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or非冷凝?这是个问题
2018-05-16 17:37
最开始,苏格兰威士忌产业是没有冷凝过滤这道工序的,起因是源于美国人在和波本威士忌的时候喜欢加冰块的习惯,后来苏格兰酒商发现,加入冰块后的威士忌,其颜色更增加晶透感,更加有卖相,因此,苏格兰酒厂纷纷在装瓶前,都增加了一道冷凝过滤(Chill-Filter)的手段。
那么冷凝过滤的作用是什么?
倘若你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一瓶威士忌飘满白色絮状物,你会不会怀疑这瓶酒酒质出现问题,或许又是自己买了一瓶假酒?
我们知道威士忌的原料是水和谷物,谷物本身含有的一些酯质物质经过制酒的各种工序和陈年以后依旧存在,既由上述的其他物质构成又存在于其他物质之中的酯质,是威士忌风味的来源之一、甚至是让人爱上威士忌的东西。
而这些酯类,醇类,酚类等等的芳香物质,这么多的芳香物质,就好像一杯浓浓的茶一样,当温度降低时,这些芳香物质就会凝成白色絮状物,除此之外,如果装瓶酒精度数低于46%,就算不加水、加冰,威士忌在常温下也会出现白色絮状物(浓度、温度对酒精作为溶剂的溶解度的双重影响)。虽然说这些絮状物对口感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要出售的威士忌美观来说,就非常的重要了。
而冷凝过滤就是将即将装瓶的威士忌降到4度以下,让它自然凝结成白色絮状物,再用过滤网将其过滤掉,这样子,你不管在什么时候品味这只威士忌,都可以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美丽琥珀色。
可以说冷凝过滤的唯一用途,就是为了威士忌的美观问题。
现阶段,市面上贩售的威士忌,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冷凝过滤再装瓶的产品。
那么什么是非冷凝过滤(Non Chill-Filtered)?
而非冷凝过滤,就是不做冷凝过滤这道工序。非冷凝过滤在装瓶前也还是会用过滤网过滤酒渣,但是不会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保留其中的芳香物质。
冷凝过滤的处理可以说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为了威士忌更加的美观,但是又有人跳出来说,把这些芳香物质过滤掉,那不是等于把威士忌里的美味也一同过滤掉了吗?因此大多数的人会认为冷凝过滤处理的威士忌比起非冷凝过滤的酒体可能会丧失某些风味。
就这样,酒商又开始纷纷生产一些标榜非冷凝过滤的产品,例如:其中布纳哈本便将旗下的所有威士忌都改成非冷凝过滤的,原汁原味,而非冷凝过滤的产品通常都有几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一般的威士忌多半用40%装瓶,而标榜非冷凝过滤的商品,多半会用46%来装瓶,因为这个酒精度数是让威士忌在常温之下,不会起白色悬浮物的最低底线标准。第二,一般而言,那些少量生产,原桶强度,单一桶装,或是单一年份的威士忌,多半会采用非冷凝过滤,因为这些少量的酒,不需要去满足一般消费者,只要懂酒的威士忌老饕知道如何品味就好了。
上文所说,把这样芳香物质过滤掉,究竟会不会影响口味呢?
之前,德国就做过一项研究,找了111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分别品尝了1331份的威士忌样本,其中包括24种的非冷凝处理酒款,而这24种非冷凝酒款又被再次经过冷凝过滤后成为有冷凝与非冷凝两种版本的威士忌拿给这些品酒师尝试,只有45%的人可分辨出这些再次冷凝处理后的威士忌,从此结果可知道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分辨得出那些威士忌是冷凝处理过。
不过冷凝过滤和非冷凝过滤也是会导致威士忌的口感有所差别,其香气和风味的厚度、饱和度差别比较明显,经过冷凝过滤后的酒会丧失一些香气与风味的表现,而非冷凝过滤的酒则会呈现出更加丰满的口感,油质感也显著。
但是...
威士忌在经过冷凝过滤之后,虽然说丧失了某些香气、风味,可是口感也变得比之前淡且薄了之后,就会表现出更加平衡、易饮的一面。
所以冷凝过滤与否不一定代表它的级别或优劣,我们要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体会威士忌细腻风格的同时,从中找到共鸣,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酿酒人对完美酒液的坚持,以及他在时间分秒流逝中所堆砌的纯真梦想。

