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威士忌先驱的温柔梦:宫城峡
2017-04-07 10:31

作为日果(Nikka)威士忌家族的次子——宫城峡酒厂,似乎比它位于北海道的大哥哥余市酒厂显得更加低调,也更加自由。正如《威士忌年鉴2015》中所写道的,“如果说兄长一般的余市酒厂是一切传统的捍卫者,那么宫城峡酒厂则具有不少创新空间。”(If big brother distillery Yoichi is the protector of all things traditional,Miyagiyo is the place for innovation. <Malt Whisky Yearbook 2015>P.204)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威士忌先驱人物竹鹤正孝先生为了满足市场的产能需求,并酿制出一款能与阳刚的余市威士忌相对应的,风味柔美的威士忌,最终花去三年时间于1969年在宫城县(Miyagi)建厂,并以附近的城市“仙台”(Sendai)命名酒厂,酒厂直至2001年才更名为如今的“宫城峡”。酒厂建厂时仅有4台蒸馏器,后于1979年、1989年和1999年三次扩产,最终设置了8台壶式蒸馏器及2台科菲蒸馏器(Coffey still)。
在我看来,日本威士忌,特别是宫城峡威士忌与苏格兰威士忌相比,有着两点比较明显的区别与联系。

广濑川上游瀑布
1、水源水质的强调。或许更多因为历史原因,不少苏格兰单一纯麦威士忌酒厂建厂之初由于私酿之故,大多选择靠近僻壤之地,因此对水源水质的选择相对比较被动。记得我在苏格兰泰斯卡酒厂考察访问时,曾询问酒厂工作人员“水”的问题,但酒厂工作人员表示“水”对酒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水量上,而“水质”本身对酒的影响不大。但或许因为“茶道”文化传统以及合法酿造的关系,不少日本威士忌酒厂反而会根据水源水质状况主动选址,比如会强调这是历史某位茶僧的取水地,或者用数据说明其水质的软化程度或精华程度如何之高。所以,宫城峡酒厂选择靠近日本名水百选之一的广濑川建厂也体现了这一点。
2、蒸馏器配搭及工艺的创新。通过漫长的历史兼并与重组,苏格兰调和威士忌可以从各自集团旗下的若干家酒厂获得不同风格的酒液进行调配,但是日本威士忌品牌商却并不具备这点优势,因此需要自行建厂,并同时在单一酒厂中酿制不同风味的酒液。尽管宫城峡酒厂的壶式蒸馏器不像白州酒厂有着那么巨大的差异,但它却非常特别地设置了两座科菲蒸馏器,并真正进行着谷物、发芽大麦、以及混合谷麦的蒸馏生产。而在苏格兰,用于威士忌制造的科菲蒸馏器一般仅会出现在专门的谷物威士忌酒厂。

宫城峡尽管也生产多种风味威士忌,但主基调仍是幽香水果风味,这让宫城峡的风味特征有些类似苏格兰斯佩塞或者低地产区威士忌。究其原因是因为酒厂使用的壶式蒸馏器配备了沸点球(Boil Bulbs),莱恩臂(Lynearm)也略微向上,因此宫城峡酒厂酿制出的酒液更多体现出一种清轻、花香、果味的风味特征,与余市酒厂体现了一种互补关系。
此次与大家分享的是:

仅在宫城峡酒厂内限定发布的12年原酒,分别有三种风格特征:
麦芽与柔顺 Malt & Soft
果味与丰裕 Fruity & Rich
雪莉与甜美 Sherry & Sweet

以及仅在宫城峡酒厂内限定发布的年代酒款,分别为三个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随着日本威士忌近期越来越成为爱家们的关注热点,其品鉴、收藏和投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希望越来越多朋友喜欢单一纯麦威士忌的世界。
文章来源:深谷威士忌俱乐部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