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驰骋拍卖场的贾爷,他的酒到底神在哪?

2023-03-28 16:05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通过此诗告诫后人,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毕竟是浅显表面的,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想要真正理解、掌握现象背后的本质,探寻事物的真理真知,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世间万物都是一体的,而存在只有通过实践去证明,酿造葡萄酒亦是如此。我们这回就来说说勃艮第的酿酒之神贾爷— 亨利·贾叶(Henri Jayer)



▲亨利·贾叶(Henri Jayer)


勃艮第虽然有很长的酿造传统,但大多是凭借经验,掌握科学酿造方法的人非常少,这也造成了出品的不稳定。而贾爷却表示,他虽然在大学学过酿酒,但在实践中几乎从来不不用书本上教的知识。有关酿酒,贾爷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体系。贾贾爷酿酒的理念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他的酒到底神在哪?


我们先来捋一下贾爷的生平:


- 1922年生于勃艮第的沃恩.罗曼尼村Vosne-Romanée

- 1940年代考入勃艮第大学University of Burgundy获得葡萄酒酿酒学学位

- 1945年开始管理Camuzet家族的葡萄园,并且慢慢地开始收购葡萄园

- 2001年是Jayer酿酒最后一个年份

- 2002年他把葡萄园转给了他的侄子Emmanuel Rouget

- 2006年在第戎Dijon去世

因二战“被迫”回乡种葡萄

著名勃艮第作家、亨利·贾叶生前好友Jacky Rigaux表示:喝懂贾叶的葡萄酒,首先要了解他的生平,即他如何成为一名酒农,又是受到了谁的影响。Jacky Rigaux表示:上世纪的勃艮第葡萄酒专家Rene Engel曾对贾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是他激发了贾爷对葡萄酒的兴趣,并激励他在第戎大学念了酿造学专业,这也让贾叶成为他同龄人中为数不多在学校学习过酿造的酒农。


贾爷的传奇故事要从二战开始讲起。1939年,因两个哥哥参战,贾爷不得不放弃学业,回乡种葡萄并照顾家里。据贾爷回忆,他最开始完全是“被迫”当酒农的,但其后的经历却让这个仅有十几岁的少年渐渐爱上了葡萄园和酿酒。


贾爷当时有个邻居叫热内·恩格尔(Réné Engel),恩格尔先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酒农,同时还在第戎大学任教,并开设了酿酒工程的课程。恩格尔甚至在家里建了一个简单的葡萄酒实验室,以分析酒样。



▲左 热內·恩格尔(Rene Engel)


勃艮第酒神Henri Jayer的恩师


消逝的酒庄恩泽尔酒园(Domaine Rene Engel)创始人René Engel 先生是勃艮第酒神Henri Jayer的恩师,同时也是勃艮第品酒骑士会(Confrerie des Chevaliers du Tastevin)的创始人之一。对推广勃艮第葡萄酒及文化影响深远,为今天勃艮第葡萄酒的蜚声国际奠下宏大的基础。



▲Domaine Rene Engel的前任庄主就是恩格尔先生


年少的贾爷经常去他家,因此也开始渐渐对葡萄酒产生兴趣。1941年,贾爷与恩格尔达成协议:恩格尔每周带贾爷去第戎大学上一天酿酒课程,而贾爷要负责开车。他成为第戎大学酿酒学院的第一批学生,每节课品尝3-4款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葡萄酒,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当时非常超前。


次年,贾爷获得了第戎大学授予的葡萄酒工程学位。在几十年前的勃艮第,大部分酒农根本不懂葡萄酒背后的科学,他们只知道用脚踩碎葡萄后,再放一段时间,葡萄自然就变成葡萄酒了。可想而知,在那个年代的沃恩·罗曼尼村,贾爷这样的“高材生”可是很少见的。



