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界里最会闷声发大财的,没想到是他们……
2016-11-15 16:45
是的你没看错
今天我们来聊聊
印度的威士忌
印度不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恒河水,更有全球最大的威士忌市场和无懈可击的本土品牌。
中印这两个毗邻的人口大国,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威士忌消费观念。
下面,就带各位认识一下闷声发大财的印度威士忌。

别怕,不是恒河水酿的(笑)
印度与这一苏格兰烈酒的渊源在19世纪时已经开始。
1820年,英国官员Edward Dyer在印度Kasauli设立了其第一家啤酒厂,这家酒厂的厂址后来就成了印度第一家蒸馏酒厂,至今仍被Mohan Meakin公司运营。
两百年的历史也养成了国民对威士忌的喜好,这是印度威士忌能够崛起的重要原因。

Kasauli酒厂
那么印度威士忌是如何制作的?
印度的威士忌的原材料既不像波本那样由玉米、小麦、黑麦构成,也非“正统”的大麦,而是用发酵后的糖蜜蒸馏所得的烈性酒。

提起糖蜜,一开始只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廉,成分中含有大量蔗糖,于是被酒厂盯上,拿来做酿酒的原料。
既然是蔗糖,自不必说朗姆酒使用糖蜜酿造最为普遍,以至于使用天然甘蔗酿造的朗姆酒都标榜“绿色高端”。
由于印度威士忌在原料上不符合欧盟法律对威士忌酒的定义,所以在欧洲市场不能以“威士忌”的名号销售,而是“烈酒”。

8PM“烈酒”来自印度,销量在2015年排名全球18位
在2015年的全球威士忌市场中,销量排名前十里有八个品牌都来自印度,而西方品牌中只有Johnnie Walker和Jack Daniel’s上榜。

印度威士忌五大巨头
相比海外市场,它们大部分自产自销,而Officer’s Choice这一印度威士忌领军品牌,在2015年竟然卖出了4亿瓶!

如其名称,Officer’s Choice确实是印度士兵们的最爱
在垄断了国内入门市场后,一些印度商人也打起了中高端的主意:酿造单麦威士忌。不过截至今年也只有三家:Amrut,Paul John和Rampur。

成立于1982年的Amrut酒厂,代表了印度威士忌的最高水平
它们在酿造工艺上紧随苏格兰,采用罐式蒸馏器,纯麦原材料以及至少3年的木桶熟成。
由于印度的热带气候,大麦只能生长在与中国、尼泊尔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带,再运输到南方的酒厂需要1500英里。
受天气和落后交通的限制,印度单麦威士忌的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至于泥煤味威士忌所需要的预熏制麦芽则只能从苏格兰进口了。

生长在印度北部的大麦

印度的单麦酒厂门在选址上尽可能达到凉爽的条件,因此在酿制时的环境温度上基本与肯塔基的波本酒厂持平。
然而干燥却是无法避免的,空气中水分的缺乏使得印度酒厂的威士忌熟成速度加快了六倍,即熟成3年的威士忌有着在苏格兰熟成18年的颜色——乍一听是好事,不要忘了酒精的挥发也高达每年12%。
看到这里,你对印度威士忌的印象相比很糟糕了:廉价的糖蜜,干燥的水分,粗糙的
工艺。
那么你一定想不到,Amrut Fusion曾在《威士忌圣经2010》中排名世界第三,拿到了97的高分。
此外,它在2015年Paul John Select Cask Classic威士忌也拿下了The World Whiskies Awards的亚洲最佳12年单麦威士忌。
怎么样,够励志吧。!

