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装瓶的意义」.专访The Whisky Agency大本营!
对于威士忌,入门的朋友一开始会选择原厂的常规款,小试牛刀,接着就是不同的酒厂风格、种类、年份,然后到了一个适当的时刻,就会进入IB(Independent Bottler/独立装瓶商)的世界,尽尝威士忌世界的多样性。
威士忌除了原料及产地分类之外,也可以「OB」(原厂威士忌)或「IB」(独立装瓶厂)来划分。OB酿出来的口味都会贯彻酒厂的特色和风格;而IB则有更大自由去选购酒厂的酒。据说IB的出现源自于以前的独具慧眼的酒铺,又可能是以前帮酒厂入瓶和包装的厂商。Douglas Laing、Gordon & MacPhail、Scotch Malt Whisky Society、Cadenhead’s、The Whisky Agency等,都是世界著名的IB品牌。IB一向予人的印象,是神祕、偶有惊喜……由于IB的酒是向不同酒厂原桶购入的,有人会觉得,酒厂有好酒都会留给自己,反而言之IB买到的都未必是最好的酒……但根据Whisky Base,得分最高的100瓶酒当中有多于三成是IB。
早前在酒标设计的文中,说过IB酒瓶、酒标的设计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可以切合酒的个性而设计出相应的酒标,却可能因为总总因素,信息上更具神祕感,对酒标一头无绪……对于IB的种种迷思,早前我们到台湾取经,拜访了台湾TWA(The Whisky Agency)的大本营,遇见了那边的Michael(Michael Hsieh,TWA大中华区代理),经过对方的详细解释终于令心中疑窦释然。
专访Michael Hsieh—TWA大中华区代理
Q:WhiskyQ
M:Michael
Q:有不少朋友觉得,IB能挑的酒都是OB选剩的,事实是?
M:这是不全正确的。首先,OB选剩/不能用的酒,也可以是高质量的酒,只是这些酒可能与酒厂风格不同,而酒厂又不会因为一桶酒、只有数百支就去重新打造一个系列出来,当中包含包装、Marketing的功夫都要重新来过。所以IB选的酒,可以说是没有OB基因的酒。
Q:换言之,喝IB是喝不到酒厂特色的吧?
M:或有或无,不过大多都会偏离酒厂风格。其实所谓的酒厂特色是人为出来的,例如Bunnahabhain的酒可以截然不同,有Sherry、有Peaty。从来都没有说一间厂可以/不可以做出怎样的味道,轻井泽都有Bourbon、Glenfarclas亦有非Sherry的。酒厂及媒体,只是呈现出他们想大家看到的一面。换言之,只能说IB相比OB可以包含更大的可能性。
Q:在威士忌的世界,IB的存在意义是?
M:先来说说威士忌的生态,大酒厂总是有酒不停生产,每年不停地选酒,调酒师每天都无间断地试酒。但酿出了云云众多桶酒内,有些酒桶已经没有活性了—指的是木桶不能再为酒添加怎样的风味,就好像茶包浸在茶内一段时间不再释出茶味。而这些酒可能只有很低的年份,例如十年,而在苏格兰,十年的酒是不好卖的,换言之可以在木桶内放个几年再卖,但换来的是存放的高昂成本。于是这些酒就会卖给IB,将存放的决定权和成本转移到IB手上。不过有些IB厂是有自己的庞大仓库的,例如Gordon & MacPhail、Cadenhead’s等,对他们而言都不是问题,好处是,他们有时会推出一些令人惊喜的旧酒,例如旧的Ardbeg,因为是他们早在十多年前买下的。
Q:对于TWA而言,挑酒的考虑是?
M:刚刚说过,一些仓库大的IB可以挑一些还未能喝的酒,自己再陈年一段时间。而TWA的仓库没有他们的大,选的都是一些可以马上喝的或存放一年的酒,我们一年间会推出很多的酒,就我一个人而言去年(2016)就选了50多桶酒了。而我们挑的都是看口味、酒厂的名气等,因为不能否认很大部分人都是看酒厂的,对着自己不懂的连试的动机都没有。
Q:可以再说说TWA的营运模式吗?
M:TWA不只是威士忌,亦有Rum、Brandy等产品,每年的产量不下千桶。我们其实很少以自己TWA的名字去推出产品,大概占一成左右吧,另外,TWA源自德国,老板是Whisky Fair的创办人之一,所以每年都会有自己的装瓶。我们每年选了很多的桶,是再卖出去给其他挑桶人的,然后再帮客人推出他们的系列,例如Drunken Master、The Perfect Dram等。顾名思义,我们The Whisky Agency就是客人与酒厂之间的中介人角色。我们定位比较低调,在一瓶酒上TWA名气不会盖过客人的品牌,所以有时在酒标上见不到TWA的名字。而客人也会有自己的宣传。
Q:当我们在酒标上看到酒的年份,19年的可能比18年的贵上几百,但老实说,味道可能相差无几吧?我们怎么会知道年份是真的?
M:年份标示是基于Scotch Whisky Association (SWA)的规定,基本上是根据酿造过程中的纪录,何时蒸馏,何时入桶、装瓶,酒厂也不至于因为多赚一点而以身犯险做假。在威士忌的世界,的确是没有很清晰的方法去证明关于威士忌的规定,只要没有「犯法」就可以了。举个例,威士忌的酿造当中,除了水与酒用焦糖之外禁止添加其他物质,但一个木桶本身就有很多「其他物质」了。例如一个Sherry Butt在装入刚蒸馏好的酒液之前,就残留着5至10升的雪莉酒在内,也因如此,First-fill的雪莉桶威士忌颜色很深,因为当中假设是混入了一部分残留的雪莉酒;Second-fill的颜色就浅很多了,因为木桶残留着5至10升的是上手的威士忌。同一道理下,木桶在放入威士忌之前,可以先加工吗?可以先放入其他物质吗?这些都是难以考证的。
后记:
在访问当天,感谢Michael的慷慨,小编品尝了不少酒辨,图中这款正是Michael所说与原厂风格完全回异的一款IB。以过去的经验,这款绝对可以在各评酒网得到90以上分数的作品。这桶酒最后被一个日本品牌包下,刚于月前推出市面时不花一会就沽清⋯⋯
文章来源:whiskyq.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