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这年的酒是美好的—最值得入手威士忌回顾
2017-03-03 10:11
2016年即将成为历史,这年我们喝过很多的好酒,有值得庆祝的事,也有令人感慨的事。而对于威士忌而言,却没有很多不好的消息,反而推出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酒,可恨的是身于香港的我们未能一一细尝,但总结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得不说的Editor’s Choice……

#1艾雷岛当年情—Lagavulin 8年
人们总是响往着旧时光的美好,美酒亦然。今年2016年是Lagavulin创立的200周年,品牌特此推出经典8年限量版来庆祝,单是这个200周年的头衔就足够入手了,但背后的故事是如何走出来的?
Lagavulin是艾雷岛上首家合法酒厂,早在百多年前,1880年代,英国著名威士忌及啤酒专家Alfred Barnard就曾经对当时的Lagavulin 8年推祟备至,誉为当时的代表作。于是,品牌今年就藉着重塑这瓶经典作,一方面向历史致敬,同时也告诉世人,品牌的酒传承至今,味道依然。
Lagavulin 8年以48%酒精度装瓶,带有泥煤的甘香及黑胡椒的香料风味,风格优雅而复杂,果味较轻而泥煤风味浓郁,还带有丝丝的烟熏肉类、橘子皮、烟草及灰烬的韵味。不少酒友也觉得这款8年更胜同门的16年,为酒友选择这家艾雷岛巨头时多提供一个选择,价格约是$700-$850港元。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品牌的16年是远近驰名的性价比之王!甚么都好,甚么都平衡,走的是中庸之道;相比之下,这瓶8年虽然贵上一点点,但也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价钱,而且有历史根底,酒体也更有性格。以这个价钱,入手一瓶来喝来放都好,但也不用趋之若骛的赶着入手。

#2逆练强者—Ardbeg TWENTY ONE
作为艾雷岛的皇者(恕笔者是Ardbeg粉),Ardbeg于夏天推出的Dark Cove本应在此列,但既然21年一出,又谁与争锋?
首先,「TWENTY ONE」的年份是现在Ardbeg旗下年份最高的作品,虽说爱喝Ardbeg的都对于年份这些过眼云烟不计较(因为品牌一贯都只出NAS,除了常规版十年),但21年实在震撼,苦苦等到酒一出,就不理价钱的入手了一瓶(其实是找朋友夹份……)。据说,这酒更是特别为Committee的12万会员而设,极致珍稀!但毕竟,21年的酒这个价钱可是有点贵,是有原因的。
酒厂于上世纪末的成长有点不稳,都不只是「有点」了,在1981年停产了一次,在1996又停了一次,今年是2016年,换言之21年前就是刚刚在酒厂停产之前的存酒。而当年还不是MHD拥有Ardbeg的年代,很多Ardbeg的原酒都是卖往芝华士作调和之用,幸而后来Ardbeg能回购部份原酒,才造就今天的Ardbeg 21年 (鸣谢读耆Vincent L提供信息)。这就是「TWENTY ONE」的珍贵之处,也是印证着一路走来不容易的历史。
口感方面,一贯的霸道藏于平衡细致当中,有说生于天灾频繁、动荡之地的人们性格都特别强横,却深具内涵,因为他们知道文化是这般容易流逝的,更是懂得珍惜,打个比如就象是日本人。Ardbeg是否也继承了这股傲气?在酒中喝得出来。「Petrol」的味道(用英文好像不会把人拒诸门外),有点奶油般的、香料的口感,尾韵是结实的烟燻风味。 酒精浓度为46%,价钱约为$5,800港元。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正如文章开首所说,笔者是品牌的爱好者,这评语本就不好说。但假若你也是泥煤或品牌的忠实朋友,这瓶酒的这个价钱,还是会很想入手的,所顾虑的不会是升值潜力云云,因为入手了根本就不会放出去了。而且这是品牌旗下罕有的高年份,价钱是高了点,却也值得。

