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了的南投威士忌!
若只知道Kavalan,而不知道南投酒厂的Omar,你未算真正认识台湾威士忌!
弱弱的说,在上月到台湾旅行并特地前往南投酒厂以前,小的其实也未试过……不过此行收获甚丰,不单试了最基本的Omar,连原酒,经荔枝酒等果酒桶陈过的风味威士忌,以至还未推出市面的泥煤味,通通都试过,当然要跟大家耀武扬威分享一下。
传奇开展
先说少许背景。南投酒厂本业是酿水果酒的,一进到厂房园区,草地上放着一个又一个水果雕塑,(有点荔园风……),由此就可窥知一二。不过据说酿水果酒其实是政策需要,只为出产过盛的水果找个去处,所以这个业务是亏损的。酒厂在八十年代起已开始卖威士忌,不过只是从外地买来原酒做调配威士忌、每瓶约港币125元的货色,当然不会引起饮家的兴趣。
转折点是2008年金融风暴前夕,暴发的发展中国家(哪些国家就无谓说了)把欧洲威士忌原酒一扫而空。为了继续有酒卖,只好自己蒸馏原酒。因为急就章要开始蒸馏活动,只能到处收集蒸馏器。目前厂里有四个壶式蒸馏器,长短肥瘦全不一样!因为全部来自不同酒厂。拉杂成军虽然不好看,但对成品的复杂度有意外的帮助。
特短陈酿
当然对威士忌风味最决定性的,并不是蒸馏部份,而是桶陈部份。用甚么桶,陈多久,大概会是怎样的味道,不少威迷也了如指掌。
但,慢着。大家熟悉的,都只是冷凉地区的陈酿效果,台湾位处热带,湿度又高。气候环境不一样令木桶释放味道的速度,每年蒸发的量和内容(水和酒精的比例),其他化学作用等都不一样。在台湾,陈酿时间基本三至五年已有不错的表现(大家有饮过Kavalan就会知道),而且味道风格也带点热烈的特质。
话说回来,怎么要试Omar这样难?
首先,之前说过,他们也是从2008年才开始自行蒸馏,即使在热带地区陈酿迅速,也要几年时间,事实上第一批以单一麦芽姿态上市的,要去到2013年。而且一开始蒸馏时只计划来做调配威士忌,那威士忌销路只一般,所以根据这个预期销量,造的威士忌也不多。
据副厂长说,现在他们已将年产量提升至60万升,而几年前产量才15-20万升。另外,由于原本产品是调配威士忌,所以一开始推出单一麦芽时只属试验性,国内也不够饮,何况出口至外地?难怪我们饮不到。
事实上要提升至年产60万升也不容易,当天到蒸馏房参观时,也看见工作人员在辛勤工作,据他们说现在是二十四小时无间断蒸馏中!相信过多几年要饮到Omar就比现在容易了。
威士忌系列
好了,是时候正式喝一下。对了,系列名Omar在原住民的语言里是琥珀的意思。基本酒款有「波本花香」和「雪莉果干」两款(图中左一及左二),非冷凝过滤,46%。简单来说,波本的一款香味丰富,橙、牛油、雪呢拿、花香,喝下去较轻盈,但味道仍丰富,余韵中等长。雪莉桶的一款更多一些干果,还有些香草味,层次多一点,本人来说更喜欢。总的来说以分别NTD1,100(波本,港币约275)和NTD1,200(雪莉,港币约300)的售价计,完全值回票价。
接下来就是波本和雪莉桶的原酒(图中右一及右二)。这两个要买就难了,在酒厂也随时没有货,在街买的话,某些台北酒行和机场免税店有礼盒装,一套两支分别只有200毫升,卖NT2,580(约港币645),有点小贵。若能买原装大小,才NT2,580/700ml。但原瓶不用想了,酒厂也买不到,所以找得到的话套装的话,要买!波本桶好喝,花香重,但我更爱雪莉桶的,闻下去是浓郁润泽的干果、巧克力、拖肥香,喝下去时甜品感更强,烈而丰厚,好好喝啊!