▲沃恩·罗曼尼村


1942年,贾爷不但做到了“学业有成”,还遇到了一位姑娘。这位名叫玛丽的姑娘是附近Rouget酒农家的女儿,热爱葡萄园,她的热情也感染了贾爷。最后,姑娘成了贾爷夫人,一个人的田间劳作变成了两个人的故事。


二战期间法国战况一度恶化,贾爷被强行招至德国潜艇发动机工厂工作。几个月后,贾爷假借妻子生病为由逃出工厂,同亲戚朋友一起流亡多地,多数时间藏身于诺曼底躲避追捕,直到战争结束。贾爷曾笑言自己最痛恨洋蓟,因为战争期间实在吃了太多了。

被“炸出来”的克罗-帕宏图

二战结束之后,贾爷回归葡萄田,和卡木泽酒庄 (Domaine Meo-Camuzet) 时任继承人玛丽亚 (Maria Noirot-Camuzet) 合作,帮助她打理部分一级田和特级田的种植,著名的有伊西索特级田 (Echezeaux Grand Cru), 里奇堡特级田 (Richebourg Grand Cru) 和克罗·帕宏图一级田 (Cros Parantoux 1er Cru),条件是收获的葡萄50%归在贾爷名下,并用他自己的名字装瓶葡萄酒。



▲可以看到超级一级田克罗·帕宏图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中间


1951年对贾爷来说,可是个重要的日子。虽然在此之前,贾爷就已经开始酿酒,但在这一年,贾爷买下了未来的明星一级园——克罗·帕宏图园的一部分



其中克罗·帕宏图一级田和贾爷的名字紧紧相连超过五十载,载誉无数。它坐落在沃恩·罗曼尼村,里奇堡特级田的正上方,紧邻贾爷另一个地块巴哈一级田 (Les Barreaux),面积仅1.01公顷。


起初这块田只是众人眼中无药可救的废田,土壤以石灰质为主,多砾石,贫瘠坚硬,微气候又偏冷,在遭受葡萄根瘤蚜虫灾害后彻底废耕。贾爷却逆流而上,洞察到这种土壤环境能酿出酸度自然清新的葡萄酒。在开垦之前,园子里到处都是大石头,贾爷不得不用了400多个炸药包,才得以炸出一些坑洞来种下葡萄苗。


爆破之后,还必须用手推车把炸出的石块都运出来,这些只能通过手工来完成。贾爷清理出来的石块堆在葡萄园边,成了分界的石墙。直到1953年清理工作基本完成,他才开始在这片“顽固”的土地上种下葡萄。



被炸开的石头如今就堆在葡萄园周围


当时克罗·帕宏图的藤生长不到20年,结出的果实虽已足够优质,但贾爷觉得还是过于年轻,便全部放入他的沃恩·罗曼尼村级酒中。所以1970-1978年份贾爷的村级酒品质非常高。在众人的说服下,贾爷终于在1978年推出了克罗·帕宏图的第一个年份酒



事实证明,贾爷的努力没有白费,克罗·帕宏图很快被评为一级园。经过贾爷20多年精心培育的葡萄藤,酿出的酒巧妙融合了力量和优雅,气息清新,单宁丝滑,展现出罕见的优雅精致与陈年潜力,也成了贾爷当之无愧的代表作。

不只是克罗-帕宏图

在贾爷数十年的酿酒生涯中,他总待在沃恩·罗曼尼村和尼伊-圣乔治村,管理过近6.5公顷的葡萄园。其中包括特级园“依瑟索”(Echézeaux Grand Cru)和“里奇堡”(Richebourg Grand Cru);沃恩罗曼尼村的一级园“克罗-帕宏图”(Cros-Parantoux 1er Cru)、“焦炙”(Aux Brûlées 1er Cru)和“秀峰”(Beaumonts 1er Cru);尼伊-圣乔治的一级园“石墙”(Les Meurgers 1er Cru);以及沃恩罗曼尼和尼伊-圣乔治的村级酒。

酿酒理念

面说到,有关酿酒,贾爷有一套自己独特的体系。那么贾爷酿酒的理念究竟有何特别之处,他的酒到底神在哪?