那么冷凝过滤的作用是什么?
倘若你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发现自己家中的一瓶威士忌飘满白色絮状物,你会不会怀疑这瓶酒酒质出现问题,或许又是自己买了一瓶假酒?
我们知道威士忌的原料是水和谷物,谷物本身含有的一些酯质物质经过制酒的各种工序和陈年以后依旧存在,既由上述的其他物质构成又存在于其他物质之中的酯质,是威士忌风味的来源之一、甚至是让人爱上威士忌的东西。

而这些酯类,醇类,酚类等等的芳香物质,这么多的芳香物质,就好像一杯浓浓的茶一样,当温度降低时,这些芳香物质就会凝成白色絮状物,除此之外,如果装瓶酒精度数低于46%,就算不加水、加冰,威士忌在常温下也会出现白色絮状物(浓度、温度对酒精作为溶剂的溶解度的双重影响)。虽然说这些絮状物对口感而言,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要出售的威士忌美观来说,就非常的重要了。
而冷凝过滤就是将即将装瓶的威士忌降到4度以下,让它自然凝结成白色絮状物,再用过滤网将其过滤掉,这样子,你不管在什么时候品味这只威士忌,都可以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美丽琥珀色。

可以说冷凝过滤的唯一用途,就是为了威士忌的美观问题。
现阶段,市面上贩售的威士忌,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冷凝过滤再装瓶的产品。
那么什么是非冷凝过滤(Non Chill-Filtered)?
而非冷凝过滤,就是不做冷凝过滤这道工序。非冷凝过滤在装瓶前也还是会用过滤网过滤酒渣,但是不会进行降温处理,从而保留其中的芳香物质。
冷凝过滤的处理可以说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为了威士忌更加的美观,但是又有人跳出来说,把这些芳香物质过滤掉,那不是等于把威士忌里的美味也一同过滤掉了吗?因此大多数的人会认为冷凝过滤处理的威士忌比起非冷凝过滤的酒体可能会丧失某些风味。

就这样,酒商又开始纷纷生产一些标榜非冷凝过滤的产品,例如:其中布纳哈本便将旗下的所有威士忌都改成非冷凝过滤的,原汁原味,而非冷凝过滤的产品通常都有几个重要的特征,第一,一般的威士忌多半用40%装瓶,而标榜非冷凝过滤的商品,多半会用46%来装瓶,因为这个酒精度数是让威士忌在常温之下,不会起白色悬浮物的最低底线标准。第二,一般而言,那些少量生产,原桶强度,单一桶装,或是单一年份的威士忌,多半会采用非冷凝过滤,因为这些少量的酒,不需要去满足一般消费者,只要懂酒的威士忌老饕知道如何品味就好了。
上文所说,把这样芳香物质过滤掉,究竟会不会影响口味呢?
之前,德国就做过一项研究,找了111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分别品尝了1331份的威士忌样本,其中包括24种的非冷凝处理酒款,而这24种非冷凝酒款又被再次经过冷凝过滤后成为有冷凝与非冷凝两种版本的威士忌拿给这些品酒师尝试,只有45%的人可分辨出这些再次冷凝处理后的威士忌,从此结果可知道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分辨得出那些威士忌是冷凝处理过。

不过冷凝过滤和非冷凝过滤也是会导致威士忌的口感有所差别,其香气和风味的厚度、饱和度差别比较明显,经过冷凝过滤后的酒会丧失一些香气与风味的表现,而非冷凝过滤的酒则会呈现出更加丰满的口感,油质感也显著。
但是...
威士忌在经过冷凝过滤之后,虽然说丧失了某些香气、风味,可是口感也变得比之前淡且薄了之后,就会表现出更加平衡、易饮的一面。
所以冷凝过滤与否不一定代表它的级别或优劣,我们要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体会威士忌细腻风格的同时,从中找到共鸣,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酿酒人对完美酒液的坚持,以及他在时间分秒流逝中所堆砌的纯真梦想。
评论 3

1赞






透测,说白了就是针无两头利,各有特色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