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课堂:怎样更好地收藏威士忌?
2016-12-14 09:33
说到威士忌,价格从来都不是质量的绝对保障,它仅仅反映了桶陈的时间又或者该酒款的某些独特性。经济学上有一个基础概念:在完全开放的市场之中,一款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渴望程度。
威士忌收藏市场也同样如此——稀缺、罕见的酒款几乎保证了其价格的居高不下,人们很愿意为酒款的某些亮点、特质砸上更多的钱。
江湖上有这么一款高大上的爱尔兰威士忌,名为“迈多顿非常珍稀版”(Midleton Very Rare) 。从1984年开始,每年Midleton的蒸馏大师都会选择50桶品质最好的酒,调和出一批特殊神酒发售——这就是Midleton Very Rare。
酒如其名,它的发行量相当少,而且精挑细选到了一定程度:Midleton厂每年大概产能是20到25万桶酒,酿酒师从每5000桶酒里面挑1桶,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这50桶酒不追求年份,只看口感,作为无年份发售,给蒸馏大师最大的选酒自由。
这款非常珍稀的神酒到了市场上,价格会怎么样?不瞒你说,就算是小小地尝它一杯,也至少要花费20欧元,简直可称是“酒白金”!

总体而言,我不大喜欢仅仅以名称作为噱头来标榜自身稀缺性的酒款,例如Founder’s Reserve(创始人珍藏版)、Distiller’s Reserve (蒸馏者珍藏版)等等字眼。但“Midleton Very Rare”还算是良心酒款,因为它真正做到了优质、稀缺发行,成为爱尔兰威士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威士忌的美妙之处在于,一旦入桶陈酿,它便获得了无限期的生命力。威士忌不像红酒那样对环境的变化过于敏感——这得益于它在桶内极高浓度的酒精含量(可达60度以上)。也因为这样的稳定性,威士忌具备了绝佳的投资潜力。
威士忌出桶装瓶后,计算陈酿年份的过程即告终止。但它并不畏惧时间,理论上而言,瓶内的酒体即使放置20年,仍旧会和装瓶出厂那天的口感相一致。
有些年轻的威士忌新厂甚至发明了这样的玩法:酿酒厂跟顾客签订协议,把一整桶的新酒全部卖给顾客,但又让这桶酒仍旧在酒厂酒库内原地陈酿。到了一定年份时,酒厂会从顾客手中回购这桶酒,并赠送若干瓶威士忌作为对顾客的报酬(小编表示不懂这玩法)。
高年份的威士忌之所以珍稀,不仅是因为陈酿年份高、占据了酒库的宝贵空间长达30年, 还因为“天使的分享”——在桶陈过程中从橡木微小缝隙之间蒸发掉的酒液。
酒精在桶内每年的自然挥发量大概是2%左右,陈酿时间越长,则酒体越稀薄、越温顺。这意味着,桶陈30年后,桶内原酒的酒精度只剩下了40%左右。而在新兴热带酒厂,这个挥发过程更加剧烈,比如台湾和印度威士忌,达到了每年15%的散失量。

那么,投资威士忌应该遵循怎么样的法则才好呢?
答案是:收购稀缺酒款、限量发行版、已关停酒厂的酒款,以及即将撤出市场的品种。比如,爱尔兰的某某美醇正计划将它的12年酒款和黄金珍藏版(Gold Reserve )撤出市场停止销售,这样的酒款就很值得考虑入手一些。
一些简单的因素也会导致酒款价格突然上涨,例如酒厂喜欢改换一下酒瓶包装设计,顺便造造势拉高价位。单桶威士忌、单发版威士忌(只发售一次)也是宝物,很值得关注,尽管它们的入手价就已非常之高。
据说,酒店老板很善于区分收藏家和饮酒客。收藏家喜欢买一瓶威士忌并将它珍藏起来,坐等升值。饮酒客则会一次买入两瓶酒,喝掉一瓶,留下一瓶坐等升值,从而填平第一瓶酒的坑。
鉴赏家Or豪饮牛仔——你更喜欢当哪种角色呢?

