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声岛之味 三雄演义威名扬(上)
2017-03-10 10:37
【撰文:赖伟峯Otto Lai】

(图说:苏格兰海岛区的威士忌有着最鲜明的性格,与环境风土浑然天成。)
你曾经在苏格兰开车过吗?曾经驱车前往造访各区酒厂吗?穿梭在低地区、高地区、斯贝赛区、甚至是海岛区吗?对于活在拥挤的亚洲的我们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文化冲击,没有红绿灯、没有行人、甚至没有来车,有的只是无染的乡间景致,以及一群一群用无辜眼神望着你的牛跟羊。
在苏格兰开车,尤其是前往酒厂的路上,那种感觉跟美国、法国这种有着广大平原的国家,有着很不同的感觉。映入眼帘地景的感觉很不同,美、法是开阔壮丽的,苏格兰则是蜿蜒崎岖的;空气中的溼度水气的感觉也很不同,美、法是偏干的大陆型气候,苏格兰则是晴时多云偶阵雨的善变。
【孕育自海洋的烈酒之王 泰斯卡Talisker】
在苏格兰本岛开车,想要一直开到海岛区的酒厂,不用换飞机也不用换船,大概就只有斯凯岛(Skye)的泰斯卡(Talisker)能抵达。自从1995年斯凯大桥(Skye Bridge)开通之后,让这里成为赫布里底群岛中,唯一不需要搭乘渡轮或飞机就可到达的酒厂,当然自助开车自此的游客也就增加许多。
如果你曾经开车过来,就会很享受那一路上千变万化的景观,时而是一片麦田草原、时而是一片枯草山丘、时而又是峰回路转的沼泽洼地。等到跨了桥、上了岛,竟又是另一番光景,很象是只要开车就上了外太空,也好象是误闯了「星际效应」、「火星任务」这些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场景中。任何一块岩石、一处水洼都会让你想要停下来留影,因为一切的地质景观都从未看过,陌生得令人惊奇。
斯凯岛比你想象得还大多了,别以为一上岛就可以看见泰斯卡酒厂,你还得耐心开上好一阵子的车,绕过岛上最高、看来像颗巨大牙齿的Black Cuillin山呢!泰斯卡是该岛最老、同时唯一仍在运作的酒厂,这个名字被认为来自于古斯堪地纳维亚的岩石坡地「Thalas Gair」。
1830 年由Hugh MacAskill以及Kenneth MacAskill,他们是当地医生的小孩,两兄弟把酒厂建立在景观极美的Harport湖畔,位处与世隔绝的史凯岛的Minginish半岛上Carbost村子中,完全实践陶渊明所说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泰斯卡酒厂不仅景观极佳,地点的隐蔽性也非常好,躲在后山可以遮蔽掉冬天来自大西洋的强劲暴风雨。
绝世景观加上交通便利,这里每年吸引五万多名游客造访,也让泰斯卡成为帝亚吉欧(Diageo)旗下28间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中,每年访客人数最多的一间,非常受到欢迎,一百多年前建立酒厂的两兄弟,应该压根没想过情况会变成这样吧!泰斯卡2005年才刚欢度酒厂125周年庆,平时提供导览,但大的参观团必须事先预约,八岁以下孩童也可以来此,但是不能参观生产部分。

(图说:被称为「海洋之子」的泰斯卡,也是斯凯岛上唯一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酒厂。)
如果你真的自己想办法来过这里一游,就会惊讶于来访酒客们的热情,想要一探泰斯卡酒质魅力。这个岛上也还有许多顺游之地,甚至不少英国人会选择到斯凯岛度蜜月。
泰斯卡酒厂不只参观人气旺,威士忌的销售也很顶尖。它曾经一度是帝亚吉欧集团仅次于卡杜(Cardhu),销售第二的Single Malt,在那苏格登还没杀出的年代。它无疑是帝亚吉欧旗下行销最成功的酒厂,从2000-2009年销售成长率145%,达到110,000箱。如果你问威士忌玩家,要选一家海洋风味最鲜明的威士忌酒厂,绝大多数心中的首选都会是「泰斯卡」!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该酒厂有何独到之处?它的酒质有何美妙之韵?
在回答酒友普遍的疑问前,我先来说说泰斯卡酒厂历史,因为它之所以能这样杰出,很大部分是历史造成的,尤其酒厂的前半生几乎就是一个不断被转手的「弃婴」,命运坎坷的故事。
1848年建立酒厂的MacAskill两兄弟,把经营权转手给北苏格兰银行(North of Scotland Bank),1857年银行居然只花500英镑就把它卖给Donald MacLennan,没想到这位仁兄也不是个经营高手,1863年眼见酒厂经营不易遂公告拍卖。
1867年酒厂在格拉斯哥代理商John Anderson接手经营,结果1879年他因为贩售不存在的威士忌桶子而被关。1880年新拥有者变成Alexander Grigor Allan及Roderick Kemp,结果后者1892年卖掉他的泰斯卡股权,宁愿去买下麦卡伦酒厂。1890年酒厂重建,直到1894年真正以酒厂名称The Talisker Distillery LTD登记,1900年扩厂才终于踏上属于现代泰斯卡的个性之路。
1972年酒厂停止了自行发麦,改向Glen Ord Central Maltings购买有泥煤味道的麦芽,这些18-20ppm的泥煤麦芽,所做出来的新酒大约能保存大约5-7ppm的酚(phenol)。酒厂目前的糖化槽(Mash Tun),则是1998年新装不锈钢/铜的糖化槽,另外发酵的部分时间则长达65-75小时,较之其他酒厂相对久。

