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的关键数字 酒精浓度 大有学问
2017-02-08 15:39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威士忌的酒精浓度多为40%?为什么有些威士忌的酒精浓度高达60%?其实威士忌的酒精浓度也大有学问呢!

至少40%才算威士忌

1988年制订的《苏格兰威士忌法案》(Scotch Whisky Act 1988)与《欧洲烈酒定义规范》(European Spirits Definition Regulation)都规定,任何想要在欧盟境内销售或从欧盟外销的苏格兰威士忌,其装瓶后酒精浓度都不得低于40% ABV(Alcohol by volume)的下限。
不只是苏格兰威士忌,美国波本威士忌也规定酒精浓度不得低于40%,而我国《烟酒管理法施行细则》亦有相同的规定。
威士忌是蒸馏酒,蒸馏出来的酒精浓度不只40%,《苏格兰威士忌法案》规定苏格兰威士忌蒸馏不得高过94.8%的酒精浓度,如此才能保留蒸馏产物中使用的原料与蒸馏方法所造成的香气与口味,美国则规定威士忌不得蒸馏高于80%的酒精浓度。不过大部分蒸馏厂都不会蒸馏到这么高的酒精度。
刚蒸馏出来的酒液,前段的「酒头」含有甲醇不能用,最后的「酒尾」则有味道不好的杂醇油,因此酒厂只会取中段的「酒心」来用,而这酒心的取舍范围,每家酒厂的设定都不一样。班瑞克(BenRiach)前厂长Stewart Buchanan透露,班瑞克的酒心撷取范围在酒精浓度68%~60.5%;噶玛兰首席调酒师张郁岚则表示,噶玛兰威士忌酒心在酒精浓度64%~61%之间。
橡木桶里的原酒
刚蒸馏出来「新酒」装到橡木桶陈年之前,通常都会先加蒸馏水稀释到固定的酒精浓度;苏格兰酒厂之间因为有交换存酒的传统,因此大部分的酒厂都有将新酒稀释到63.5%的不成文习惯。

经过多年的熟成,即使当初入桶的酒精浓度相同,由于摆放位置温湿度、橡木桶的种类、桶的大小…等影响,使每个橡木桶的酒精浓度都出现差异,而酒厂在装瓶前都会再加水稀释到40%等相同度数,所以一般我们喝的威士忌都有固定的酒精浓度。
而所谓的「原酒」,就是装瓶前不加水稀释的威士忌,保持威士忌在橡木桶中的酒精浓度。单一桶(Single Cask)及原桶强度(Cask Strength)都是属于原酒,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混合了多个橡木桶的酒液,但它们一样都不加水稀释,所以拥有很高酒精浓度。
酒精浓度越高喝起来不一定越呛辣,有酒饕就认为,喝原酒才能品尝到威士忌真正的风味。因为原酒虽然比较烈,但因为含有丰富的酯类,能提供更浓郁厚实的口感,有时候喝起来确实比经过冷凝过滤的40%威士忌,来得更为顺口。
非冷凝过滤的酒精浓度
还有一个常见的数字:46%。这是因为一些没有经过冷凝过滤的威士忌,为了不让威士忌中的酯类化合物凝结,破坏酒液的清澈,一般都只会稀释到酒精浓度45%或46%,不过只是一个大略的数字,不是低于45%就一定会凝结,也不是高于45%就没事,端看酒质而定。

根据格兰多纳(GlenDronach)首席调酒师Billy Walker表示,格兰多纳15年调和完成之后并不会马上装瓶,而是再放回橡木桶三到六个月,这是他让酒质稳定的妙方,因此格兰多纳15年可以采非冷凝过滤并稀释到43%的酒精浓度。 还有一个异数,就是1976年推出的吉维克(Té Bheag)苏格兰调和威士忌,最初亦使用冷凝过滤,后来在1996年生产非冷凝过滤的版本,酒精浓度仍维持40%,成功挑战非冷凝过滤酒精浓度的最低下限,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非冷凝过滤的调和威士忌。

天使分享也会提高酒精浓度
酒友们多半都知道,在橡木桶中陈年的威士忌,酒液会透过木头的毛细孔缓慢蒸发,而逐渐减少,称之为天使税或天使分享(Angle's Share)。决定天使分享的是气候环境,在气候寒冷潮湿的苏格兰,威士忌平均每年减少2%~3%,如果是在亚热带的台湾,每年损失的酒液则可能高达15%,甚至更多。
苏格兰的平均湿度高,空气中的水份会跑到橡木桶中,所以变成酒精蒸发比较多,因此随着陈年的时间越久,酒精浓度会越来越低。但如果空气湿度较低,橡木桶处于乾冷的环境,可能就会发生水分蒸发比酒精多的情况,因为酒液中的水分变少了,相对的酒精浓度就变高了,如果一直陈年下去,酒精浓度就会越变越高,甚至超过70%以上;这麽烈究竟好不好喝,这就见仁见智了。32年的加拿大威士忌原酒,因为水分蒸发比酒精多,酒精浓度高达77.5%。

32年的加拿大威士忌原酒,因为水分蒸发比酒精多,酒精浓度高达77.5%。
酒精浓度单位换算
Proof也是一种酒精浓度的单位,分为英制和美制,虽然使用的频率比较少,但有时候还是看得到。美制Proof:1% ABV = 2 Proof,英制Proof:1% ABV = 1.75 Proof。
美制Proof:1% ABV = 2 Proof
英制Proof:1% ABV = 1.75 Proof
文章来源:WSD酒讯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至少40%才算威士忌

