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单桶,威士忌的金字塔尖?

2016-11-12 15:03
先来看看七位达人怎么说!

丁伟
古仓酒业 董事长
苏格兰官方并没有单桶威士忌的法律规定。有人认为只有从头至尾在同一酒厂的同一只桶的酒才能叫单桶。其实,二次熟成和更换仓库都没关系,只要没有调配过程,酿造装瓶全程也没有离开苏格兰就可以。

谭观荣
Single Malt Club联合创始人、
执杯者协会终身会员
酒厂推出单桶最常见的就是酿酒师发现了一个很惊喜的单桶,或者是有好客户定制。每一家酒厂、每一个大师,都会有装单桶的不同理由。

林晔
成都高地人酒吧执行董事
虽然酒厂现在控制单桶的流出,但其中还是存在经济效益的问题。比如格兰多纳1971年或1972年的单桶,现在应该每一瓶都在1.5万元左右了,但它的常规酒款,比如18年或21年等等也就几百块钱。这种情况下,虽然用掉了一个单桶,从酒厂的经济效益上来说还是超值的,所以有些酒厂仍然会将自己的优质单桶待价而沽。

郭威
Glen酒吧创办人,
中国威士忌达人会联合创办人
单桶也分OB和IB,订OB会相对难一些,订IB会相对简单。因为IB本身的业务就是贩卖单桶的。对IB来说,把一只单桶分成一瓶瓶分别卖给不同的人和卖给同一个人其实是一个概念。而OB就会考虑客户在行业里的地位和对品牌声誉的影响。

Alex Yue
威士忌品鉴家,
苏格兰双执耳杯会员
我认为,OB单桶最能代表这个酒厂的传统文化传承,这是IB做不到的。很多酒厂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传承,比如格兰花格今天的老板是家族的第六代,他非常执著地坚持家族那种馥郁甜美的重雪利风格。从工艺技术上来说,任何一个酒厂的总酿酒师都可以轻易酿造已知的各种口味,但每个酒厂一贯的经典风味才最值得人们尊重。比如,雪利风格的麦卡伦也曾一度酿造过波本等各种不同风味,但都卖给了独立装瓶商,他自家的单桶产品一定坚守着自家的祖传秘方。

李柔刚
Single Malt Club联合创始人、
执杯者协会终身会员
如果是品饮,我会选10~18年,最多到30年,这样年龄的酒在我看来是性价比最好的。如果收藏,OB版原厂释放出来的高年份单桶是非常好的选择,保持了原装桶强还能加分,另外就是原厂的纪念版。同样,收藏IB也尽量寻找高年份的。当然性价比更重要,这样更具有收藏的价值和升值的空间。对于性价比来说,品饮老酒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对于收藏来说,越老的酒越有升值空间。

袁楚
长沙壹零五麦芽威士忌俱乐部 
联合创始人

为什么调和威士忌一直以来占据消费主流?就是因为工业化的生产能够保证不断货,而且口味和品质都相对稳定。而单桶的魅力在于即便是同一酒厂同一年份,桶号不同口味就会有差异,而这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个困扰,比如格兰多纳1990年单桶,不同桶号之间的差别曾经让我们的一位老客人感觉非常失望。另外,单桶装瓶出来的数量非常少,即使非常喜欢,喝过一瓶之后也不一定再能找到同样桶号的酒,这也限制了消费者对单桶的期待和消费。

什么是单桶Single Cask?
——那些关于酒桶的旧事

如果你看过讲述苏格兰民族独立的电影《勇敢的心》,那一定不会忘记华莱士行刑台上那句荡气回肠的“Freedom(自由)”。然而,即使英勇抵抗如彼也未能功成,苏格兰从此在英伦三岛中的地位一直像个被阔少欺凌的穷苦孩子。

比如,和葡萄酒产区按风土划分不同,斯贝塞、艾雷岛等等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是由税务官员人为划分的。很多苏格兰威士忌酒厂的名字都由Glen开头,那是因为它们都身处山谷(Glen即为“山谷”之意)。之所以把酒厂建在深山,一来是为方便取用优质水,二来就是为了躲避重税。山谷中崎岖的地势拖慢了税务官的脚步,于是酒厂主人可以趁机耍些小花招,其中来自西班牙的雪利桶或是美国的波本桶就以“避税神器”的身份出现在威士忌的早期历史中。

最古早的威士忌并不陈年,蒸馏出来直接饮用,与“烧刀子”无异,装在雪利桶或波本桶中仅仅为了冒充这些外国酒偷运出去,以此避开重税。后来人们发现在这些桶中熟成后,酒的风味变得丰富而独特,才有了苏格兰威士忌法案中在桶中熟成三年的规定。19世纪的威士忌也并不装瓶,而是成桶地运到村镇的杂货铺,人们提着自己的小壶去打酒,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单桶Single Cask威士忌”了。