贾爷对勃艮第种植酿酒贡献:


- 反对在葡萄园过分使用化学物质

- 鼓励耕作去除野草

- 坚持低产(提高品质)

- 反对过滤(保留风味)

- 完全去梗(去除青味)

- 发明冷浸渍技术Cold Soaking(增加香气和颜色)


在注重产量的年代,他的这些举措可是说是对整个产区的种植和酿造带来的巨大的变革,影响了以后好多酿酒师,他用事实证明了品质带来的利益是远大于产量的,他的功绩会在历史中被铭记。


要说贾爷的成功秘诀,恐怕就是他让葡萄酒做回最本真的自己,完完整整展现出风土的原本风貌。


1995年杰西斯·罗宾逊在为BBC拍摄的葡萄酒纪录片中采访了亨利·贾爷。杰西斯问当时已经73岁的贾爷,“你酿酒的秘诀是什么?”,贾爷回答:“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顺其自然罢了。自然已经能做得那么好,我没勇气去挑战它。”



的确,从贾爷对葡萄酒酿造的一些坚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自然的尊重。贾爷虽然早早就拿到葡萄酒酿造专业的学位,但并不完全依赖所学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利用这些知识辅助自己,避免最低级的错误。他坚持不用钾肥,尽量少施化肥和杀虫剂,用马耕地以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扰动,不使用工业酵母,装瓶前不过滤。


这些做法或多或少影响了其他酿酒师的酿酒理念。但贾爷并不只追求“无为而治”,他懂得如何借用“科学”。他是最早信奉“分选台”的酿酒师,每次会淘汰掉15%-20%的果实,以确保品质。与众多勃艮第酒农不同,贾爷坚持不带梗发酵,他认为只能用可以吃的原料酿酒,葡萄梗被贾爷嫌弃了。



▲这些绿色的就是葡萄的果梗了


贾爷还发明了冷浸渍,这是一种在发酵前进行的带皮浸渍,目的是提取更多的香气和颜色。还有木桶,他只要彤塞森林(Forêt de Tronçais)出产的中度烘烤的新橡木桶,即使有人认为这样会掩盖酒中的果香味。


贾爷的伟大或许不仅仅在于他酿出了伟大的黑比诺,更在于他的酿酒理念影响了他之后的酿酒师。

被美国人发现的“酒神”

就像很多勃艮第酒农一样,贾爷最初将自己酿的葡萄酒交给波勃艮第的大酒商装瓶销售(也因此,贾爷所酿葡萄酒的酒标十分混乱,难辨真假)。直到1976年,贾爷才开始独立灌装和贴标



▲1976年份的里奇堡


1978年,一位美国进口商将贾爷的葡萄酒引入美国市场,贾爷的葡萄酒在美国市场迅速走红,很多美国的酒商争相购买。但有趣的是,20世纪7、80年代,贾爷在法国并不算出名,有人说他已经老了,不可能火起来了。


但1978年份的葡萄酒证明,贾爷火得一塌糊涂。78年的克罗·帕宏图卖得甚至比同年份的特级园里奇堡还贵,贾爷自己也曾称1978年是他“带过的最好的一届葡萄酒”



法国收藏家Michel-Jack Chasseuil眼中,虽然贾叶的Cros Parantoux最有名气,也最少见,但贾爷的78年份里奇堡(Richebourg)对他而言是勃艮第有史以来最好的葡萄酒之一



▲1978年份的克罗-帕宏图和里奇堡

贾爷与罗曼尼康帝

贾爷的克罗-帕宏图紧邻罗曼尼康帝的里奇堡葡园,贾爷与康帝庄主也很熟识。两人都酿造着堪称伟大的葡萄酒,但有趣的是一个坚持除梗后发酵(贾爷),一个偏偏要带梗进罐(康帝)。


