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百年前的威士忌重见天日!
2016-12-07 15:45
一名优秀的调酒师(Master Distiller)可分辨上万种威士忌的味道。他如同交响乐团的指挥,凭借天赋异禀的嗅觉辨识不同产区、风味与年龄的威士忌原酒风味,再加以结合演奏成一曲和谐的乐章;更像一名大厨,要把从各地搜罗的上等食材运用巧思创作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理查德·帕特森(Richard Paterson),就是这门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之一。
理查德在国际间素有天才调酒师盛名,被苏格兰威士忌业界誉为传奇性的人物。2013年,他被《威士忌杂志》票选为30位全球”威士忌名人堂”中的第15名 , 足以代表他对全球威士忌行业的贡献备受肯定并且名留青史。
理查德最脍炙人口的事迹,当属成功复刻了100多年前的威士忌,让失传的琼浆重现人间。

让我们跟随时空,回到那个热衷于探索南极的年代,我们的故事就从1907年,欧内斯特·夏克顿爵士的南极探险开始讲起。
讲到南极探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罗伯特·斯科特这个名字,但是相比这位被称为最悲情的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夏克顿则有着最会鼓舞人心的探险家之称。早在1902年,夏克顿就作为罗伯特·斯科特的队员前往南极,虽然他们失败而归,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到夏克顿的探险热情。相反,不甘失败的夏克顿爵士自己组织起了一支队伍,于1907年再次出发。

欧内斯特·夏克顿爵士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他们乘坐的“猎人号”到达了南极海岸,并在此建立起了营地。在组建探险队的时候,夏克顿选择了那些有着极强个性的人作为队员,并且以身先士卒的表率行为赢得了所有队员的尊敬。

南极之行是枯燥的,在半个网球场大小的营房里,矛盾不时发生。为了安抚并鼓舞探险队的成员,夏克顿想尽一切理由举办聚会,成员的生日、各种纪念日、甚至任何值得庆祝的事情都成为了聚会的理由。由苏格兰人举办的聚会,必然少不了威士忌。在这次征程出发之前,夏克顿订购了整整25箱威士忌,这这些威士忌由位于苏格兰Inverness市、现已关闭的Glen Mhor酒厂所生产,在当时被视为是最经典的高地区威士忌之一。夏克顿特意在每一瓶威士忌的标签上都打上“Endurance Expedition”字样,意为坚韧不屈的探险。

探险队携带了狗和小马,试图让它们来完成运输物资的工作,然而无奈的是,在数次失败的尝试之后,这些可怜的狗,被任命为“官方指定营地宠物”,留守大本营。而马匹因为不适应雪地行走,相继倒在了前往南极的途中,探险队的前进速度急剧下降,即便实行食物配给,他们携带的口粮也已经不够支撑他们抵达南极极点再返回。夏克顿爵士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带着忠于他的成员继续前行,成为史上第一个到达极点的人然后死在那里;要么放弃此次探险,就此返程。

在这进退维谷的困境面前,夏克顿并没有一意孤行,探险队最终止步于南纬88度23分,距离极点不到180公里,他们在那里插下了英国皇室赠予的英国国旗,开始了更加艰难的返程之行。在归途中,饥饿与寒冷并非他们唯一的敌人,为了活命他们甚至挖出小马的尸体作为食物,然而腐肉带来的痢疾持续消磨着他们的意志。
事实上,早在探险队从营地出发之前,留守的队员就接到夏克顿破釜沉舟的命令——猎人号将在3月1日之前扬帆起航,无论探险队是否回归。直到2月27日,缺少食物又饱受伤病的困扰,夏克顿决定让队员在物资丰富的补给站休整,自己则带上另一位身体强壮的队员先行出发,以求赶在3月1日之前到达营地。一天之后,也就是2月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夏克顿终于到达营地,然而放眼望去,没有留守的队友,海面上也没有猎人号的踪影。

经过一夜漫长的等待,猎人号终于在3月1日早上出现在海平线上,趁着浮冰没有封锁航路,猎人号做了最后一次靠岸的尝试,拖后了一整天的探险队也刚好到达营地,夏克顿和他的队员最终登上了返航的旅途。正是船员们对夏克顿的忠诚,让整个探险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或许是因为时间匆忙,有三箱威士忌被留在了营地下方的冰层中,当时是1903年。

时光如梭,直到2006年为止的这100年,这三箱威士忌就这样被遗忘在冰层下,用零下30度的低温保存着,令人惊奇的是,这批酒并没有结冰,一直保持着液体的状态。新西兰南极环境保护基金会意外发掘到这批威士忌,于是他们决定取出一部分,并邀请有着“神鼻”之称的理查德·帕特森来鉴定这批威士忌。

在新西兰南岛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博物馆内,科学家花了2个星期,把酒瓶的温度逐渐讲到常温,其中三瓶由理查德乘坐怀特马凯董事长的私人飞机,运到苏格兰进行分析。