#3在IB海中的三枚珍贵贝殻—Archives「Shells from the Bay of Caracas」
今年推出林林总总的IB,都各有千秋,但当中呼声最高的,可能便是Archives系列中的三瓶Springbank「Shells from the Bay of Caracas」,年中在欧洲推出时,挟着各评分网极高的评价,不到10分钟就一抢而空了。三支Springbank址来自同样是蒸馏自1996年的三个姊妹桶,分别两个Refill波本猪头桶及一个First-fill雪莉猪头桶。
Springbank是一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酒厂,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来自Campbelltown,仅余寥寥可数的酒厂之一。他们采用的是「2.5次蒸馏法」,即是一部分新酒蒸馏两次,有些三次,并可能带有轻泥煤口感。
首先介绍的56.4%是来自Refill波本猪头桶 (bourbon hogshead ),只有284瓶,是三款Springbank当中口感最轻的。口感带有迷人的矿物风格,仿如表示着Campbelltown的地底下都是满满的贝殻。另外是柠檬、海水、矿物烟熏味。
接下来的是54.9%的Refill波本猪头桶,只有239瓶,颜色比上一瓶深一点,带有薄荷风格,有点草本、青草的味道,还有矿物、石灰的微妙口感,尾韵悠长。
最后的是54.9%的First-fill雪莉猪头桶,有227瓶,风格与之前两款完全不一样,可见Springbank厂的特色,巧克力、焦糖的味道固然之有,还有葡萄干、烟草甚至一点点的松露气息,尾韵带点辛香,口感复杂,还有一些Earthy及辛香的风味。现在三瓶加起来价钱都要$8,000以上的港币了。
更奥妙的是,两款的波本Hogshead桶号分别为550和551,其实是真真正正的姊妹,19年也住在一起,但无论颜色、气味、口感都各有特色。这更能体会威士忌单桶的吸引之处,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桶,相信这也是某些人在IB大海中寻宝的原因。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现在要入手这三瓶酒,必然是炒价,性价比固然之会影响了不少,但鉴于这是买一瓶少一瓶的IB,如有机会,钱包也负荷得了,何乐而不为?反正这系列外界的风评一向很好,但见会去问价钱的朋友多的是,不过价钱总是要考虑考虑。

#4The Macallan特调No.2
有时酒迷喜爱IB,可能是想从中找到偏离于酒厂风格而独树一帜的好酒。众多大牌子之中,以The Macallan最为人熟知,他们的酒是稳定、好喝,雪莉桶中的表表者。不过,他们又不是没有令人感到意外的作品。
今年推出的Edition Series中的「No.2」,采用了多达七种雪莉橡木桶,寻求不同木桶当中的微妙平衡,带出深沈的复杂性。Edition Series是品牌的年度之作,相比起常规款,Edition Series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所用的桶更是只此一次的。选桶方面,包括Tevasa欧洲橡木雪莉桶,有着醇厚干果及雪莉酒香;Diego Martin美国橡木雪莉桶和欧洲橡木雪莉桶,则有着拖肥糖的微妙香气;至于Jose Miguel Martin的欧洲橡木桶,带有标志性的生姜及香料韵味;还有Vasyma美国橡木雪莉桶,拥有美国橡木常见的香草及柑橘的芳香。结合起来,既有老酒深沈的韵味、典雅的芳香以及甜美的年轻活力,不禁令人深究调酒、木桶的运用对酒的重要作用。
「No.2」的酒精度为48.2%,作为一款NAS的作品,酒的年份据说由三十多年以至年轻的都有,实是调酒功力的表现,售价约为$880,是本年度新推出的性价比高的作。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很多朋友会对酒厂趋向推出NAS不屑一顾,但这只限于没有足够酒藏的酒厂,对于Macallan这大牌子,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这酒根本就不只以年份来衡量。这个价钱享受大品牌调酒师的功力,价值满满的。不过坊间不乏货存,也不急于入手。