1988年制订的《苏格兰威士忌法案》(Scotch Whisky Act 1988)与《欧洲烈酒定义规范》(European Spirits Definition Regulation)都规定,任何想要在欧盟境内销售或从欧盟外销的苏格兰威士忌,其装瓶后酒精浓度都不得低于40% ABV(Alcohol by volume)的下限。
不只是苏格兰威士忌,美国波本威士忌也规定酒精浓度不得低于40%,而我国《烟酒管理法施行细则》亦有相同的规定。
威士忌是蒸馏酒,蒸馏出来的酒精浓度不只40%,《苏格兰威士忌法案》规定苏格兰威士忌蒸馏不得高过94.8%的酒精浓度,如此才能保留蒸馏产物中使用的原料与蒸馏方法所造成的香气与口味,美国则规定威士忌不得蒸馏高于80%的酒精浓度。不过大部分蒸馏厂都不会蒸馏到这么高的酒精度。
刚蒸馏出来的酒液,前段的「酒头」含有甲醇不能用,最后的「酒尾」则有味道不好的杂醇油,因此酒厂只会取中段的「酒心」来用,而这酒心的取舍范围,每家酒厂的设定都不一样。班瑞克(BenRiach)前厂长Stewart Buchanan透露,班瑞克的酒心撷取范围在酒精浓度68%~60.5%;噶玛兰首席调酒师张郁岚则表示,噶玛兰威士忌酒心在酒精浓度64%~61%之间。
橡木桶里的原酒
刚蒸馏出来「新酒」装到橡木桶陈年之前,通常都会先加蒸馏水稀释到固定的酒精浓度;苏格兰酒厂之间因为有交换存酒的传统,因此大部分的酒厂都有将新酒稀释到63.5%的不成文习惯。

经过多年的熟成,即使当初入桶的酒精浓度相同,由于摆放位置温湿度、橡木桶的种类、桶的大小…等影响,使每个橡木桶的酒精浓度都出现差异,而酒厂在装瓶前都会再加水稀释到40%等相同度数,所以一般我们喝的威士忌都有固定的酒精浓度。
而所谓的「原酒」,就是装瓶前不加水稀释的威士忌,保持威士忌在橡木桶中的酒精浓度。单一桶(Single Cask)及原桶强度(Cask Strength)都是属于原酒,两者的差别在于后者混合了多个橡木桶的酒液,但它们一样都不加水稀释,所以拥有很高酒精浓度。
酒精浓度越高喝起来不一定越呛辣,有酒饕就认为,喝原酒才能品尝到威士忌真正的风味。因为原酒虽然比较烈,但因为含有丰富的酯类,能提供更浓郁厚实的口感,有时候喝起来确实比经过冷凝过滤的40%威士忌,来得更为顺口。
非冷凝过滤的酒精浓度
还有一个常见的数字:46%。这是因为一些没有经过冷凝过滤的威士忌,为了不让威士忌中的酯类化合物凝结,破坏酒液的清澈,一般都只会稀释到酒精浓度45%或46%,不过只是一个大略的数字,不是低于45%就一定会凝结,也不是高于45%就没事,端看酒质而定。

根据格兰多纳(GlenDronach)首席调酒师Billy Walker表示,格兰多纳15年调和完成之后并不会马上装瓶,而是再放回橡木桶三到六个月,这是他让酒质稳定的妙方,因此格兰多纳15年可以采非冷凝过滤并稀释到43%的酒精浓度。 还有一个异数,就是1976年推出的吉维克(Té Bheag)苏格兰调和威士忌,最初亦使用冷凝过滤,后来在1996年生产非冷凝过滤的版本,酒精浓度仍维持40%,成功挑战非冷凝过滤酒精浓度的最低下限,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非冷凝过滤的调和威士忌。

天使分享也会提高酒精浓度
酒友们多半都知道,在橡木桶中陈年的威士忌,酒液会透过木头的毛细孔缓慢蒸发,而逐渐减少,称之为天使税或天使分享(Angle's Share)。决定天使分享的是气候环境,在气候寒冷潮湿的苏格兰,威士忌平均每年减少2%~3%,如果是在亚热带的台湾,每年损失的酒液则可能高达15%,甚至更多。
苏格兰的平均湿度高,空气中的水份会跑到橡木桶中,所以变成酒精蒸发比较多,因此随着陈年的时间越久,酒精浓度会越来越低。但如果空气湿度较低,橡木桶处于乾冷的环境,可能就会发生水分蒸发比酒精多的情况,因为酒液中的水分变少了,相对的酒精浓度就变高了,如果一直陈年下去,酒精浓度就会越变越高,甚至超过70%以上;这麽烈究竟好不好喝,这就见仁见智了。32年的加拿大威士忌原酒,因为水分蒸发比酒精多,酒精浓度高达77.5%。

32年的加拿大威士忌原酒,因为水分蒸发比酒精多,酒精浓度高达77.5%。
酒精浓度单位换算
Proof也是一种酒精浓度的单位,分为英制和美制,虽然使用的频率比较少,但有时候还是看得到。美制Proof:1% ABV = 2 Proof,英制Proof:1% ABV = 1.75 Proof。
美制Proof:1% ABV = 2 Proof
英制Proof:1% ABV = 1.75 Proof
文章来源:WSD酒讯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