在苏格兰,理查德以及科学家们用特别的手法抽取酒瓶中的威士忌作为样本,通过“神鼻”的嗅觉、味觉感官,辅助精密的仪器对酒的成分进行判别。发现这些威士忌是在美国白橡木雪莉桶熟成,发麦过程使用的是以苏格兰最北端奥克尼岛泥煤烟熏的麦芽;调和所使用的原酒精心挑选来自Dalmore大摩、Speyside斯佩塞地区等十家酒厂8-30年的麦芽威士忌,另外加上Jura吉拉重泥煤威士忌。

(三款威士忌从左至右分别为:吉拉、麦肯雷夏克顿、大摩)
分辨的工作对于理查德来说不算困难,然而如何用现有的威士忌将100年前的威士忌重现,这个前无古人的挑战激发了理查德的好胜心。他开始挨个走访威士忌酿酒厂,寻求能够满足他需要的威士忌原酒。

理查德告诉酿酒厂的经理人:“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要调制的威士忌有着非常复杂的风味,既要有高地的风格,又有斯宾塞威士忌的感觉,然后还要一些泥煤味但不能太浓郁。”他要通过木桶的木质来判断酒液的来源,以及酒桶内酒的口感。不同酒桶内的原酒能够形成多种组合,但只有一种,能完美还原出夏克顿威士忌的风味。理查德不得不承认,“我看了越来越多的酒,选择也就越来越复杂,我已经走访了很多酒厂,但依旧在寻找最适用的那些威士忌。”

从酒桶中抽出些许酒液,加一点点水唤醒它,闻一闻,如果熟成的程度合适,理查德就会尝上一口。一旦他选中某一桶酒,酒桶上就会被画上三个白色的X作为标记。这个寻找和收集以及调配的过程,整整花费了4年之久,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理查德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配比,用包含大摩、吉拉等25种不同的威士忌混合调配,成功还原夏克顿威士忌的原始风味。

成功让夏克顿威士忌“复活”之后,第一位受邀品尝新版夏克顿威士忌的,正是夏克顿爵士的孙女,亚力桑德拉。她说:“这款威士忌塑在我们和夏克顿爵士之间塑造出一种独特的联结,因为你喝到的酒和他当时喝的一模一样。”
时隔100余年,曾经尘封于南极冰层的威士忌如今再次问世,它被誉为“来自天堂送给威士忌爱好者的礼物”。

它的名字,叫做麦肯雷夏克顿苏格兰麦芽威士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摩单一麦芽威士忌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理查德在国际间素有天才调酒师盛名,被苏格兰威士忌业界誉为传奇性的人物。2013年,他被《威士忌杂志》票选为30位全球”威士忌名人堂”中的第15名 , 足以代表他对全球威士忌行业的贡献备受肯定并且名留青史。
理查德最脍炙人口的事迹,当属成功复刻了100多年前的威士忌,让失传的琼浆重现人间。

让我们跟随时空,回到那个热衷于探索南极的年代,我们的故事就从1907年,欧内斯特·夏克顿爵士的南极探险开始讲起。
讲到南极探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罗伯特·斯科特这个名字,但是相比这位被称为最悲情的南极探险家,欧内斯特·夏克顿则有着最会鼓舞人心的探险家之称。早在1902年,夏克顿就作为罗伯特·斯科特的队员前往南极,虽然他们失败而归,但这丝毫没有打击到夏克顿的探险热情。相反,不甘失败的夏克顿爵士自己组织起了一支队伍,于1907年再次出发。

欧内斯特·夏克顿爵士
经过一段时间的航行,他们乘坐的“猎人号”到达了南极海岸,并在此建立起了营地。在组建探险队的时候,夏克顿选择了那些有着极强个性的人作为队员,并且以身先士卒的表率行为赢得了所有队员的尊敬。

南极之行是枯燥的,在半个网球场大小的营房里,矛盾不时发生。为了安抚并鼓舞探险队的成员,夏克顿想尽一切理由举办聚会,成员的生日、各种纪念日、甚至任何值得庆祝的事情都成为了聚会的理由。由苏格兰人举办的聚会,必然少不了威士忌。在这次征程出发之前,夏克顿订购了整整25箱威士忌,这这些威士忌由位于苏格兰Inverness市、现已关闭的Glen Mhor酒厂所生产,在当时被视为是最经典的高地区威士忌之一。夏克顿特意在每一瓶威士忌的标签上都打上“Endurance Expedition”字样,意为坚韧不屈的探险。

探险队携带了狗和小马,试图让它们来完成运输物资的工作,然而无奈的是,在数次失败的尝试之后,这些可怜的狗,被任命为“官方指定营地宠物”,留守大本营。而马匹因为不适应雪地行走,相继倒在了前往南极的途中,探险队的前进速度急剧下降,即便实行食物配给,他们携带的口粮也已经不够支撑他们抵达南极极点再返回。夏克顿爵士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带着忠于他的成员继续前行,成为史上第一个到达极点的人然后死在那里;要么放弃此次探险,就此返程。