作者:kalakaka
本文为酒蟲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威士忌收藏市场也同样如此——稀缺、罕见的酒款几乎保证了其价格的居高不下,人们很愿意为酒款的某些亮点、特质砸上更多的钱。
江湖上有这么一款高大上的爱尔兰威士忌,名为“迈多顿非常珍稀版”(Midleton Very Rare) 。从1984年开始,每年Midleton的蒸馏大师都会选择50桶品质最好的酒,调和出一批特殊神酒发售——这就是Midleton Very Rare。
酒如其名,它的发行量相当少,而且精挑细选到了一定程度:Midleton厂每年大概产能是20到25万桶酒,酿酒师从每5000桶酒里面挑1桶,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这50桶酒不追求年份,只看口感,作为无年份发售,给蒸馏大师最大的选酒自由。
这款非常珍稀的神酒到了市场上,价格会怎么样?不瞒你说,就算是小小地尝它一杯,也至少要花费20欧元,简直可称是“酒白金”!

总体而言,我不大喜欢仅仅以名称作为噱头来标榜自身稀缺性的酒款,例如Founder’s Reserve(创始人珍藏版)、Distiller’s Reserve (蒸馏者珍藏版)等等字眼。但“Midleton Very Rare”还算是良心酒款,因为它真正做到了优质、稀缺发行,成为爱尔兰威士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威士忌的美妙之处在于,一旦入桶陈酿,它便获得了无限期的生命力。威士忌不像红酒那样对环境的变化过于敏感——这得益于它在桶内极高浓度的酒精含量(可达60度以上)。也因为这样的稳定性,威士忌具备了绝佳的投资潜力。
威士忌出桶装瓶后,计算陈酿年份的过程即告终止。但它并不畏惧时间,理论上而言,瓶内的酒体即使放置20年,仍旧会和装瓶出厂那天的口感相一致。
有些年轻的威士忌新厂甚至发明了这样的玩法:酿酒厂跟顾客签订协议,把一整桶的新酒全部卖给顾客,但又让这桶酒仍旧在酒厂酒库内原地陈酿。到了一定年份时,酒厂会从顾客手中回购这桶酒,并赠送若干瓶威士忌作为对顾客的报酬(小编表示不懂这玩法)。
高年份的威士忌之所以珍稀,不仅是因为陈酿年份高、占据了酒库的宝贵空间长达30年, 还因为“天使的分享”——在桶陈过程中从橡木微小缝隙之间蒸发掉的酒液。
酒精在桶内每年的自然挥发量大概是2%左右,陈酿时间越长,则酒体越稀薄、越温顺。这意味着,桶陈30年后,桶内原酒的酒精度只剩下了40%左右。而在新兴热带酒厂,这个挥发过程更加剧烈,比如台湾和印度威士忌,达到了每年15%的散失量。

那么,投资威士忌应该遵循怎么样的法则才好呢?
答案是:收购稀缺酒款、限量发行版、已关停酒厂的酒款,以及即将撤出市场的品种。比如,爱尔兰的某某美醇正计划将它的12年酒款和黄金珍藏版(Gold Reserve )撤出市场停止销售,这样的酒款就很值得考虑入手一些。
一些简单的因素也会导致酒款价格突然上涨,例如酒厂喜欢改换一下酒瓶包装设计,顺便造造势拉高价位。单桶威士忌、单发版威士忌(只发售一次)也是宝物,很值得关注,尽管它们的入手价就已非常之高。
据说,酒店老板很善于区分收藏家和饮酒客。收藏家喜欢买一瓶威士忌并将它珍藏起来,坐等升值。饮酒客则会一次买入两瓶酒,喝掉一瓶,留下一瓶坐等升值,从而填平第一瓶酒的坑。
鉴赏家Or豪饮牛仔——你更喜欢当哪种角色呢?

作者:kalakaka
本文为酒蟲网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