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不知道坎贝尔镇?!
2017-03-13 16:10
【撰文:苏重 Ernest “Heavy” Su】

刚开始喝苏格兰威士忌的时候,很多知识的获得,都是靠跟朋友聊天得来,像我这样的半瓶醋,特别需要前辈的指教,有一次,酒酣耳热,自以为很融入这些威士忌专家达人的谈话当中的时候,朋友突然说:「刚刚讲了一堆不同地区威士忌的各种风味,那我问你一个最基本的,苏格兰威士忌有哪五大产区?」我还很胸有成竹地回答:「五大产区?高地(Highland)、低地(Lowland)、斯贝赛(Speyside)、艾雷岛(Islay)以及…..海岛区(Isles)?」朋友说:「答对了一大半!不过海岛的话,大多算在高地区,你要把它分出来也不是不行,不过这样就是六大产区了,还有一个产区是哪里?」我支支吾吾了好几秒,张大眼睛茫然看着我朋友:「还有一区?哪一区?」(页首图片:坎贝尔镇街景,图片翻摄自网络。)
朋友哑然失笑:「你居然不知道坎贝尔镇?!」
对耶!坎贝尔镇(Campbeltown)!

(图说:坎贝尔镇地图。图片翻摄自维基百科)
坎贝尔镇,位于苏格兰西南方的琴泰半岛(Kintyre Peninsula)南端,西侧远眺艾雷岛、吉拉岛,南边隔海与北爱尔兰相望。坎贝尔镇现在算是个相当偏僻的地方,走陆路的话,七弯八拐,车要开非常远,或者也可以坐飞机从格拉斯哥转到马希利汉尼机场(Machrihanish),这是以前北约的军用机场,1995年北约将机场交还之后,班次不多,载运量也少,一年大概只有一万人次左右的旅客。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偏远的苏格兰小镇,现今人口不过四、五千人,在十九世纪后期,却曾经是整个英国人均收入最高,最能赚钱的地方,坎贝尔镇是当年的造船业基地、渔业大港;连接苏格兰跟英格兰、美国、加拿大的贸易中心,更是威士忌重镇,最多拥有三十多家蒸馏厂,号称「世界威士忌首都」!

由盛而衰的世界威士忌首都
坎贝尔镇建立于十七世纪初,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苏格兰中部的农民移居此地,到了十八世纪后期的1794年,坎贝尔镇总共有22家合法的威士忌蒸馏厂,以及292家私酿酒厂,如果不看185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倒闭的十五家酒厂的话,从十九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也就是在英国国力昌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坎贝尔镇的威士忌业者其实过得非常好,但是到了1920年代,坎贝尔镇的威士忌产业开始一蹶不振,轰然倒塌。一直到现在,坎贝尔镇只有三家蒸馏厂,其中两家是同一个老板,当中有一家还是前几年才开的。

(图说:坎贝尔镇岸边酒桶,图片提供:罗曼德湖集团)
坎贝尔镇没落的原因,称得上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920年代开始,消费者的口味转向轻盈,调和商抛弃了以烟燻油润的个性风格闻名的的坎贝尔镇威士忌,转向细致花香调的斯贝赛,然后是1918跟1924年英国政府两度调高酒税、邻近的马希利汉尼煤矿开采殆尽导致燃料成本上升、美国禁酒令导致出口困难、…..在成本上升,销售受挫的双重威胁之下,坎贝尔镇当地酒厂,饮鸩止渴地开始大量生产廉价威士忌出口给美国私酒商,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的威士忌至尊产区坎贝尔镇,连商誉都没了,被人说成口味其烂无比的劣酒,江湖上言之凿凿,说坎贝尔镇拿装鲱鱼的木桶来熟成、运输威士忌。(这一点,威士忌作家Dave Broom在他的著作《世界威士忌地图》当中指出,坎贝尔镇鱼腥桶的传言毫无根据,其实并没有这种事。)
然而,一如前文所述,风雨飘摇中,威士忌的火种依然顽强地存活,今天,依然有三家蒸馏厂在坎贝尔镇继续坚持着,分别是云顶(Springbank)、格兰盖尔(Glengyle)以及格兰帝(Glen Scotia)。。
鬼火还是明灯?

