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大盘点|谁是2016年威士忌界的大赢家 ​

2017-01-10 09:28
这一年,中国最大威士忌趴WhiskyL!点亮威士忌爱好者朝圣之路,各路品牌齐聚首届威士忌峰会,喊出:“水货必究”,Whisky Day把威士忌推向每一个酒吧!不得不说2016,是威士忌爆发元年 ,当然,还有威士忌国度,我的成立!带着大家,走向纷纷扰扰的大威士忌界!那究竟在过去的2016年,有哪些值得我们记住的威士忌明星呢?又有哪些是最有升值空间的威士忌?今天随我盘点2016威士忌,带你发现它的美!

我们在这里把一个威士忌品牌的成功分成了四个维度,分别是产品推出的频率,市场的接受度,稳定的价格架构及市场的管控。

每个维度具体的划分标准是:

1. 产品推广频率:品牌在2016年内对中国市场发布不同新品的数量

2. 市场的接受度:品牌在推广其产品后,市场给予的反馈,及是否会重复购买

3. 稳定的价格架构:品牌对于不同产品的定价逻辑,及在市场上价格稳定上升的幅度,没有价格崩塌的迹象

4. 市场的管控:定义为品牌的产品是否在中国市场上有大量水货或假货的冲击,以及品牌给予的管控

其中需注意的是:

1. 从入围名单开始(既格兰杰开始)排名不分先后,主要是各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中国市场的重视

2. 所有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均在2016年内发布

3. 列举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为中国市场主流推广的品牌,少数、及小众品牌未涵盖在其中

4. 所有产品均为原厂装瓶酒款(OB)

No.1  乐加维林(Lagavulin)

关键词:200周年

影响力:5星

上榜理由:2016年全球单一麦芽威士忌表现No.1的品牌。乐加维林借着今年200周年的东风,与全球的乐粉们一同普天同庆。年初的时候,本以为只有8年作为对外发行的唯一200周年纪念酒在国外刚刚公布消息后,国内各大酒类媒体,威士忌媒体就分别报道了。而漫长的2个后,中国的消费者才等到了它!没多久在5月艾雷岛节(Islay Festival)上,酒厂偷偷的在自己的商店里摆上了18年(小编当时就在酒厂里,却没有赶上他们的发行,真是太可惜了!),这也是目前乐加维林官方发行的唯一的18年。不久后,首个中国人挑选并参与整个流程环节的乐加维林23年单桶抵达中国,而这位“赵家人”选购的珍惜单桶在2-3个月的过程中让这桶酒的整体价格在二级市场增值了1倍。此后不久,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乐加维林25年200周年纪念版的发售信息,而全球仅限量8000瓶,中国也只争取到几百瓶。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乐加维林25年将是2016年收官之作时,乐加维林发布了1991年的单桶25年,并标识200周年纪念版字样,其仅能在TWE官网上登记购买,只有最幸运的人才能购置到这款酒。乐加维林一整年都有优越的表现,中国消费者看到了它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可最后的这一举动着实有些煞风景。但无论如何,乐加维林的整体表现都是最棒的。


No.2 欧摩 (Aultmore)

关键词:登陆中国市场

影响力:4.5星

上榜理由:欧摩在苏格兰120多家单一麦芽酒厂中属于比较新兴的品牌,可是其酒液却被用在非常多,知名的调和性威士忌中,如尊尼获加、帝王等品牌。欧摩在2016年WhiskyL!上带着它的三款产品登陆中国市场,分别是12年、18年和25年。不论是威士忌小白,还是资深老饕都对它赞赏有加。欧摩是重视中国市场的。为了保护中国行货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它将其亚洲份额的70%供应给中国市场,同时为中国市场带来了1983年的单桶(之前的文章中小编有介绍)。其有亲和力的口感,几乎不受低价干扰的市场环境,以及高端产品在二级市场的热度,使得渠道和消费者都非常热衷这个品牌。欧摩在2016给中国消费者展示了实力和雄心,我相信2017年会给到中国的消费者更多更好的产品。


