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滤桶式糖化缸是什么东东?
2016-12-21 16:02

不知你有没有像威士忌传教士的相同经历?
在知道现在苏格兰纯麦威士忌酒厂的糖化缸,大部分是 “半滤桶式糖化缸” (semi-lauter tun) 之后,搜遍网上资料,参考大量书籍,问了不少行内酿酒专家,竟然没有弄明白这究竟是什么东东?幸运地,最终联系上苏格兰威士忌行业最权威的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解开了这个谜。
在一部分大型的啤酒厂,糖化 (mashing) 之后,把原酒 (wash) 与固体的糟粕分离,不会在同一个糖化缸里进行,而是把麦汁混合糟粕一起移到另外一个带着网状假底的大容器里,利用糟粕本身形成厚厚的过滤层,让清澈的麦汁流出。这个容器,就叫做滤桶 (lauter tun),这个名称,在啤酒酿造行业广为人知。但是,为什么酿造威士忌要用 “半滤桶”?怎么个 “半” 法?

原来,半滤桶式糖化缸只是一个叫法,实际上所用的设备,与酿造啤酒的滤桶大同小异。几乎所有的纯麦威士忌酒厂都把糖化和分离两个工序合二为一,都在一个滤桶里进行。而且糖化是分段进行,加进三道或者四道温度渐次提高的水,每道水休停足够时间后,以糟粕作为过滤层,把麦汁排至全干。由于在一个滤桶内同时采用批量浸泡糖化方法和过滤分离方法,因此把滤桶称为 “半滤桶式糖化缸”,以示区分。
不是所有纯麦酒厂都采用这种糖化缸,有一部分更传统的,如云顶酒厂,仍然在采用传统的旋转耙集式糖化缸 (rotating rake mash tun)。但是,过去几十年累积的经验和数据,使用半滤桶式糖化缸,出酒率平均能比传统缸提高 1%。别少看这 1%,经年累月,这 1% 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加上滤桶的排水时间远远短于传统缸,排清第一道水,滤桶大概需要 2 - 3½ 个小时,传统缸往往需要 6 个小时。因此,可以预料,当需要更换糖化缸时,都会换上滤桶了。下次参观云顶酒厂时,记得多拍一些他们的糖化缸的照片吧,这种传统糖化缸以后会越来越少见了。


还有一个参观完酒厂后朋友们经常会问的问题:为什么一些糖化缸有盖,一些没有?
有盖,是为了保持热能。别看酒厂处理糖化工序时轻描淡写,实际上他们很小心地控制温度。有盖有利于温度控制,同时也能节省能源。大部分的传统缸要靠人工把糟粕铲出来,不可能加盖。只有滤桶能加盖。现在已经鲜有不加盖的半滤桶式糖化缸了。
文章来源:单一麦芽纯麦威士忌俱乐部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