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威士忌扫盲:老酒如何区分?

2017-02-25 10:27

很多群内参拍的朋友都这样问过我:“你是如何分辨这是老酒还是新酒的”
每次我都不知道如何说起,因为这个概括范围很广,包括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任然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也可能是我读书时语文没学好哈哈)

一切从简,在这里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分辨大部分的老酒与新酒。
(此文所述并不是绝对,只针对大部分的苏格兰威士忌)


威士忌的装瓶标准最开始是从葡萄酒里借鉴出来的。

以达皮埃香槟为例,葡萄酒的瓶装容量非常细分和讲究滴~

18世纪以前,因为软木塞密封技术尚未普及,大部分葡萄酒是装在木桶里运输再分装到陶罐里出售的。不仅葡萄酒,那个时期大多数酒类都会选择类似的方法,当然也包括威士忌。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很多酒厂偶尔会推出陶罐装瓶(ceramicbottle)的威士忌,其目的就是为了复刻和致敬那个时期。

比如老伯威1960年的陶罐威士忌,现在的网络平台交易价在150镑左右

造成这点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这个容量是当时手工玻璃工人一口气能吹出的大致容量。这也就是葡萄酒装瓶标准750ml最开始的雏形。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标准化逐渐成为酒类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数酒类公司选择了750ml作为装瓶标准:这正好是英制一加仑容量的五分之一。

到了1970年代,英国、欧盟、加拿大都先推行了这一标准,美国人特立独行的使用757ml装瓶坚持到了1979年才改成750ml。

至此全球酒类市场的装瓶标准才彻底统一成750ml。所以现在绝大多数70-80年代装瓶的古董威士忌,容量一般都是750ml。

百富单麦8年,1970年装瓶,750ml
(当时puremalt就是singlemalt的意思,而如今puremalt则特指混合麦芽威士忌)

格兰菲迪纯麦specialoldreserve,1980年装瓶,750ml

至于为什么现在威士忌从750ml变成了700ml,原因其实很简单——提价。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减少容量,自然单位体积的酒价格就涨上去了。

当全球都改为700ml后,唯有美国市场特立独行:1979年美国人把757ml改为750ml后,则一直保留着750ml的装瓶习惯,而全球主要威士忌市场里,保留这种习惯的也只有美国了。

——————请叫我分割线——————

以上仅限于苏格兰威士忌(部分摘自威士忌杂志)

关于日本威士忌,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老酒上看到瓶标带有特级,一级,二级威士忌等等的字眼,在除日本以外的地区是没有这种说法的,(现如今日本也不再采用这次等级制度)很多七八十年代出口到日本的苏格兰,美国,爱尔兰威士忌都被贴上一个特级的酒标,包括日本本土的威士忌同样如此。在二战期间的三倍增酿酒案搞过修改,然后就是1989年的税法改革,当时将威士忌三级、二级、一级,特级全部改为威士忌酿造标准。所以分辨日本的老酒相对简单的多,只要是带有特级一级等酒标的,那就一定是1989年以前的。

还有关于山崎12年(pure mait)的金花金狮四个版本。

以山崎名义发售的麦芽威士忌是从1984年开始,在那之后一直到到酒税法修正,1989年4月到1990年期间继续流通(我想应该就是金花标志),具体也没有太多的介绍为什么那时候是PURE MALT,查阅到后面介绍到,在同一时期的苏格兰对于这个酒瓶上的标写同样也是乱象丛生,一直到2000年左右才有了强制的法案。还有一个事情是山崎蒸馏所的蒸馏器在2006年的时候更换了一半,加装了更多不同尺寸的蒸馏器,所以金花金狮标的pure mait12年山崎相对比新的single mait山崎12味道还是有些许差别。

之前查了一些老版的酒评,比新版更厚重,加冰之后香味持续更久,其他的对比就是各有各的好

有记载称山崎金花标的应用年份应该为1989-2008年,金狮标则为1989年以前的版本,所以国内要比新的single mait 山崎12价格要贵,对了山崎12年无论pure mait 还是single mait ,都是单一麦芽威士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千家老洋酒微拍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