(图说:泰斯卡独有的特殊的两对三的蒸馏系统,是造成酒质别具特色的关键之一。)
蒸馏室部分可说是泰斯卡的最大特色所在,值得大书特书之处。泰斯卡原本采三次蒸馏,但在1928年就决定废止改成两次,不过当时就保留了第三座蒸馏器,建构了属于泰斯卡独有的特殊的两对三的蒸馏系统(两支初馏蒸馏器wash still与三支再馏蒸馏器spirit still配对),这可是全球唯一不对称的蒸馏器工法,蒸出来的酒比常见的二次蒸馏的新酒更细致优雅,但又比传统低地区三次蒸馏的保留更多酒厂自己个性。
除了不对称蒸馏,泰斯卡的五支铜制蒸馏器,在林恩臂(Lyne Arm)的设计上多出特殊U型,增加酒液与铜的接触时间。冷凝的部分更采用传统的虫桶冷凝(worm tub)以户外温度降温的古早方式进行,这五个虫桶是1998年才换新的,再加上酒心只取中段65%-76%,导致泰斯卡所做出的新酒风味非常特殊,识别度极高,也是泰斯卡成为全世界获奖最多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品牌之一的主因。不过,这间酒厂重要的心脏蒸馏室,居然在1960年11月22日火灾时被烧毁,所幸1962年工厂又重建重新开张,我们今日才有精彩的泰斯卡可喝。

(图说:蒸馏之后的冷凝是传统的虫桶冷凝(worm tub),这五个虫桶是1998年才换新的。)
泰斯卡的原酒主要陈放在Refilled波本橡木桶中,装瓶时也很别致,以独特的45.8%酒精度装瓶,有别于一般苏格兰威士忌的40%。因为几经测试,泰斯卡认为过低的酒精浓度无法凸显出酒厂独特风味,而45.8%则是个魔术数字,让泥煤与海洋风味能够浓烈且均衡的同时存在。
看了这么多泰斯卡的特色,您是否已经口水直流?如果您问我,第一支泰斯卡威士忌该喝哪款才最经典到位?我的答案绝对是:「泰斯卡10 年单一麦芽威士忌!」除了五种波本桶所陈酿的原酒精心调和后,再以独特的45.8%酒精度(非原酒)装瓶,温暖迷人的琥珀酒色,强劲的烟燻泥煤味及海水咸味,里头还隐藏着新鲜的苹果皮与海带气味暗示,光是香气就足以让您来回嗅闻好几回。

(图说:泰斯卡10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以独特的45.8%酒精度装瓶,余韵令人难忘。)
泰斯卡10 年单一麦芽威士忌一入口,丰富的干果甜味会率先冲出,之后带出一阵烟燻以及强烈的麦芽风味,海潮香气与咸味则悠然浮现,隐约晃荡,给人一种暨温暖又强大的错觉感。余韵则是泰斯卡的另一段「见证奇迹的时刻」,烟燻的甜味彷彿拍岸的海浪来来去去,口腔后段如火山气势般爆炸的胡椒味,更是持久悠远宛若那火山灰般久久不落不散。
这一款基本年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绝对是各式海鲜的最佳拍档,经得起嗜食海鲜的全民味蕾挑战!泰斯卡10年鲜明的海潮香气以及淡雅的咸味,让这款酒相当适合搭配燻制菜色或海鲜,你可以直接淋上新鲜生蚝当酱汁,来带出生蚝得鲜甜;也可以搭配烟燻鲑鱼、烤乌鱼子等海味。除了海味,山珍也能搭,只要是燻制基调的肉类如猪肋排、培根等,都可以有很棒的加乘共鸣效果。另外,孔泰奶酪 (Comté cheese)、或是咸咸的帕马森干酪(Parmesan cheese)、甚至是黑巧克力都会是泰斯卡10年的好搭挡。
这也难怪泰斯卡10年这款酒获奖无数,2009年国际葡萄酒与烈酒竞赛金牌、2009、2010与2014年国际烈酒竞赛金牌、2010-2013年旧金山世界烈酒竞赛双金牌、2010与2015年苏格兰威士忌大师竞赛金牌。肯定是该酒厂最核心、最超值、最该抢先试的一支。

(图说:斯凯岛原本就是火山岛,地形特殊独特、景观诡谲壮丽,造就了史蒂文生口中的「酒中之王」。)
总结来说,「海洋之子」泰斯卡无疑是一个「海与火」的酒厂,因为斯凯岛就是一座火山岛,所产的泥煤带有鲜明的火山特色,而泰斯卡酒厂又座落于海岸边,一年四季不间断的受到强烈的海风吹拂,因此泰斯卡的威士忌兼具了火山与海洋两种鲜明特色,有着其他单一麦芽威士忌所无法取代的DNA。也难怪知名小说《金银岛》的作者家罗伯特‧路易斯‧史帝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将它比喻为酒中之王(king o‘drinks)。
文章来源:tw-tw.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