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破禁成就澳洲佳酿,再生威士忌

2017-03-08 10:49
跟红顶白,日本威士忌掀起炒酒大时代,其实世上威士忌何其多。十九世纪初,苏格兰人带着威士忌酿制技术从大西洋远渡澳洲塔斯曼尼亚,两地天气、地势和水质相近,虽则经过逾150年的禁酿令,其独门方法仍留有文献记载。终于,Sullivans Cove酒厂在2014年爆冷夺得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大奖,虽则一夜成名,仍坚持手工酿制,慢工出细货,今日订,需等三年才有货。趁着澳元跌破6算,创6年新低,大家不妨南下塔省,尝一口馥郁佳酿。

2014年最佳单一麦威 来自五人酒厂

塔斯曼尼亚与苏格兰的天气相近,一踏入5月,打后半年,都是冬春两季,多雨、湿冷、天灰灰。因为多山水和泉水,加上麦田遍地,从水到麦均能自给自足,保持质素。2003年, Patrick Maguire买下成立于1995的Sullivans Cove,他将旧老板留下的酒加以发挥。2014年,于2001年酿制的Sullivans Cove French Oak第HH525号桶酒夺得World Whisky Awards的The best single malt in the world,世界冠军之名曾经令她由原本140澳元一支炒至1,000澳元,但Patrick没见钱开眼乘机扩充酒厂,仍只以一个铜制蒸馏机慢慢蒸出单一麦芽威士忌,这个得奖品牌年产量不多于18,000支。「为何要增加生产量?」我反被Patrick问起。「一步步来,做完一款酒还一款酒,况且我也没有很大的酒窖。」酒厂的规模可能比街边士多还要细,只有五人工作,在机械化年代,可还见过以人手入樽再贴上招纸?看后真哗然,世界冠军的酒厂是如斯慢工出细货。「酿酒是门艺术,以心来做。」Patrick说。

Sullivans Cove French Oak $2,074

Patrick Maguire是老板又是酿酒师,连计他,整间酒厂得五个人,他们最忙只是安排出货,其他工作慢慢来可以了。

夺奖前 美酒已售罄

自得奖后,澳洲多了25至45岁人喝威士忌,男女比例各半,现在酒厂有八成酒在本土销售,其余出口至欧美亚,香港也有代理,只是想饮其得奖杰作已不大可能,HH525号桶酿酒516樽,得奖前已售罄,绝非跟尾炒作。同样是单一麦芽法国橡木桶威士忌,需排期至少三年方有货,但价钱贵了一倍多,由140澳元升至350澳元。

慢工出细货,琥珀色的Sullivans Cove French Oak,阳光下更显色泽均匀,入口质感浓厚顺滑,酒精不会一次散发出来,不似是13年陈威士忌,其香味有点像牛油,入口不刺激和苦涩,当酒经喉咙进入食道经体温产生化学作用后,竟带着阵阵如胡椒般刺辣又香口的回甘之味。与我同行的Tasmanian Whisky Tour创办人Brett Steel指出正是这种软(入口顺滑)硬(胡椒辛辣)适中感觉,成功吸引了澳洲一向爱喝甜的女士垂青。

Sullivans Cove French Oak第HH525号桶酒夺得2014年世界最佳单一麦芽威士忌大奖,2015年则输给台湾的Kavalan。

去年得了世界冠军后,试酒的地方重新装修,刚于今年4月才再度开放。

得了世界冠军,Patrick没意图扩充产量,厂房依然只有一个在塔斯曼尼亚制造的蒸馏器。

Fish& Chips万年油

熏出辛辣味道

面积有90,758平方公里的塔斯曼尼亚,东南西北天气有异,离开Sullivans Cove后北上,风云变色,灰天暗地,Brett驾车时问我上一次来塔省情况,我记得是9年前正值5月份秋冬交界,停留10天,10天都下雨。继续向北行,越行越偏僻,一小时后,车停在一个「废铁回收场」内,「不是去Belgrove Distillery吗?」我知塔省的威士忌厂规模不大,都无理由是这模样。"Good afternoon."一口熟悉的苏格兰口音从后方传来,一个年近六十穿白间条恤衫牛仔裤的男人迎面而来,正是老板Peter Bignell,祖先是首批来塔省的苏格兰人,六代之后仍活跃于塔省中央,厂房前方是一大遍黑麦田。

Belgrove Rye Whisky $860 

Peter登上威士忌杂志谈论如何用万年油酿酒。

味如黑毛猪火腿

Peter是全国唯一用黑麦(Rye)做威士忌的人,而且还用了万年油。「你转入来前是否见一间Fish& Chips店?我用其炸过的油做燃油酿酒。」首先,他打开一个类似洗衣机的焗炉,内里有发了芽的黑麦,下面放了泥煤(peat),因为又湿又冷,先抽一抽大麦的水份,才能蒸发出郁香和烟熏味道,而烟熏的原料,正是万年油。「我得到了绿色环保认证,这叫Biofuel。」其实我更想称之为地沟油。入到蒸馏的地方,更吓你一跳,乱七八糟,左一盘万年油,右一堆热箱,但唔好理,这个「废墟」登上各大威士忌杂志的封面并夺得Greenest Distillery大奖,那个从苏格兰运来的陈年铜制蒸馏机,外表更是铺了一道历史尘埃。