Amrut Fusion,取名“Fusion”因其融合了印度本土大麦与苏格兰的预泥煤烟熏大麦,荣获《威士忌圣经》97分
不仅硬件做的好,印度人营销做的也有一套,不信你看下面这则8PM的视频广告。(广告全篇意外的有气势,不过审核出了些问题,所以只有给你们发发截图啦)




很有气势对不对?
截至当下,印度威士忌销量仍保持着每年10%的惊人增速,这不得不令人钦佩。
而软硬件设施都比印度优秀的我们,何时才能在威士忌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正如卡夫卡所说:“保持微笑。”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威士忌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今天我们来聊聊
印度的威士忌
印度不仅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恒河水,更有全球最大的威士忌市场和无懈可击的本土品牌。
中印这两个毗邻的人口大国,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威士忌消费观念。
下面,就带各位认识一下闷声发大财的印度威士忌。

别怕,不是恒河水酿的(笑)
印度与这一苏格兰烈酒的渊源在19世纪时已经开始。
1820年,英国官员Edward Dyer在印度Kasauli设立了其第一家啤酒厂,这家酒厂的厂址后来就成了印度第一家蒸馏酒厂,至今仍被Mohan Meakin公司运营。
两百年的历史也养成了国民对威士忌的喜好,这是印度威士忌能够崛起的重要原因。

Kasauli酒厂
那么印度威士忌是如何制作的?
印度的威士忌的原材料既不像波本那样由玉米、小麦、黑麦构成,也非“正统”的大麦,而是用发酵后的糖蜜蒸馏所得的烈性酒。

提起糖蜜,一开始只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因其成本低廉,成分中含有大量蔗糖,于是被酒厂盯上,拿来做酿酒的原料。
既然是蔗糖,自不必说朗姆酒使用糖蜜酿造最为普遍,以至于使用天然甘蔗酿造的朗姆酒都标榜“绿色高端”。
由于印度威士忌在原料上不符合欧盟法律对威士忌酒的定义,所以在欧洲市场不能以“威士忌”的名号销售,而是“烈酒”。

8PM“烈酒”来自印度,销量在2015年排名全球18位
在2015年的全球威士忌市场中,销量排名前十里有八个品牌都来自印度,而西方品牌中只有Johnnie Walker和Jack Daniel’s上榜。

印度威士忌五大巨头
相比海外市场,它们大部分自产自销,而Officer’s Choice这一印度威士忌领军品牌,在2015年竟然卖出了4亿瓶!

如其名称,Officer’s Choice确实是印度士兵们的最爱
在垄断了国内入门市场后,一些印度商人也打起了中高端的主意:酿造单麦威士忌。不过截至今年也只有三家:Amrut,Paul John和Rampur。

成立于1982年的Amrut酒厂,代表了印度威士忌的最高水平
它们在酿造工艺上紧随苏格兰,采用罐式蒸馏器,纯麦原材料以及至少3年的木桶熟成。
由于印度的热带气候,大麦只能生长在与中国、尼泊尔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带,再运输到南方的酒厂需要1500英里。
受天气和落后交通的限制,印度单麦威士忌的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至于泥煤味威士忌所需要的预熏制麦芽则只能从苏格兰进口了。

生长在印度北部的大麦

印度的单麦酒厂门在选址上尽可能达到凉爽的条件,因此在酿制时的环境温度上基本与肯塔基的波本酒厂持平。
然而干燥却是无法避免的,空气中水分的缺乏使得印度酒厂的威士忌熟成速度加快了六倍,即熟成3年的威士忌有着在苏格兰熟成18年的颜色——乍一听是好事,不要忘了酒精的挥发也高达每年12%。
看到这里,你对印度威士忌的印象相比很糟糕了:廉价的糖蜜,干燥的水分,粗糙的
工艺。
那么你一定想不到,Amrut Fusion曾在《威士忌圣经2010》中排名世界第三,拿到了97的高分。
此外,它在2015年Paul John Select Cask Classic威士忌也拿下了The World Whiskies Awards的亚洲最佳12年单麦威士忌。
怎么样,够励志吧。!

Amrut Fusion,取名“Fusion”因其融合了印度本土大麦与苏格兰的预泥煤烟熏大麦,荣获《威士忌圣经》97分
不仅硬件做的好,印度人营销做的也有一套,不信你看下面这则8PM的视频广告。(广告全篇意外的有气势,不过审核出了些问题,所以只有给你们发发截图啦)




很有气势对不对?
截至当下,印度威士忌销量仍保持着每年10%的惊人增速,这不得不令人钦佩。
而软硬件设施都比印度优秀的我们,何时才能在威士忌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正如卡夫卡所说:“保持微笑。”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威士忌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