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威士忌传奇》第14章 蒸馏器的终极进化

2016-11-14 09:1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蒸馏技术的发明曾经让人们领略了美酒更深层次的诱惑。时间走到19世纪时,出现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局面。酿酒业发展得繁荣昌盛,反过来刺激和促进着蒸馏器不断革新。

1822年,位于爱尔兰科克市的春日航道酒厂(Spring Lane Distillery)发生了一件大事。酒厂掌舵人安东尼·皮雷尔爵士别出心裁,发明了欧洲大陆最早一批的连续式威士忌蒸馏器。何为连续式蒸馏呢?先来看一看只能进行单次蒸馏的壶式蒸馏器:

“壶式蒸馏器(Pot Stills)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蒸馏设备。蒸馏器为壶型容器,通常是铜制的,用来盛放基酒。酒液被加热后,酒精就会蒸发成蒸汽,这些蒸汽上升至蒸馏器的颈管,颈管像一根烟囱从壶的上方伸出。蒸汽从颈管进入冷凝器,经冷水冷却后变成溶液。这种新酒液比原酒液的酒精度高。但是,壶式蒸馏器仅能较少量地提高酒液的酒精度,因此需要多次连续蒸馏才能从酒精溶液中获得足够浓度的酒液。”

安东尼的发明有如魔法一般,以全新的连续蒸馏方式,用迷宫般的设计布局,把麦芽酒浆化整为零,分散、缓慢、连续地在加热器上流动。如此一来,每一滴麦芽酒浆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热量,蒸馏所得的酒精含量也大大提高了。

1828年,受安东尼爵士发明的启发,一位名叫罗伯特·斯坦因的苏格兰人建造了属于自己的“新奇蒸馏器”,它能够让麦芽酒浆流动于分离式蒸馏柱之间。最先对罗伯特牌“新奇蒸馏器”慧眼识珠,并加以采用的,是位于苏格兰法伊夫的卡梅伦大桥谷物蒸馏厂(Cameron Bridge Grain Distillery)。只可惜,虽然罗伯特扛着“新奇蒸馏器”,在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进行了无数次的展示,喊破了喉咙,也没能赢得投资客对他新型蒸馏技术的青睐。

在罗伯特失魂落魄之时,一位都柏林税务员对“新奇蒸馏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就是在酒精蒸馏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埃尼斯·科菲。后来,人们把他比喻为威士忌界的爱迪生。

埃尼斯·科菲毕业于大名鼎鼎的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可谓是天纵英才。虽然在威士忌行业发展的初期,“生命之水”跟政府税务部门发生过太多的恩怨纠葛。但在税务员亚尼斯·科菲这里,跟威士忌摩擦出的是积极而绚丽的火花。

得益于职务之便,在20多年的时间里,科菲接触和观察到了大量的蒸馏器设计范式。浸淫日久,了然于胸,科菲很清楚当时的新式连续蒸馏器有一个重大瑕疵。为了获得更高浓度的酒精,必须对酒体接收器加以改造,才能让多重蒸馏技术获得飞跃式的进化。 

经过缜密思考和不断实验,科菲成功地改进了罗伯特的蒸馏器,而这个过程,堪称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故事。

----------------------------------------------------

声明:本文为酒蟲网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