虽然理念不同,但两人依旧互相尊敬对方。贾爷曾表示“最后的愿望是酿一次罗曼尼康帝,只是酿酒,别无他求”。康帝庄主也承认,如果贾爷来酿会做得很出色。很遗憾,最终我们期待的“强强联合”并没有实现。


又爱又恨的“配额制”

按照勃艮第名庄的一贯脾气,他们的酒自然量不大,而且还是有钱也买不到的“配额制”,只有在顾客名单上的人才能买。不要因为年份不好而不买,在勃艮第除了“好年份”外,还有“酒农年份”,要相信有实力的酿酒师可以在不那么完美的年份酿出好酒


就因为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配额制度”,法国作家贝尔纳·皮沃还写过一篇短篇小说《候补名单》,里面描写了一个争夺配额引发的神秘杀人案,而故事里引人争抢的配额就是贾爷酒的配额。

天价拍卖

1995年,贾爷被法国政府强制退休,他将葡萄园传给了外甥 Emmanuel Rouget,但仍然负责部分葡萄酒的酿造,这部分葡萄酒量极少,被打上reserve的标记,表示留存自用



▲贾爷自己收藏的克罗·帕宏图一级田,酒庄从1996年开始标上"Reserve"字样放出贾爷的私人收藏


杰西斯·罗宾逊前往贾爷的酒窖参观的时候问,“你的酒价格已经如此高昂,是否有老客户为此而抱怨?” 贾爷淡然一笑:”不,不,我的客户从来不问价格,他们只关心买不买得到…”


2001年是贾爷参与酿酒的最后一个年份,5年后贾爷于第戎去世,享年84岁。在贾爷去世后,他所酿的葡萄酒愈加珍贵。


1、瑞士拍卖行Baghera与贾爷后人达成共识,于2018年6月17日拍卖了亨利·贾爷最后的“私人窖藏”。横跨31个年份(1970-2001)共1064瓶贾爷葡萄酒,其中包括855瓶750毫升装和209瓶1.5升装。最后的成交价为3450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2.26亿元),令人惊叹。


2、2019年在勃艮第拍卖会上,拍卖价最高者来自法国勃艮第Henri Jayer亨利贾伊酒庄,2001年的一箱“亨利贾伊巴郎图园” Vosne-Romanée Cros Parantoux 2001,价格达到了14.82万美元。


3、2022年,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在6月8日举行了一场名为“Generations of Jayer”的拍卖会。拍卖会在历史悠久的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举行。总共42组来自Henri Jayer 和Emmanuel Rouget的珍藏作品无一流拍,拍卖总值达到了1,365,125英镑。其中一箱,共计12瓶Grand Cru Henri Jayer for Georges Jayer,Echézeaux 1999 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万英镑。

重磅来袭,别问价格,自带光环才能买到


——魔镜,魔镜,我什么时候能喝到贾爷的里奇堡和克罗-帕宏图呀?


——酒蟲网葡萄酒1期就有,贾爷的神作1978年份里奇堡也在此!祝您好运!


评论 13
评论一下
cani
cani
2023-03-28 16:25
抢先沙发,必须支持贾爷
徐尽欢
徐尽欢
2023-03-28 16:49
支持支持!
燊森林
燊森林
2023-03-28 18:11
支持一下下
莱万多夫斯基酱
莱万多夫斯基酱
2023-03-28 18:14
路过支持一下
妖铃铃
妖铃铃
2023-03-28 20:56
路过围观一下
dungdung
dungdung
2023-03-28 20:59
路过支持一下
Jackie
Jackie
2023-03-29 00:57
91号驱风老技师
91号驱风老技师
2023-03-29 01:39
支持一下下
Pee
Pee
2023-03-29 06:34
有点意思。
步行虫
步行虫
2023-03-29 06:36
学习了。。。
徐尽欢
徐尽欢
2023-03-29 06:57
支持一下!
ide
ide
2023-03-29 07:21
支持一下。
渺、
渺、
2023-03-29 10:35
支持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