#5极致珍稀的皇者之作—The Macallan 40年、Lagavulin 25年
没错,又是The Macallan,作为业界的老大哥之一,也是由它来殿后,不过要否选它,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前面的都买得到买得起,这瓶却并非你我口里说着就能买、甚至尝到的。就连购买的办法,也是以抽奖的形式来进行,抽奖刚于10月尾完结,至今都没有从身边的朋友得到消息,所以Tasting Note就没法送上了。它——就是今年装瓶的The Macallan 40年。
早在2005年,品牌就推出过一次40年作品,现在一瓶难求,据说在某大酒吧找到来喝,一杯都万多元,因为当年只限量四百多瓶。今回,也是限量的一桶,概念倒也新鲜:早于十年前品牌的调酒师们将廿七桶30年的雪莉桶原酒拿了出来,可能觉得还未是时候,于是又放回去,并且重新调配过让他们结合再推出,成就了今天的The Macallan 40年。虽然味道还不知道是怎样,但想必也是惊人的顺滑可口。最后,其实重提一次The Macallan也是有另一个原因的,刚刚说过,「No.2」是一瓶无年份的好酒,扭转了人们对于年份的盲目追求心态,突显出调酒功力的作用;而这瓶40年,又以调酒为特点。现在品饮威士忌,有时我们见到一些字眼如单桶、单一麦芽等,就觉得等于了好东西,的确统计一下也可能是对的,但也不是绝对,有时酒厂的调酒师功力也很重要,并非只是木桶主导了一切。真的很想试试那廿七桶雪莉桶原酒调出来的是甚么味道,有朋友当日抽到吗?可以告诉一下小编吗?
性价比:-
入手值:有钱再算吧
备注:无论是投资还是享用的角度,如果是成功抽到的,以定价约5,000英磅的价格必然是超值,有价有市,买到赚到。现在的价值大概是8万港元左右,还可能是有价无市,或不是我们的考虑范围了,但有缘能够以一杯的价钱尝到,你会心动吗?

另外,The Macallan 40年始终未必买得到,所以殿后的介绍还有一瓶:不失高贵的选择还有同是今年推出、同是庆祝Lagavulin创立200周年的25年,是继8年之后推出的庆祝之作。
故事性方面,没有8年那般史诗式,但高年份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为向品牌历史致敬,历届12位酒厂经理之姓名更刻在酒瓶之上。除此之外,25年用上全雪莉桶陈酿,Cask Strength入瓶,是品牌鲜有的全雪莉作品。可想而知,这款作品的风格是以强横丰富为主,浓浓的木桶风味,酒体丰盈,有着果干、无花果、红果、朱古力的风味,海盐及烟燻肉类的味道迷人,而质感顺滑有致,尾韵带点姜的辛香。顺带一提,泥煤加上雪莉桶的配搭是不易操控的,因为雪莉桶有时会有些硫磺的味道,加上泥煤就会很奇怪了,当然这款作品无可挑剔,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全球限量只有8,000支,价钱接近港元一万。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这瓶25年以一万港元的价钱,心动的朋友大有人在,事实也是抵得上这个价钱的。所以今年必入之选,它实至名归。
文章来源:whiskyq.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1艾雷岛当年情—Lagavulin 8年
人们总是响往着旧时光的美好,美酒亦然。今年2016年是Lagavulin创立的200周年,品牌特此推出经典8年限量版来庆祝,单是这个200周年的头衔就足够入手了,但背后的故事是如何走出来的?
Lagavulin是艾雷岛上首家合法酒厂,早在百多年前,1880年代,英国著名威士忌及啤酒专家Alfred Barnard就曾经对当时的Lagavulin 8年推祟备至,誉为当时的代表作。于是,品牌今年就藉着重塑这瓶经典作,一方面向历史致敬,同时也告诉世人,品牌的酒传承至今,味道依然。
Lagavulin 8年以48%酒精度装瓶,带有泥煤的甘香及黑胡椒的香料风味,风格优雅而复杂,果味较轻而泥煤风味浓郁,还带有丝丝的烟熏肉类、橘子皮、烟草及灰烬的韵味。不少酒友也觉得这款8年更胜同门的16年,为酒友选择这家艾雷岛巨头时多提供一个选择,价格约是$700-$850港元。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品牌的16年是远近驰名的性价比之王!甚么都好,甚么都平衡,走的是中庸之道;相比之下,这瓶8年虽然贵上一点点,但也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价钱,而且有历史根底,酒体也更有性格。以这个价钱,入手一瓶来喝来放都好,但也不用趋之若骛的赶着入手。