No.3  泰斯卡(Talisker)

关键词:18年重出江湖

影响力:4星

上榜理由:泰斯卡可以说是个分水岭,一边是优雅花果香的风格,另一边是强劲消毒药水的泥煤。没错,泰斯卡是一个喝单一麦芽威士忌从清淡转到泥煤风格的过度。可以负责任的说,很多人不喜欢泥煤但是不会不喜欢喝泰斯卡,它是许多威士忌鉴赏家、酒评家等最爱的威士忌品牌。在过去的一年中,它如期而至的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它丰富的产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泰斯卡18年,中国消费者可能已经有段时间没接触到这款酒了,那是因为这款酒每年酒厂发行量非常有限,而分到中国的量更是少得可怜。去年在CWS中国威士忌协会的努力下,为中国市场争取到了亚洲70%的份额。从去年泰斯卡发行的酒款中,我明显的感受到泰斯卡在平衡度、复杂度上做到一种极致。这样的表现让市场接受更高,消费者对这样的改变给予了很高的平价。泰斯卡的改变,足以显示诚意,以及对于市场为主导性的尊重。


No.4 麦卡伦(Macallan)

关键词:莱利璀璨水晶65年

影响力:3.5星

上榜理由:麦卡伦六大支柱莱利璀璨系列最后一版,同时也是最高年份65年发行,这也使得历经12年,共6瓶的全系列全部发行。而有意思的是,在第三版前都没有任何人透露将是一个系列,或者这个系列红6瓶。当这个消息公布后,不少人都花重金去购置第一版和第二版,就是为了凑齐整个一套。据估算,该系列全套6瓶价值约合人民币300万。高端产品的优质表现,不能掩盖其基础款产品的不足,其今年新推出的麦卡伦12年双桶在口味上并没有让消费者接受,与其经典的12年雪莉桶品质上还是有差距。但是麦卡伦12年双桶销量依旧不错的原因是麦卡伦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中国消费者对于年份标识的强烈认知度。麦卡伦在二级市场依然高居榜首,但是在消费者中,特别是近年喝到的一些新酒,都颇为让人失望。其中间的断层,产品质量的延续性问题是麦卡伦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No.5 波摩(Bowmore)

关键词:黑波摩50年

影响力:3星

上榜理由:本年度发行的黑波摩50年,为黑波摩系列的最终版本。至此,黑波摩5个版本全部发行完毕。据估算,黑波摩系列一套价值约合50万人民币。其高端产品的发行及二级市场的优秀表现并不能掩盖其常规款产品风格的改变。尽管波摩在2016继续发行了非常多的限量版产品,但是多数为无年份或是年份较低的产品,老酒库存不足的问题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高端产品诚意外,年份标识的产品同样重要。此外,波摩应该进一步在常规款的产品风格延续性和水货的问题上做出一些改变。

入围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格兰杰(Glenmorangie)

关键词:匍匐前进

格兰杰继续在品牌重塑的过程中艰难的前行,酒厂方和中国经营方达成的共识将决定这个品牌未来是否能在有所突破的关键。此外,近年来格兰杰在高端市场的乏力也阻碍了其品牌重塑的进程。

雅柏(Ardbeg)

关键词:无可奈何

与格兰杰隶属于同一个公司的雅柏同样面临着与酒厂方达成共识的问题,以及是否对于中国市场足够重视。近年来,雅柏的高年份产品很少出现,而年份产品更是稀缺,它们忽略了高端产品是提升品牌形象,带动品牌热度,提升其基础款销量的途径。老酒的消耗使雅柏显得无可奈何,但是市场需要看到他们的诚意。进退两难之际,未来的情况变得十分微妙。

(这款新版的Ardbeg 21年会员版并有给予中国市场支持)

