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先老而后美?威士忌年份三部曲(上)
2017-02-24 09:29
「复杂」一词已经深植于威士忌所用的每日词汇当中,全球所有品牌大使在品鉴讲座上,从蒸馏过程谈到自家威士忌丰富的风味群,几乎也都用上了这个词。而当今全球市场营销威士忌的手法,似乎也同这些酒本身的风味一般复杂。

无论是威士忌新手、老饕甚至是从来不喝威士忌的人,现在若想开始探索苏格兰威士忌的世界,最先能接触到的已不仅仅是单一麦芽或调和威士忌两种选择这么简单了。当今苏格兰威士忌的酒标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排出一列威士忌,消费者可以选购的,从最简单透明的酒龄标示开始─12年、18年等等;有某些威士忌不带酒龄,因为可能是强调稀有性,举例来说,或者是不同的陈年技术、其他的创新因素等等。当消费者面临这两种选择时,打上自己出生年份的威士忌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这便是第三种方式─以「年份Vintage」来标签这支酒。

标示酒龄的威士忌最早出现在大约40年前,但在那之前,威士忌只会被定义为「标准Standard」或「高级Deluxe」。中国调和威士忌的领导品牌芝华士在1970年代开启了酒龄标示的先河,直至今日亦然。在中国,酒龄标示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但直到最近,中国原来是没有进口烈酒这个市场的,自然也没有机会见证酒龄标示的演变。对品牌经理来说,「酒龄」能让目光聚焦在品牌的传承,而非去区别或解释年轻与「高级」无年份威士忌的区别(以及价格)。

当然,谈到威士忌的陈年,时间肯定是相当具有影响力,毕竟威士忌60%的性格来自陈年过程,酒在木桶中沉睡得越久,从木头中萃取的个性便越多。也或许因此,芝华士品牌拥有者保乐力加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99%的消费者特别倾向于参考酒龄标示;98%认为酒龄代表质量;而99%更倾向于购买有年份标示的威士忌。
但是,在相同的调查中,仅有10%以下的人真的了解酒龄标示的意义─这表示,即使是最简单的威士忌信息,也可能被误解。更令人担心的是,新进的威士忌爱好者(明显受酒龄标示影响)会不会认为拉弗格或泰斯可10年的单一麦芽,质量会比12年的调和威士忌差?

把酒龄视作整个类别发展的重心,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它并没有把陈年过程纳入考量,或者威士忌本身希望展现的风格、所用原料的质量(尤其是橡木桶的选择)、或任何创新因素。而如果消费者真的如此在意酒龄,那么想想威士忌的竞争品类、在中国南部有着无可匹敌成长的干邑,便是完全没有酒龄标示。
在下周中国威士忌大全的推送,我们会持续探讨这个问题。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文威士忌大全
编译:Derek Chang
作者:Stephen Notman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无论是威士忌新手、老饕甚至是从来不喝威士忌的人,现在若想开始探索苏格兰威士忌的世界,最先能接触到的已不仅仅是单一麦芽或调和威士忌两种选择这么简单了。当今苏格兰威士忌的酒标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排出一列威士忌,消费者可以选购的,从最简单透明的酒龄标示开始─12年、18年等等;有某些威士忌不带酒龄,因为可能是强调稀有性,举例来说,或者是不同的陈年技术、其他的创新因素等等。当消费者面临这两种选择时,打上自己出生年份的威士忌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这便是第三种方式─以「年份Vintage」来标签这支酒。

标示酒龄的威士忌最早出现在大约40年前,但在那之前,威士忌只会被定义为「标准Standard」或「高级Deluxe」。中国调和威士忌的领导品牌芝华士在1970年代开启了酒龄标示的先河,直至今日亦然。在中国,酒龄标示似乎是再合理不过的。但直到最近,中国原来是没有进口烈酒这个市场的,自然也没有机会见证酒龄标示的演变。对品牌经理来说,「酒龄」能让目光聚焦在品牌的传承,而非去区别或解释年轻与「高级」无年份威士忌的区别(以及价格)。

当然,谈到威士忌的陈年,时间肯定是相当具有影响力,毕竟威士忌60%的性格来自陈年过程,酒在木桶中沉睡得越久,从木头中萃取的个性便越多。也或许因此,芝华士品牌拥有者保乐力加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99%的消费者特别倾向于参考酒龄标示;98%认为酒龄代表质量;而99%更倾向于购买有年份标示的威士忌。
但是,在相同的调查中,仅有10%以下的人真的了解酒龄标示的意义─这表示,即使是最简单的威士忌信息,也可能被误解。更令人担心的是,新进的威士忌爱好者(明显受酒龄标示影响)会不会认为拉弗格或泰斯可10年的单一麦芽,质量会比12年的调和威士忌差?

把酒龄视作整个类别发展的重心,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它并没有把陈年过程纳入考量,或者威士忌本身希望展现的风格、所用原料的质量(尤其是橡木桶的选择)、或任何创新因素。而如果消费者真的如此在意酒龄,那么想想威士忌的竞争品类、在中国南部有着无可匹敌成长的干邑,便是完全没有酒龄标示。
在下周中国威士忌大全的推送,我们会持续探讨这个问题。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文威士忌大全
编译:Derek Chang
作者:Stephen Notman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