生产威士忌的苏格兰静谧山谷

现在,如果一个桶中的威士忌没有与任何其他桶的威士忌相调和而直接装瓶出售,这种威士忌就被称为“单桶Single ask”。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威士忌经过了二次熟成的过桶处理,只要没有混入其他酒桶的酒,那仍然可以叫作单桶威士忌,可见单桶中的“单Single”字强调的是不与其他桶混合的独立性,而不是桶中酒自身经历换桶的数量。由于单桶威士忌非常个性化,且具有不可复制性,装瓶者都会把最详细的资料写出来彰显个性,于是单桶威士忌的酒标上可以看到“Single Cask”字样,同时还有入桶及装瓶的日期、橡木桶类型、桶号和限量装瓶的总数及单瓶的瓶号。

IB的『猎桶之旅』和OB的『亡羊补牢』

在威士忌的发展史上,调和威士忌因为其品质稳定、物美价廉,从来都是大众主流。单麦威士忌已属小众,而单桶Single Cask这种仅仅来自同一只酒桶的精品更是高居金字塔尖。其实,如果细细回顾单桶威士忌的发展史,却不能不感叹一只桶的命运也能如此起伏跌宕。

自从酿造威士忌以来,整桶出售本来就是酒厂的一种常见交易方法。独立装瓶商(Independent Bottler,简称IB)购买整桶原酒之后,在自家仓库中贮存或将酒留在原厂中一段时间,再以自己的品牌包装上市。后来,酒厂自己也会将一些单桶装瓶出售,这就叫作官方装瓶(Official Bottling,简称OB)。

麦卡伦1989年单桶(IB)
1989年蒸馏,2015年装瓶,桶号63,酒精度46.4%,熟成时间25年。精选Ol oroso雪利桶陈年,香气浓郁,乌梅盐津味甘丰满,口感幼滑绵糯,尾韵的蜜兰暗香优雅高贵。THE maltman独立装瓶公司装瓶,限量175支。(Whisky Aroma)

独立装瓶商可以说是逡巡于苏格兰山谷的一群“单桶威士忌猎人”,19世纪以来,他们对好的单桶进行了100多年的“狩猎”。早期的酒厂都是躲躲藏藏的小本生意,威士忌偏偏又要很长的陈年时间,如果不将单桶的酒预先卖出一些,就不能及时回笼资金、降低库存成本。于是,独立装瓶商手中的现金和仓库就显得很有吸引力了。

苏格兰威士忌桶的烤制过程

其实,酒厂也知道卖出的单桶酒在几年后由独立装瓶商装瓶上市,会和自家成为竞争关系,于是只愿意出售年轻的酒。不过,号称“桶之猎人”的独立装瓶商们往往具有火眼金睛,常常能够选出极富潜力的酒,精心熟成、陈年后推出,“一举成名天下知”。当然,打眼的时候也在所难免,由于选酒失误而出现了糟糕的味道,由于是单桶,连调和补救的余地都没有。不管怎样,当时官方的酒(即使是单麦)都有调和的过程,因此风格比较固定,而独立装瓶商IB的『猎桶之旅』和OB的『亡羊补牢』标榜的就是单桶的原汁原味和个性惊喜,令饮者们都按捺不住想要赌一赌的好奇心。

20世纪后期,由于苏格兰经济的萧条,不少优秀的威士忌蒸馏厂生存艰难,这时正是独立装瓶商在乱世之中以低价大批购进陈年佳酿的好时机。倒不必说这些“桶之猎人”趁火打劫,有些已经停产的酒厂的单桶威士忌若非独立装瓶商出手营救,可能后人就再也尝不到了。

酒厂生存艰难时,独立装瓶商并不是唯一的“救星”。20世纪50~70年代,欧洲很多懂行的资深饮者常常会像买期货一样,在酒厂刚刚将酒蒸馏出来装桶时,就来订购几个桶,然后干脆存在酒厂,约定20年后再来拿,每年付一两英镑的寄存费。酒厂急于回收资金,也只好同意。于是,那些年的英法、英德边境大桥上常常看得到开车来苏格兰酒厂定桶和取货的德国人和法国人。

在1997年世界金融危机时,这些场面也重演了一遍。如今,苏格兰酒厂都是从这种萧条时代挣扎出来的硬骨头。蓦然回首,酒厂发现当年为了渡过难关卖出了太多的单桶,导致很多酒厂都没有自家的老年份的酒。因此,很多酒厂都决定不再向独立装瓶商和个人卖出单桶。在不久的将来,老年份的单桶威士忌将会更加奇货可居。不过,现在各个酒厂的总酿酒师也会适当推出自己的官方单桶来装瓶上市。如果一只桶能够打动总酿酒师,让他做出这种决定,那一定是一只相当让人惊艳的桶。于是,OB比I B更加靠谱的说法也不胫而走,也产生了现在的饮者和藏家更加信赖OB的趋势。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美食与美酒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