#2逆练强者—Ardbeg TWENTY ONE
作为艾雷岛的皇者(恕笔者是Ardbeg粉),Ardbeg于夏天推出的Dark Cove本应在此列,但既然21年一出,又谁与争锋?
首先,「TWENTY ONE」的年份是现在Ardbeg旗下年份最高的作品,虽说爱喝Ardbeg的都对于年份这些过眼云烟不计较(因为品牌一贯都只出NAS,除了常规版十年),但21年实在震撼,苦苦等到酒一出,就不理价钱的入手了一瓶(其实是找朋友夹份……)。据说,这酒更是特别为Committee的12万会员而设,极致珍稀!但毕竟,21年的酒这个价钱可是有点贵,是有原因的。
酒厂于上世纪末的成长有点不稳,都不只是「有点」了,在1981年停产了一次,在1996又停了一次,今年是2016年,换言之21年前就是刚刚在酒厂停产之前的存酒。而当年还不是MHD拥有Ardbeg的年代,很多Ardbeg的原酒都是卖往芝华士作调和之用,幸而后来Ardbeg能回购部份原酒,才造就今天的Ardbeg 21年 (鸣谢读耆Vincent L提供信息)。这就是「TWENTY ONE」的珍贵之处,也是印证着一路走来不容易的历史。
口感方面,一贯的霸道藏于平衡细致当中,有说生于天灾频繁、动荡之地的人们性格都特别强横,却深具内涵,因为他们知道文化是这般容易流逝的,更是懂得珍惜,打个比如就象是日本人。Ardbeg是否也继承了这股傲气?在酒中喝得出来。「Petrol」的味道(用英文好像不会把人拒诸门外),有点奶油般的、香料的口感,尾韵是结实的烟燻风味。 酒精浓度为46%,价钱约为$5,800港元。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正如文章开首所说,笔者是品牌的爱好者,这评语本就不好说。但假若你也是泥煤或品牌的忠实朋友,这瓶酒的这个价钱,还是会很想入手的,所顾虑的不会是升值潜力云云,因为入手了根本就不会放出去了。而且这是品牌旗下罕有的高年份,价钱是高了点,却也值得。

#3在IB海中的三枚珍贵贝殻—Archives「Shells from the Bay of Caracas」
今年推出林林总总的IB,都各有千秋,但当中呼声最高的,可能便是Archives系列中的三瓶Springbank「Shells from the Bay of Caracas」,年中在欧洲推出时,挟着各评分网极高的评价,不到10分钟就一抢而空了。三支Springbank址来自同样是蒸馏自1996年的三个姊妹桶,分别两个Refill波本猪头桶及一个First-fill雪莉猪头桶。
Springbank是一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酒厂,其中一个原因是它来自Campbelltown,仅余寥寥可数的酒厂之一。他们采用的是「2.5次蒸馏法」,即是一部分新酒蒸馏两次,有些三次,并可能带有轻泥煤口感。
首先介绍的56.4%是来自Refill波本猪头桶 (bourbon hogshead ),只有284瓶,是三款Springbank当中口感最轻的。口感带有迷人的矿物风格,仿如表示着Campbelltown的地底下都是满满的贝殻。另外是柠檬、海水、矿物烟熏味。
接下来的是54.9%的Refill波本猪头桶,只有239瓶,颜色比上一瓶深一点,带有薄荷风格,有点草本、青草的味道,还有矿物、石灰的微妙口感,尾韵悠长。
最后的是54.9%的First-fill雪莉猪头桶,有227瓶,风格与之前两款完全不一样,可见Springbank厂的特色,巧克力、焦糖的味道固然之有,还有葡萄干、烟草甚至一点点的松露气息,尾韵带点辛香,口感复杂,还有一些Earthy及辛香的风味。现在三瓶加起来价钱都要$8,000以上的港币了。
更奥妙的是,两款的波本Hogshead桶号分别为550和551,其实是真真正正的姊妹,19年也住在一起,但无论颜色、气味、口感都各有特色。这更能体会威士忌单桶的吸引之处,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桶,相信这也是某些人在IB大海中寻宝的原因。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现在要入手这三瓶酒,必然是炒价,性价比固然之会影响了不少,但鉴于这是买一瓶少一瓶的IB,如有机会,钱包也负荷得了,何乐而不为?反正这系列外界的风评一向很好,但见会去问价钱的朋友多的是,不过价钱总是要考虑考虑。