风味威士忌
不过最叫我期待的,是那些风味威士忌。酒厂原本专做水果酒,用水果桶来过桶,可说是供应源源不绝,而且天下间哪里能找荔枝味和梅子味威士忌?简直光听听已让亚洲舌头们感到无限亲切。首先来梅子味。一闻下去还是果仁和果干,在底下才闻到淡淡的梅子香,但那种香很轻灵甜美,像梅花多于梅子,喝下去时梅子味比较显现,同时果香、香草等香气被甜润的味道包裹,很不错。副厂长说这一批梅子风味威士忌只过梅酒桶一年,特地不造太强烈的梅子味,「否则干脆喝梅酒好了」。正解,梅子味的确就这样淡淡的最好。荔枝味威士忌先来就是优美的荔枝香和龙眼香,然后是果仁和拖肥、牛油香气,喝下去也很好,同样只过荔枝酒桶一年。
另外,今年将推出还有以红葡萄酒过桶的威士忌。果仁干果味较多,明显能喝到红酒单宁,原来这些威士忌是三年波本桶再三年红酒桶,怪不得。「其实所有水果风味酒都在实验阶段,今年这批过桶三年,明年的一批可能过桶一年,都仍在透过实验去找方向。」
很想买啊!副厂长却说很抱歉,去年第一批风味酒开售,只有每款600支,一天就卖光了。今年每款有三千支,他们预计推售时也将要一天卖完。我说很想买啊!他们说,请留意面书的公布出售日子,而且当日‧必‧须‧亲‧自‧到‧酒‧厂,才有交易。天啊,这里是南投市郊军功里的山头上啊!若我们香港人若很有诚意买,网上买可以吗?不能够,因为网上卖酒在台湾来说是犯法的。Well,大家准备1月左右来台湾旅行吧!
未推出的反正买不到,我就连未推出市场的隐藏版都写出来放毒了!首先是橙子桶。只能说天衣无缝!威士忌本身就很容易会有香橙味道,再以橙子酒桶来过桶,橙味变得更有层次,加上烘烤味和巧克力味,很让人联想到巧克力橙饼!这款酒未上市因为还未陈够时间,喝起来酒精味有点突了出来,因未能融和。当陈够日子以后,我觉得这款潜力无限!
还有两款是果味白兰地,都说台湾是烈酒之国,白兰地也很重要。一款是柑味白兰地,同样,白兰地本身已容易出现橙香,也很夹橙味,大家有喝过橙味白兰地柑曼怡Grand Marnier吗?不过这款加上柑味的台湾代表呢,柑橘类层次当然丰富,其中多了一点点亚洲味,不知怎的竟有点绿宝橙汁的感觉。若梅子味是属于亚洲的,那芭乐(番石榴)味就更能代表台湾!这芭乐味的是白兰地,味道融和得很好,不知怎的竟有种介乎台妹和台湾大叔的形象出现在脑海……一定是喝多了出现幻觉!
多一个去酒厂的理由
其实去南投酒厂一趟是否有价值呢?除了买威士忌,其实颇有趣。一开始时说过,酒厂外面的草地很有点荔园的况味,其实一进展销厅,那份古早味更浓得化不开!虽然怀的不是我们的旧,但其实也颇有趣。那些国货公司售货员打扮的阿姨们很热情招呼你试食,厅里的食物很多都跟酒有关,如酒香凤爪、红曲香肠、四种果味的酒味冰条、冧酒和红酒雪糕、酒曲腐乳,真是看完都醉了。
来到酒厂当然要参观酒窖。说实在目前的威士忌展览厅有点昏暗,但一个全新的展览用酒窖已建成,而其中的酒桶里真的正在陈酿威士忌,有部份更是作solera方式运作的木桶!当然大家未必有我般幸运,有美女从桶里盛出威士忌来品试,但到这展览正式开放时,也可以在这里品试一系列的威士忌。而我当天品试的,是正在陈酿的泥煤味威士忌。通常苏格兰泥煤味可以是消毒药水,否则就带点海水或海藻的咸味吧,但这里的泥煤有种温暖感,或者更像,秋天的BBQ?
为甚么只识kavalan?
说起来,为甚么很多人只认识Kavalan,却不识Omar呢?当然Kavalan赢了不少世界大奖,但其实Omar也得过不少奖项啊。忍不住将这个问题直接问副厂长。「因为我们打广告较少。」他率直地答到。我说不出在哪里看过,但的确有印象在台湾有看到过大幅的Kavalan户外广告(据说巨型户外广告甚至卖到纽约时代广场去!),还有就是免税店也有一整柜的酒在卖,反观Omar是甚么都没有的,副厂长说他们主要以搞品酒会的方式在本土做推广,去年就开了五十多场。
我想主因就是产量少,他们目前只有大陆地区和法国有代理,在香港连代理都没有。即使去到酒厂也不能买到全个系列,这是比较可惜的,希望他们的产量快点追得上吧。
文章源自:esquirehk.com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