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佩塞产区概述(二)
2017-05-09 09:11

古老岩层的恩赐 不可忽视的地质影响力
历史为斯佩塞涌入大量蒸馏厂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地形对于斯贝塞亦具有极大影响力。苏格兰现有的地质构造是由多次地震所造成,因此苏格兰西部以巨大的断裂带,沿地震断层生成众多火山,当苏格兰进入一个稳定的地质调整期後,首先面对的是炎热潮湿的气候,紧接着是冰河期,最终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质结构。

在苏格兰境内,遍布许多湖泊和内海,河流冲刷着古老的岩层向东流入北海,并形成了很多奇异的溶洞。斯贝塞地区有大量的花岗岩层,亦有大量的石英岩和红砂岩,当河水流经此种地质,亦对酒质产生风味上的影响。在斯贝塞邻近达夫镇(Dufftown)、罗斯镇(Rothes)及克莱葛拉奇镇(Craigellachie)附近的蒸馏厂,通常取育流经石英岩层或古红砂岩层的水源来酿制威士忌,因此其所生产的威士忌会带有清新迷人的花香,这也是影响斯贝塞风格的其中一环。
超完美酿造水源 Spey River斯贝河
另一个功不可没的元素是水源,因水是酿造威士忌时的重要原料之一,在麦子发芽、糖化发酵及调和的阶段,都要用到大量的水,因此酒厂多半会挑选具有优秀水源的地点来设厂,且水质越硬代表水中的矿物质越高,越容易影响酿造风味。

斯贝河与其支流(埃文河、利威河、菲迪河…) ,为苏格兰最长的河流,蜿蜒的中段是蒸馏厂最集中的地方,斯贝河中央地带会密布酒厂的原因,在於冲积出低缓河谷的斯贝河以及本林尼斯山(Benrinnes),这座山峰占据了斯贝塞区的中央地带也提供此处多数蒸馏厂水源。

特别是此处四周为山脉盘踞,融解的雪水穿越泥煤和石南花覆盖的大地流进土壤之中,这种穿透花岗岩面的水是典型软水,在流动过程中封存了泥煤与石南花的香气,这也是塑造出斯贝塞独特风味的因素之一。

大自然带给这片土地的美好,不只有水质优良,此区寒冷却凉爽的空气,以及盛产大麦的先天条件,皆为诗贝塞成为相当适合生产威士忌的区域的最好注解。虽然人们多半揣测此区蒸馏厂彼此间的相似之处,皆来自同一水源之故,但事实上,斯贝塞区众多蒸馏厂所拥有的相似性格,其实来自於悠久历史下所延续的传统,因此在充满着麦芽与花果甜美的基调下,斯贝塞区仍保有传统的精神,或深或浅的,隐自於酒体之中。

究竟这所谓的甜美风格是什么样的滋味呢?以丰富且多元化的风味闻名的斯贝塞威士忌,普遍甘甜,充满花果的香气,相较於艾雷岛浓厚的重泥煤以及海风性格,或是高地区的雄健中带雅致的风格,斯贝塞确实能让人在品饮之际感受到柔美的气质。
法案铁路调和威士忌 斯贝塞发展三进程
已故威士忌大师麦可杰克森(Michael Jackson)在威士忌全书中表示,斯贝塞演变为麦芽威士忌顶尖产区,总共经过三个时期,首先是1823年酒汁法案发布後的影响,苏格兰威士忌产业开始由非法酿造进入了农场蒸馏时期,大批私酿业者化暗为明,开始促进斯贝塞威士忌产业的发展;第二波则来自1860年代斯特拉斯贝铁路(Strathspey Railway)的开通,这条铁路沿斯贝河沿岸行驶,让该区的运输更为方便;最后的发展则是19世纪末期开始,因调和威士忌兴起,斯贝塞成为调和威士忌麦芽原酒的供应大本营,在商机蓬勃的前提下,更加促进了斯贝塞威士忌产业的发展,而在接下来的70年,由于产业结构的改变,斯贝塞所生产的威士忌,风味开始大异其趣。

在农场蒸馏时期,单一麦芽威士忌只是提供友人邻居的饮品,到了第二第三波时期,产业的主导者从蒸馏者转换成资本家,在商业的考量下,蒸馏厂同样制造单一麦芽威士忌,但却迎合调酒威士忌品牌的口感与需求,纷纷改变了风格取向。

因此目前斯贝塞区知名酒厂众多,但却以提供调和威士忌原酒为生产大宗,总计现代风格的斯贝塞麦芽威士忌,大体可分为三种风格:一为酒体偏轻淡的威士忌,多以花果香为主体,并挟带些许的谷物特性;二为中酒体的威士忌,拥有显着的高地区威士忌性格,淡雅风味中透露出微妙的花果芳香气息;三为酒体较浑厚的威士忌,带有馥郁的雪莉桶风情及些许巧克力及水果蛋糕的香气,相当适合作为餐後酒使用。

相较于传统高地区及岛屿区的强劲风格,斯贝塞的威士忌拥有大众熟悉的花果香气,以及广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优雅风情。那是综合各种因素而存在的独特风格,更是苏格兰众多产区中受到重视与青睐,极具主流色彩的威士忌调性,因此产自斯贝塞区的麦芽威士忌,不只深受全球广大消费族群的喜爱,同时也是调和威士忌不可或缺的原酒来源。世人皆云,威士忌最有名的产国是苏格兰,而苏格兰威士忌的首都在斯贝塞,由此可知斯贝塞在全球威士忌产业中占有多麽崇高,多麽无可替代的角色与地位。
文章来源:纯麦威士忌分享
作者:刘玺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