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斯卡:黄铜之王的千秋万代
2017-03-22 16:34


酒厂外用废旧蒸馏器制作的花台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
2013年7月初的一天,当我经过漫长的旅途踏上斯凯岛(Isle of Skye),再经过漫长的峰回路转到达斯凯岛西岸的泰斯卡酒厂时,细雨中的我第一感受就是这家兴建于1830年的酒厂能够兴旺至今日是多么不易!

访问中心里接踵比肩的泰斯卡粉丝
酒厂经理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我们,并不无遗憾地透露了去年产量下降的消息。相信每一个像我一样的泰斯卡粉丝都会抓狂于这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而酒厂告诉我们真实的原因其实是去年小岛降水的不足。或许习惯了国内各种“大干快上”的我们都会对这个原因感到滑稽,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样对高品质的偏执追求使得泰斯卡在威士忌爱好者心中牢牢地占据了“黄铜之王”的地位!

在访问过程中,酒厂经理不无骄傲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蒸馏器搭配:2台麦芽汁蒸馏器对应着3台酒精蒸馏器。事实上,泰斯卡从1830年建厂开始,其麦芽汁蒸馏器就有着相当奇特的外观,不但莱恩臂(Lyne Arm)呈现着U形,臂下还有铜管接回蒸馏器。这样的特殊设计哪怕是酒厂在1928年放弃3次蒸馏工艺也没有改变,而这样的复杂设计也使得泰斯卡威士忌具有非常强烈的岛屿特质,让其拥趸一路追捧,我甚至见过一位狂热的粉丝用Talisker作为他的英文名!
除了像10年陈酿、18年陈酿这样的核心产品,泰斯卡自1997年开始发布年度酒厂限量版产品,并且自2002年至今一路在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IWSC、国际烈酒挑战赛ISC、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SF、世界威士忌大赛WWA上披金斩银!

所谓“酒厂限量版”,即是酒厂首席酿酒师在若干常规年份泰斯卡中精选部分酒款,在其令人熟悉的烟熏味以及辛辣味的基础上,通过在阿姆罗梭雪莉酒桶(Amoroso)中进行二次陈酿,让雪莉酒淡淡的甜香衬托泰斯卡强劲的泥煤和辛辣特点,其丰富的水果甜味令该威士忌口感更为丰盈和圆润,就像一幅更为丰满的绘画作品。
如果你热爱大海的胸怀,就不应该错过这款“黄铜之王”!
外观:粟棕色
气味:卓越;富传奇感,异常强烈,浓度较高。极棒的葡萄干甜味。纯净,诱人。
酒体:饱满。
味道:华丽,松脆的泥煤味使其丰满度更加柔软,然后飘荡出一股甜甜的、烘烤麦芽糖的味道;如石南般干燥。木头与胡椒混合味;甘美醇香中略带轻微的油腻;成熟、多汁的水果。
回甘:深可可粉、精妙的香草以及令人经久回味的泥煤味。异常耐咀嚼;甜度和干度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边缘带甜味
名词解释:
1、莱恩臂(Lyne Arm)即蒸馏器最上面的那根铜管回流器。莱恩臂的角度越是向上,回流自然就越多,酒就越纯。如果莱恩臂向下,则蒸汽中的杂质便更容易通过,其结果就是酿出来的酒味道更复杂,更具个性。
2、IWSC = 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 ISC = 国际烈酒挑战赛。 SF = 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 WWA = 世界威士忌大赛。 SWM = 苏格兰威士忌大师赛。
文章来源:深谷威士忌俱乐部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人,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为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