#4The Macallan特调No.2
有时酒迷喜爱IB,可能是想从中找到偏离于酒厂风格而独树一帜的好酒。众多大牌子之中,以The Macallan最为人熟知,他们的酒是稳定、好喝,雪莉桶中的表表者。不过,他们又不是没有令人感到意外的作品。
今年推出的Edition Series中的「No.2」,采用了多达七种雪莉橡木桶,寻求不同木桶当中的微妙平衡,带出深沈的复杂性。Edition Series是品牌的年度之作,相比起常规款,Edition Series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所用的桶更是只此一次的。选桶方面,包括Tevasa欧洲橡木雪莉桶,有着醇厚干果及雪莉酒香;Diego Martin美国橡木雪莉桶和欧洲橡木雪莉桶,则有着拖肥糖的微妙香气;至于Jose Miguel Martin的欧洲橡木桶,带有标志性的生姜及香料韵味;还有Vasyma美国橡木雪莉桶,拥有美国橡木常见的香草及柑橘的芳香。结合起来,既有老酒深沈的韵味、典雅的芳香以及甜美的年轻活力,不禁令人深究调酒、木桶的运用对酒的重要作用。
「No.2」的酒精度为48.2%,作为一款NAS的作品,酒的年份据说由三十多年以至年轻的都有,实是调酒功力的表现,售价约为$880,是本年度新推出的性价比高的作。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很多朋友会对酒厂趋向推出NAS不屑一顾,但这只限于没有足够酒藏的酒厂,对于Macallan这大牌子,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这酒根本就不只以年份来衡量。这个价钱享受大品牌调酒师的功力,价值满满的。不过坊间不乏货存,也不急于入手。

#5极致珍稀的皇者之作—The Macallan 40年、Lagavulin 25年
没错,又是The Macallan,作为业界的老大哥之一,也是由它来殿后,不过要否选它,又是一个难题,因为前面的都买得到买得起,这瓶却并非你我口里说着就能买、甚至尝到的。就连购买的办法,也是以抽奖的形式来进行,抽奖刚于10月尾完结,至今都没有从身边的朋友得到消息,所以Tasting Note就没法送上了。它——就是今年装瓶的The Macallan 40年。
早在2005年,品牌就推出过一次40年作品,现在一瓶难求,据说在某大酒吧找到来喝,一杯都万多元,因为当年只限量四百多瓶。今回,也是限量的一桶,概念倒也新鲜:早于十年前品牌的调酒师们将廿七桶30年的雪莉桶原酒拿了出来,可能觉得还未是时候,于是又放回去,并且重新调配过让他们结合再推出,成就了今天的The Macallan 40年。虽然味道还不知道是怎样,但想必也是惊人的顺滑可口。最后,其实重提一次The Macallan也是有另一个原因的,刚刚说过,「No.2」是一瓶无年份的好酒,扭转了人们对于年份的盲目追求心态,突显出调酒功力的作用;而这瓶40年,又以调酒为特点。现在品饮威士忌,有时我们见到一些字眼如单桶、单一麦芽等,就觉得等于了好东西,的确统计一下也可能是对的,但也不是绝对,有时酒厂的调酒师功力也很重要,并非只是木桶主导了一切。真的很想试试那廿七桶雪莉桶原酒调出来的是甚么味道,有朋友当日抽到吗?可以告诉一下小编吗?
性价比:-
入手值:有钱再算吧
备注:无论是投资还是享用的角度,如果是成功抽到的,以定价约5,000英磅的价格必然是超值,有价有市,买到赚到。现在的价值大概是8万港元左右,还可能是有价无市,或不是我们的考虑范围了,但有缘能够以一杯的价钱尝到,你会心动吗?

另外,The Macallan 40年始终未必买得到,所以殿后的介绍还有一瓶:不失高贵的选择还有同是今年推出、同是庆祝Lagavulin创立200周年的25年,是继8年之后推出的庆祝之作。
故事性方面,没有8年那般史诗式,但高年份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为向品牌历史致敬,历届12位酒厂经理之姓名更刻在酒瓶之上。除此之外,25年用上全雪莉桶陈酿,Cask Strength入瓶,是品牌鲜有的全雪莉作品。可想而知,这款作品的风格是以强横丰富为主,浓浓的木桶风味,酒体丰盈,有着果干、无花果、红果、朱古力的风味,海盐及烟燻肉类的味道迷人,而质感顺滑有致,尾韵带点姜的辛香。顺带一提,泥煤加上雪莉桶的配搭是不易操控的,因为雪莉桶有时会有些硫磺的味道,加上泥煤就会很奇怪了,当然这款作品无可挑剔,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全球限量只有8,000支,价钱接近港元一万。
性价比:ⓌⓌⓌⓌⓌⓌⓌⓌⓌⓌ
入手值:ⓌⓌⓌⓌⓌⓌⓌⓌⓌⓌ
备注:这瓶25年以一万港元的价钱,心动的朋友大有人在,事实也是抵得上这个价钱的。所以今年必入之选,它实至名归。
文章来源:whiskyq.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