拉佛格(Laphroaig)

关键词:腹背受敌

国内市场中,拉佛格属于比较知名的酒款,是爱好者和老饕们喜爱的泥煤风格威士忌。2016年发行的高年份如25年,30年依旧受到很高的关注。老酒库存不足的困扰,似乎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市场重视。但是由于被动的销售方式,水货市场的冲击,及过多定位不明确的无年份产品,使得拉佛格一直未能跻身国内前沿品牌。

高原骑士(Highland Park)

关键词:深度反思

高原骑士与麦卡伦同属一个集团,但高骑在中国市场的名气远远低于麦卡伦。过去一年中国市场上没有太多高骑的讯息,但是在全球其它市场高骑确实非常的火爆,冰与火的限量版,奥肯尼人系列等,成了消费者追逐的产品。其品牌在国内与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差异化在进一步拉大,中国市场如何来做是他们需要想清楚的问题。

本罗曼克(Benromach)

关键词:闪亮新星

本罗曼克酒厂非常小,自带稀缺属性。每一款酒都有非常深刻的印记,延续性非常强,产品个性化明显。在2016年,他们发行了两瓶非常珍惜的收藏级酒款,非常值得期待。相信届时这些高端产品必能带动其品牌热度。

(本罗曼克35年)

(本罗曼克1974年雪莉单桶,限量452瓶)

格兰菲迪(Glenfiddich)

关键词:创意革新

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为以身试险的人点赞,因为他们的勇气和创意让消费者可以尝试更多更有趣的事物。格兰菲迪在2016年中所尝试的IPA桶陈年和XX项目中让消费者进一步的认识了单一麦芽威士忌口感的丰富性。

百富(Balvenie)

关键词:大师传承

百富1509是该品牌的一个高端无年份系列,2016年发行了第三个版本。这个版本中拥有31个桶,其中12个雪莉桶来自1989-1992年之间,11个美国猪头桶来自1989年份,8个美国橡木雪莉大桶来自年份1992和1993。这些桶都是经由总酿酒师大卫斯图精心挑选并调配而成。

本利亚克(Benriach)

关键词:矢志不渝

本利亚克集团被美国百富门集团收购后依旧在2016年发行了他们的单桶系列,该系列是到目前为止的第13版。该版本中单桶的年份含有16-40年的酒液,其最高年份为1974年版的泥煤雪莉单桶。每一个单桶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产物,每一款都独一无二。

格兰多纳(Glendronach)

关键词:一路凯歌

格兰多纳隶属于本利亚克集团,与本利亚克还有格兰格拉索一同被美国百富门收购。格兰多纳凭借着单桶系列为格兰多纳赢得了非常丰厚的收益。

帝亚吉欧SR16系列

关键词:用心专注

帝亚吉欧发行的SR16版本可谓非常用心,其中有些品牌极少出现在SR系列中如奥克卢斯克和曼诺克姆;还有一些品牌最高年份的产品如波特艾伦和布朗拉。最重要的是中国市场有非常多的份额,这点足以给予鼓励和支持。据说有些酒厂面临着高年份不足的难题,未来是否还会有这么高年份的产品是很难说的。


2016年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精尖行货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通,洋酒大佬们正在做出改变,中国消费者对威士忌的理解和购买力让他们对这个市场有了重新的认知,我相信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高精尖行货会在中国市场上出现,中国高端消费人群购买水货的情况将会进一步的减少。 

威士忌宇宙大盘点就到这里,感谢2016,期待 2017我 大威士忌 界,在发光发热,我们口号是,不要水货,只要品味。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威士忌国度
作者:DEREK ZHANG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4
评论一下
葵心伍
葵心伍
2017-01-12 17:51
abcgo
abcgo
2017-01-13 16:09
好吧!
abcgo
abcgo
2017-01-17 12:03
無酒不HIGH
無酒不HIGH
2017-01-27 00:04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