云顶与格兰盖尔
云顶蒸馏厂是在1828年由威廉与约翰米契尔兄弟建立,到今天仍然由家族经营,威士忌作家Michael Jackson曾经感慨地说:「讽刺的是,它(云顶)能够幸存至今,却是因为生产的威士忌比邻厂来得轻柔的关系。」
云顶采用两次半蒸馏(就是最后蒸馏所出的新酒new make,有些是蒸馏了三次,一部份则是两次。)产品带着泥煤、烟燻味,有油脂感与轻淡的果香。
云顶还生产另外两个系列的威士忌:三次蒸馏,无泥煤,带苹果香气的赫佐本(Hazelburn)以及两次蒸馏,加强了泥煤味的朗格罗(Longrow)。

(图说:格兰盖尔酒厂)
格兰盖尔则是1872年由威廉米契尔创立(是的,就是云顶创办人之一的那个威廉)1919年转手卖出,1925年,因为经营不善关厂倒闭,在将近八十年后,云顶买下了格兰盖尔原址,在2004年重新开张营运。
很有趣的是,格兰盖尔的产品并不叫格兰盖尔,而是称为齐亚兰(Kilkerran),这是当地Ceann湖(Cille Chiarain)的盖尔语,也是教堂Saint Kerran的名字。至于为什么不用格兰盖尔这个名字,是因为在酒厂重生之前,这个商标就已经属于坎贝尔镇的另一家依然存活的酒厂,格兰帝(Glen Scotia)

格兰帝
格兰帝比云顶小四岁,1832年成立,一开始叫做「Scotia」,随着坎贝尔镇威士忌产业的兴盛发展,格兰帝的威士忌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整个维多利亚时代也获得市场的赞赏,尽管产品获得大量好评,但是格兰帝却是一家非常低调,毫不张扬的酒厂,十九世纪著名的威士忌历史学家,经典巨著《The Whisky Distiller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的作者,艾佛烈柏纳德Alfred Bernard曾经这么描述过:「(格兰帝)把自己藏匿起来不见踪影,….彷彿制作威士忌的艺术,就是这么神祕难得。」

(图说:格兰帝蒸馏厂的品饮室。)
格兰帝酒厂的历史,说起来也是经历过许多波折,1891年由当地商人Duncan MacCallun购入,1919年卖出,五年后MacCallum看着酒厂飞速发展,又将之购回,但可惜MacCallun的母公司经营不善宣告破产,1928年关厂,1933年更名为Glen Scotia,之后多次转手,但每任经营者都进行有计划的升级,到了1996年由罗曼德湖集团(Loch Lomond)接手,运转至今。(资料来源:《凝视苏格兰》,作者陈正颖,小批次工作室出版)
格兰帝最著名的,其实是它的鬼故事,1932年(也有人说是1930年),孤注一掷的Duncan MacCallun,听信诈骗集团的话,筹措了四万英镑的巨款(一说六万英镑,折合今日币值应该价值接近一亿美金。)打算再把酒厂经营下去,结果钱被骗走,生无可恋的Duncan MacCallun在当地的Crosshill Loch投水自尽,自此,格兰帝酒厂当中,偶尔有神秘的人影出现,有人说,那就是老Duncan不甘心的灵魂…..