黑麦威士忌始于美加两国,带种公路感觉,即是「硬嘢」,无论是坚实的咖啡酒色,入口的呛辣、辛辣和攻鼻力量,还是那口回香是从胃一路直升上鼻孔甚至眼框的气势,都不是一般麦芽威士忌能轻易模仿。「现在美加的黑麦威士忌,已经欠了一份阳刚味。」Peter浅尝一口,再倒了一小啖在我的玻璃杯。「你再喝。」我想叫他收手的,但好奇心驱使,又再喝了一口。这回,开始感到辛辣中的甘香,还留着经泥煤熏过的香味,竟有点似吃黑毛猪火腿,可能又是另一层次了,而带在喉咙的回香,却似是新买回来的皮鞋上的木革味,多奇怪,感觉就如喝黑啤和食苦瓜,似乎都是一定阅历才能参透其层次和优点。

酒厂95%能源都是从炸鱼薯条店的万年油而来,其余5%是水力发电。

这是Peter用来熏香黑麦的洗衣机,啊,不对,应是焗炉。

蒸馏完的酒糟,用作喂羊,使其肉质嫰滑和油性充沛,有点似养和牛。

复兴教父门徒 跳脱活泼逐桶玩

塔省于十九世纪中叶曾经一度禁止酿威士忌,直到1992年经一名农夫Bill Lark向法庭申请取消禁制令,威士忌才重见天日,塔省人称为Whisky Renaissance,复兴威士忌或再生威士忌。近年,Bill退下火线,不做酿酒师,门徒Chris Thompson是前国家榄球队成员,曾来香港参加Rugby Sevens,现已挂靴做酿酒师。他一脸玩世不恭,一句"Are you ready?"我们各拿一只玻璃酒杯,手拿吸酒管,正式走入Lark Distillery的酒窖试酒。Bill虽是教父,酒厂规模也不大,只得一大一小两个铜制蒸馏机,产量一年不足十万支。

Lark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有三种,酒精度分别是43%、46%和58%。「酿酒不难,只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所以我要突破,现在试着用不同年份和木桶的威士忌,再度陈年,希望玩出新风格。」这位八十后说。Bill欣赏他具创意,如要在大市场突围而出,不能只靠老本,玩味才有运行。我们一路行逐桶试,打开胶塞,他还教我用吸酒管,吸出来一杯比较浅的琥珀威士忌,香味不太浓,还在酒精下调阶段,入口顺滑,比较薄身,却带着不同的香蕉味、苹果味、朱古力味、薄荷味、焦糖味、薰衣草味,林林总总。「我每天都试一次,有时会把木桶方向对调,上下对调,或放近门,用尽各种方法酿制。」Chris要做传统味道的威士忌,又要酿出奇怪味道来,现只处于试验阶段,未到推陈出新的境界,但要「试」就要去「探」,要一试Chris的创意,就要亲临Lark Distillery。

Lark Single Malt Whisky Classic Cask43%,有分60ml、100ml及500ml三款,价钱为$134、$234及$860。

Bill Lark贵为澳洲威士忌教父,其酒厂却是简简单单,铜像也没多个,以平实为基本。

Chris以前是运动员,精力充沛,可以由早上7时工作至晚上12时也不倦。

总督夫人唔锺意 禁酿154年

1494年 开始有威士忌

根据苏格兰税务局记载,自1494年开始有酿制和售卖威士忌的税收,初时他们称威士忌为「生命之水」(aqua vitae)。

1803年 塔省农民私酿

苏格兰人开始移居塔斯曼尼亚,大部份是农民,开始酿制威士忌,有牌的共有16间,还有无数非法的酿制者。

1838年 下令禁酿

塔省总督夫人Lady Jane Franklin说"I would prefer barley be fed to pigs than it be used to turn men into swine."爱妻如命的总督下令禁止生产威士忌,充公所有蒸馏器,一个农民在麦仓地窖私下留了一座,令蒸馏器得以保存。

1991年 条例过时

153年后,塔省居民Bill Lark在高原地区发现有麦田和泉水,决心开始酿制威士忌,当申请酒牌时才发现了这条不合时宜的条例,更是总督夫人当年一句就下令禁酿。

1992年 威士忌复兴

Bill决定上诉,澳洲联邦海关部长Barry Pretty都认为此条例不符合现代标准,法庭判决Bill得直,他与太太Lyn成为禁酿酒后首位得到合法酿制威士忌牌的人。

文章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