而设计的。

萌之文化:夺人眼球的标签满足日本对“卡哇伊”设计的偏爱

日本威士忌的热潮

日本人对苏格兰威士忌的热爱愈演愈烈。单是2016年,全国进口的苏格兰威士忌价值总达8200万英镑,使之在全球苏格兰威士忌消费国中位列第13名。发烧友、调酒师等从业者们总是不断寻求新产品,以达到鲜明的差异化。

或许这正解释了日本威士忌市场上数量庞大的独立瓶装商及相关产品。货架上充斥着形形色色不知名的标签,从恐龙到旧式的航海帆船应有尽有,每一款都十分特别。这些自成一派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出自不同的苏格兰蒸馏厂,卖给调和厂商和瓶装商之后,由他们设计成一款全新的威士忌,然后推向市场。

日本威士忌市场从2008年起经历了持续增长,消费总量从2014年的1亿2千150万公升上涨至2015年的1亿4千790万公升,增长率达到14.5%。而苏格兰威士忌在其中贡献了可观的比重。

该现象的原因之一,要归结于2013年日本电视剧《阿政》的走红。这部日剧戏剧性地讲述了日本威士忌传奇人物竹鹤政孝的真实生活。其在苏格兰求学归来后,于20世纪早期将威士忌酿造带入日本。

《阿政》的走红直接促成2013年之后苏格兰威士忌在日本市场的迅速扩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独立瓶装商出品的全新产品。他们为威士忌鉴赏家们带来耳目一新的酿作。

卡通形象: Benrinnes 17年和 Strathisla 25年的趣味设计,摄于2015年京都威士忌集市

日本威士忌的特别

如今这已经不是秘密,有许多驻地在英国的独立瓶装商,比如Gordon & Macphail和Douglas Laing,经常创作一些特别的酒款专供日本市场出售。但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

每一家值得一去的威士忌酒吧都珍藏着一系列的独立瓶装酒款,瓶瓶百里挑一。有些甚至更进一步,开发出自家独有的产品。比如上图的Benrinnes 17年和Strathisla 25年,在波本桶中熟成,皆是为2015年的京都威士忌集市专门酿制。它们的标签展现了威士忌趣味的一面:卡通描绘的京都地标,来了两位特别的访客,一只兔子和一只青蛙。

众所周知,“卡哇伊”文化在日本流传已久。这些设计特别的标签很容易在酒吧的货架上脱颖而出,引诱顾客点上一杯。独立瓶装商从“卡哇伊”文化中汲取灵感进行标签设计,这些酒款往往会在销量上大获成功。比如我在京都Luckenbooth酒吧碰到的Glenburgie 1992就非常有意思,它的瓶身装饰着两张喵星人的脸。

即使没有独立瓶装商的助力,这里的苏格兰威士忌市场也十分庞大,有时候挺让人困惑的。许多威士忌酒厂也加入这股潮流,为日本市场专门设计产品,如此这个市场就更加充满了新奇和冒险的意味——而日本显然乐在其中。而我们甚至还没提到从瑞典、德国、西班牙和美国引进的那些呢。

差异点:日本威士忌消费者喜爱不同寻常、价格适中的威士忌

日本威士忌的魅力

独立瓶装威士忌在这里的激烈竞争,使得此类威士忌往往质量超群。 从层次复杂、重泥煤的酒款,到细腻微妙、口感甜美的酿作,对于日本消费者来说,瓶中的内容和它夺人眼球的标签一样重要。

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独立瓶装商创造了如此丰富多样的威士忌,促成日本独立苏格兰威士忌市场如今的繁荣局面,而这个市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挣钱的市场之一。在日本威士忌行业,许许多多的实验正在发生,他们对熟成过程和橡木桶的重视也前所未有。

瓶装商们从消费高额的顾客那里听取意见,为他们提供年份长久而稀有的威士忌,并且让人惊讶的是,价位也令人感动。独立瓶装商的创作自由使他们的价格能够低于酒厂官方出品,其在瓶身和酒的设计上也更灵活。这个货源在日本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

独立瓶装产品的魅力在于它们能够覆盖整个苏格兰威士忌市场的风味谱。从平价的产品,到最优质、最稀有的高端货,消费者们总能从中找到一些特别的东西——或许一次机会,享受到与酒厂核心产品线风格迥然的威士忌。

正是这个原因,促使独立瓶装产品一直在日本广受欢迎。在一个善于从无名中发现美的国家,连酒吧也低调地隐藏在昏暗走廊尽头的门背后,你不会感到惊讶,笼罩在这些陌生威士忌身上的神秘感,某种程度上支配了日本的威士忌市场。

文章来源: 中文威士忌大全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