(图说:格兰帝酒窖一瞥,橡木桶整齐堆栈,空无一人的酒窖,更增添了神秘感。等等,你说画面上有个人?!那当然就是....现任酒厂经理Ian McAllister。)
格兰帝的酒款,随着年份不同而有丰富的变化,总体来说,气味活泼而有个性,缤纷的花香果味与滑顺的油润感,加上海风的味道是她的特色。梨子、坚果的香气,水仙、郁金香的花香,格兰帝的不同年份酒款,呈现出多样的复杂风味,却又能够隐隐指出酒厂与制酒职人的努力方向,可以说坎贝尔镇从维多利亚时期一脉相承的传统制程加上新时代的技术思维,造就了格兰帝的个性风味。
如何?我可不要再被人说「你居然不知道坎贝尔镇?!」了!来试试坎贝尔镇的威士忌,展开你与众不同的威士忌之旅吧。
文章来源:tw-tw.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刚开始喝苏格兰威士忌的时候,很多知识的获得,都是靠跟朋友聊天得来,像我这样的半瓶醋,特别需要前辈的指教,有一次,酒酣耳热,自以为很融入这些威士忌专家达人的谈话当中的时候,朋友突然说:「刚刚讲了一堆不同地区威士忌的各种风味,那我问你一个最基本的,苏格兰威士忌有哪五大产区?」我还很胸有成竹地回答:「五大产区?高地(Highland)、低地(Lowland)、斯贝赛(Speyside)、艾雷岛(Islay)以及…..海岛区(Isles)?」朋友说:「答对了一大半!不过海岛的话,大多算在高地区,你要把它分出来也不是不行,不过这样就是六大产区了,还有一个产区是哪里?」我支支吾吾了好几秒,张大眼睛茫然看着我朋友:「还有一区?哪一区?」(页首图片:坎贝尔镇街景,图片翻摄自网络。)
朋友哑然失笑:「你居然不知道坎贝尔镇?!」
对耶!坎贝尔镇(Campbeltown)!

(图说:坎贝尔镇地图。图片翻摄自维基百科)
坎贝尔镇,位于苏格兰西南方的琴泰半岛(Kintyre Peninsula)南端,西侧远眺艾雷岛、吉拉岛,南边隔海与北爱尔兰相望。坎贝尔镇现在算是个相当偏僻的地方,走陆路的话,七弯八拐,车要开非常远,或者也可以坐飞机从格拉斯哥转到马希利汉尼机场(Machrihanish),这是以前北约的军用机场,1995年北约将机场交还之后,班次不多,载运量也少,一年大概只有一万人次左右的旅客。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偏远的苏格兰小镇,现今人口不过四、五千人,在十九世纪后期,却曾经是整个英国人均收入最高,最能赚钱的地方,坎贝尔镇是当年的造船业基地、渔业大港;连接苏格兰跟英格兰、美国、加拿大的贸易中心,更是威士忌重镇,最多拥有三十多家蒸馏厂,号称「世界威士忌首都」!

由盛而衰的世界威士忌首都
坎贝尔镇建立于十七世纪初,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苏格兰中部的农民移居此地,到了十八世纪后期的1794年,坎贝尔镇总共有22家合法的威士忌蒸馏厂,以及292家私酿酒厂,如果不看185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倒闭的十五家酒厂的话,从十九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初,也就是在英国国力昌盛的「维多利亚时代」,坎贝尔镇的威士忌业者其实过得非常好,但是到了1920年代,坎贝尔镇的威士忌产业开始一蹶不振,轰然倒塌。一直到现在,坎贝尔镇只有三家蒸馏厂,其中两家是同一个老板,当中有一家还是前几年才开的。

(图说:坎贝尔镇岸边酒桶,图片提供:罗曼德湖集团)
坎贝尔镇没落的原因,称得上是屋漏偏逢连夜雨,1920年代开始,消费者的口味转向轻盈,调和商抛弃了以烟燻油润的个性风格闻名的的坎贝尔镇威士忌,转向细致花香调的斯贝赛,然后是1918跟1924年英国政府两度调高酒税、邻近的马希利汉尼煤矿开采殆尽导致燃料成本上升、美国禁酒令导致出口困难、…..在成本上升,销售受挫的双重威胁之下,坎贝尔镇当地酒厂,饮鸩止渴地开始大量生产廉价威士忌出口给美国私酒商,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曾经的威士忌至尊产区坎贝尔镇,连商誉都没了,被人说成口味其烂无比的劣酒,江湖上言之凿凿,说坎贝尔镇拿装鲱鱼的木桶来熟成、运输威士忌。(这一点,威士忌作家Dave Broom在他的著作《世界威士忌地图》当中指出,坎贝尔镇鱼腥桶的传言毫无根据,其实并没有这种事。)
然而,一如前文所述,风雨飘摇中,威士忌的火种依然顽强地存活,今天,依然有三家蒸馏厂在坎贝尔镇继续坚持着,分别是云顶(Springbank)、格兰盖尔(Glengyle)以及格兰帝(Glen Scotia)。。
鬼火还是明灯?