在这进退维谷的困境面前,夏克顿并没有一意孤行,探险队最终止步于南纬88度23分,距离极点不到180公里,他们在那里插下了英国皇室赠予的英国国旗,开始了更加艰难的返程之行。在归途中,饥饿与寒冷并非他们唯一的敌人,为了活命他们甚至挖出小马的尸体作为食物,然而腐肉带来的痢疾持续消磨着他们的意志。
事实上,早在探险队从营地出发之前,留守的队员就接到夏克顿破釜沉舟的命令——猎人号将在3月1日之前扬帆起航,无论探险队是否回归。直到2月27日,缺少食物又饱受伤病的困扰,夏克顿决定让队员在物资丰富的补给站休整,自己则带上另一位身体强壮的队员先行出发,以求赶在3月1日之前到达营地。一天之后,也就是2月的最后一天,下午6点,夏克顿终于到达营地,然而放眼望去,没有留守的队友,海面上也没有猎人号的踪影。

经过一夜漫长的等待,猎人号终于在3月1日早上出现在海平线上,趁着浮冰没有封锁航路,猎人号做了最后一次靠岸的尝试,拖后了一整天的探险队也刚好到达营地,夏克顿和他的队员最终登上了返航的旅途。正是船员们对夏克顿的忠诚,让整个探险得到了圆满的结局。或许是因为时间匆忙,有三箱威士忌被留在了营地下方的冰层中,当时是1903年。

时光如梭,直到2006年为止的这100年,这三箱威士忌就这样被遗忘在冰层下,用零下30度的低温保存着,令人惊奇的是,这批酒并没有结冰,一直保持着液体的状态。新西兰南极环境保护基金会意外发掘到这批威士忌,于是他们决定取出一部分,并邀请有着“神鼻”之称的理查德·帕特森来鉴定这批威士忌。

在新西兰南岛基督城的坎特伯雷博物馆内,科学家花了2个星期,把酒瓶的温度逐渐讲到常温,其中三瓶由理查德乘坐怀特马凯董事长的私人飞机,运到苏格兰进行分析。

在苏格兰,理查德以及科学家们用特别的手法抽取酒瓶中的威士忌作为样本,通过“神鼻”的嗅觉、味觉感官,辅助精密的仪器对酒的成分进行判别。发现这些威士忌是在美国白橡木雪莉桶熟成,发麦过程使用的是以苏格兰最北端奥克尼岛泥煤烟熏的麦芽;调和所使用的原酒精心挑选来自Dalmore大摩、Speyside斯佩塞地区等十家酒厂8-30年的麦芽威士忌,另外加上Jura吉拉重泥煤威士忌。

(三款威士忌从左至右分别为:吉拉、麦肯雷夏克顿、大摩)
分辨的工作对于理查德来说不算困难,然而如何用现有的威士忌将100年前的威士忌重现,这个前无古人的挑战激发了理查德的好胜心。他开始挨个走访威士忌酿酒厂,寻求能够满足他需要的威士忌原酒。

理查德告诉酿酒厂的经理人:“我遇到了很多问题,要调制的威士忌有着非常复杂的风味,既要有高地的风格,又有斯宾塞威士忌的感觉,然后还要一些泥煤味但不能太浓郁。”他要通过木桶的木质来判断酒液的来源,以及酒桶内酒的口感。不同酒桶内的原酒能够形成多种组合,但只有一种,能完美还原出夏克顿威士忌的风味。理查德不得不承认,“我看了越来越多的酒,选择也就越来越复杂,我已经走访了很多酒厂,但依旧在寻找最适用的那些威士忌。”

从酒桶中抽出些许酒液,加一点点水唤醒它,闻一闻,如果熟成的程度合适,理查德就会尝上一口。一旦他选中某一桶酒,酒桶上就会被画上三个白色的X作为标记。这个寻找和收集以及调配的过程,整整花费了4年之久,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理查德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配比,用包含大摩、吉拉等25种不同的威士忌混合调配,成功还原夏克顿威士忌的原始风味。

成功让夏克顿威士忌“复活”之后,第一位受邀品尝新版夏克顿威士忌的,正是夏克顿爵士的孙女,亚力桑德拉。她说:“这款威士忌塑在我们和夏克顿爵士之间塑造出一种独特的联结,因为你喝到的酒和他当时喝的一模一样。”
时隔100余年,曾经尘封于南极冰层的威士忌如今再次问世,它被誉为“来自天堂送给威士忌爱好者的礼物”。

它的名字,叫做麦肯雷夏克顿苏格兰麦芽威士忌。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摩单一麦芽威士忌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