云顶与格兰盖尔
云顶蒸馏厂是在1828年由威廉与约翰米契尔兄弟建立,到今天仍然由家族经营,威士忌作家Michael Jackson曾经感慨地说:「讽刺的是,它(云顶)能够幸存至今,却是因为生产的威士忌比邻厂来得轻柔的关系。」
云顶采用两次半蒸馏(就是最后蒸馏所出的新酒new make,有些是蒸馏了三次,一部份则是两次。)产品带着泥煤、烟燻味,有油脂感与轻淡的果香。
云顶还生产另外两个系列的威士忌:三次蒸馏,无泥煤,带苹果香气的赫佐本(Hazelburn)以及两次蒸馏,加强了泥煤味的朗格罗(Longrow)。

(图说:格兰盖尔酒厂)
格兰盖尔则是1872年由威廉米契尔创立(是的,就是云顶创办人之一的那个威廉)1919年转手卖出,1925年,因为经营不善关厂倒闭,在将近八十年后,云顶买下了格兰盖尔原址,在2004年重新开张营运。
很有趣的是,格兰盖尔的产品并不叫格兰盖尔,而是称为齐亚兰(Kilkerran),这是当地Ceann湖(Cille Chiarain)的盖尔语,也是教堂Saint Kerran的名字。至于为什么不用格兰盖尔这个名字,是因为在酒厂重生之前,这个商标就已经属于坎贝尔镇的另一家依然存活的酒厂,格兰帝(Glen Scotia)

格兰帝
格兰帝比云顶小四岁,1832年成立,一开始叫做「Scotia」,随着坎贝尔镇威士忌产业的兴盛发展,格兰帝的威士忌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整个维多利亚时代也获得市场的赞赏,尽管产品获得大量好评,但是格兰帝却是一家非常低调,毫不张扬的酒厂,十九世纪著名的威士忌历史学家,经典巨著《The Whisky Distiller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的作者,艾佛烈柏纳德Alfred Bernard曾经这么描述过:「(格兰帝)把自己藏匿起来不见踪影,….彷彿制作威士忌的艺术,就是这么神祕难得。」

(图说:格兰帝蒸馏厂的品饮室。)
格兰帝酒厂的历史,说起来也是经历过许多波折,1891年由当地商人Duncan MacCallun购入,1919年卖出,五年后MacCallum看着酒厂飞速发展,又将之购回,但可惜MacCallun的母公司经营不善宣告破产,1928年关厂,1933年更名为Glen Scotia,之后多次转手,但每任经营者都进行有计划的升级,到了1996年由罗曼德湖集团(Loch Lomond)接手,运转至今。(资料来源:《凝视苏格兰》,作者陈正颖,小批次工作室出版)
格兰帝最著名的,其实是它的鬼故事,1932年(也有人说是1930年),孤注一掷的Duncan MacCallun,听信诈骗集团的话,筹措了四万英镑的巨款(一说六万英镑,折合今日币值应该价值接近一亿美金。)打算再把酒厂经营下去,结果钱被骗走,生无可恋的Duncan MacCallun在当地的Crosshill Loch投水自尽,自此,格兰帝酒厂当中,偶尔有神秘的人影出现,有人说,那就是老Duncan不甘心的灵魂…..

(图说:格兰帝酒窖一瞥,橡木桶整齐堆栈,空无一人的酒窖,更增添了神秘感。等等,你说画面上有个人?!那当然就是....现任酒厂经理Ian McAllister。)
格兰帝的酒款,随着年份不同而有丰富的变化,总体来说,气味活泼而有个性,缤纷的花香果味与滑顺的油润感,加上海风的味道是她的特色。梨子、坚果的香气,水仙、郁金香的花香,格兰帝的不同年份酒款,呈现出多样的复杂风味,却又能够隐隐指出酒厂与制酒职人的努力方向,可以说坎贝尔镇从维多利亚时期一脉相承的传统制程加上新时代的技术思维,造就了格兰帝的个性风味。
如何?我可不要再被人说「你居然不知道坎贝尔镇?!」了!来试试坎贝尔镇的威士忌,展开你与众不同的威士忌之旅吧。
文章来源:tw-tw.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