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把威士忌“混”起来,才是未来?
2016-10-31 16:49
如果有一天,威士忌以Rio的姿态摆在KTV货架上,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毛骨悚然?这种未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试问,当今各大卖场最受我国年轻人欢迎,并持续畅销的酒是什么?威士忌?葡萄酒?不,答案是它。


朗姆酒、糖浆、水兑成的冰锐,以其口感清新,酒精度数低的特点席卷了KTV中初高中大学生们的包厢。
国产品牌RIO也异军突起,其东家百润股份凭借这一产品从负债状态翻身,股价一年间翻了5倍。

也许很多人觉得冰锐、RIO这样的品牌并不能算作“酒”,而是酒精类饮料,如果说预调酒饮料只是新兴的的玩具,那越来越多的烈酒商都投身其中的事实会狠狠打脸:它们正在揭示一个趋势,人们越来越喜欢把酒混着喝了。

不过让我们把鸡尾酒放在一边,毕竟这是一项手艺活。
人们需要重视的是,预先混合了不同酒精与原料,并批量生产的“混合酒”的流行。
还在纯饮威士忌?太古董了,试试看“添加了葡萄酒的龙舌兰风味的威士忌”吧,不宿醉可退款。这不是开玩笑,你真的可以买到这些东西。

Malibu Red,由歌手Ne-Yo代言,号称使用酒精度数70°的MALIBU Caribbean朗姆酒和优质银龙舌兰混合而成。
为何把两种香气、口感十分独立的烈酒搀和到一块?不知道。不过既然有Malibu Red,是不是还有Malibu Black一类的?当然了。

Malibu一大家子
而号称“理想基酒”的伏特加更是少不了各种颇有“创意”的搭配,在调味方面已经到了词穷的程度,不信来认识一下ODDKA酒厂的主人Wit Oddoski先生。

这不是历史画像,
Wit Oddoski先生的确是个二次元人物。

Wit Oddoski先生接受(酒厂的)主持人的采访,并介绍了Electricity“电流”口味的伏特加。

“想换个发型吗?来喝电流伏特加吧。”据说味道像覆盆子味的跳跳糖
提到调味伏特加,那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巨头Absolut。不过大厂就是敢玩,去年它推出了Absolut Tune,一套混合了伏特加与葡萄酒的组合。

酒精度数14°,由60%的Absolut自产优质伏特加,混合40%的新西兰Brancott Estate酒庄出产的长相思葡萄酒,并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它最终成了葡萄酒口味的“气泡”伏特加。
这一跨界产品推出后以外受到了好评,品酒师认为无色无味的伏特加丝毫没有破坏葡萄酒的清新香气,反而在悦动的气泡的推动下,使其口味更加具有冲击力,而在果味散去后,一丝小麦香味也浮现出来,使得回味比单一的葡萄酒、伏特加都更加绵长。
此外,就连这款酒的气泡都有着优于碳酸饮料的水准,被认为有起泡酒的水准——这大概是受到了香槟瓶包装的影响。
威士忌方面杰克丹尼则领先其他酒厂,早年间就推出了与可乐混合的预调酒。

说到烈酒与软饮混,如果芝华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推出Chivas 12 Year Green Tea,拍胸脯保证能席卷我国各大夜场。

然而在全球各地的酒厂都大肆抢夺这一市场时,苏格兰威士忌却保持着寂静。自诞生后的数百年来,Scotch的本质几无变化,“纯饮”是其荣耀品质的体现,如今却也成了下不来台阶的束缚。
别说是跟其他类型的烈酒混合,就连不同国家不同产区的威士忌,在老牌苏格兰酒厂看来也是需要泾渭分明的,融合便丧失了“贵族血统”。

别说混合了,加冰都不够“正统”,你得加冰酒石
当然了,冰,石,水解,纯饮之争,我们得另起一篇来掰扯。

手工威士忌酒厂R&B DISTILLERS的创始人Alasdair Day如此解释:“这些混合预调酒不能说是技术创新,只是迎合消费者新鲜感的市场营销。”
“无论是所谓‘调味伏特加’或者‘木桶熟成’金酒,它们最终只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混乱。而近年来这种产品的流行,也只会让酒厂丧失真正的创新动力,沉迷于形式和包装的花哨。”
这一席话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

别指望骗消费者两次
尽管如此,苏格兰威士忌产业的先锋帝亚吉欧集团还是推出了所谓的Whiskey Union Project(威士忌联合计划),开始尝试生产带有实验性质的新产品。
这一计划清楚地说明了苏格兰威士忌发展方向的5个要点:
1.为Johnnie Walker这类老牌“古董”威士忌品牌招徕年轻的新兴消费团体;
2.用定价入门、口感新鲜的品牌打入新兴的威士忌消费市场;
3.提高单麦威士忌在新产品中的参与度;
4.通过创新重涣苏格兰威士忌行业的活力;
5.在创新的同时完善威士忌产品的质量。

潮流易变,Scotch永恒
or…is it?
听起来似乎是创新、质量兼顾的好方法,那么成果如何呢?
帝亚吉欧集团已经推出了三款计划中的产物:Smoky Goat,Boxing Hares和Huxley。

Smoky Goat,以高地单麦威士忌为核心,掺入甜麦调和威士忌以增加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口感,再掺入艾雷岛威士忌,带给它浓厚的泥煤香气。
创始人Craig Wallace的目标就是做出“烟熏泥煤味最强的调和威士忌”,而这一款酒突出后即获得2015年“最佳威士忌创新奖”和2016年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的双重金奖,获得了品酒师和市场的肯定。

再说Boxing Hares。
Pete Brewin将苏格兰威士忌与精酿啤酒中使用到的啤酒花结合起来,做成了一款混血产物。
Boxing Hares尝起来既有啤酒特有的苦涩、奶油般细密的口感以及清新的水果味,又兼顾了谷物威士忌的蜂蜜甜感,麦芽的香气也更像是威士忌与啤酒的居中产物。结果就是一瓶“精分”的威士忌。

Huxley,中文译名是赫胥黎,也就是写《天演论》《美丽新世界》的那位。
它融合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泥煤香气、美国波本威士忌的谷物甜香和加拿大威士忌清新果味,取名赫胥黎,自然寓意着“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天演进化”,自然界如此,威士忌市场也难逃这一定律。

Huxley威士忌的包装图案,含义不言而明
在伏特加、威士忌销量屡创新高的当下,新产品的推出层出不穷,似乎无论多么“不走心”的产品都有傻子接盘。
但我们相信市场是理智的,优秀的创新必将带动烈酒行业的变革,而伪劣产品终究不会是主流。对于威士忌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威士忌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试问,当今各大卖场最受我国年轻人欢迎,并持续畅销的酒是什么?威士忌?葡萄酒?不,答案是它。


朗姆酒、糖浆、水兑成的冰锐,以其口感清新,酒精度数低的特点席卷了KTV中初高中大学生们的包厢。
国产品牌RIO也异军突起,其东家百润股份凭借这一产品从负债状态翻身,股价一年间翻了5倍。

也许很多人觉得冰锐、RIO这样的品牌并不能算作“酒”,而是酒精类饮料,如果说预调酒饮料只是新兴的的玩具,那越来越多的烈酒商都投身其中的事实会狠狠打脸:它们正在揭示一个趋势,人们越来越喜欢把酒混着喝了。

不过让我们把鸡尾酒放在一边,毕竟这是一项手艺活。
人们需要重视的是,预先混合了不同酒精与原料,并批量生产的“混合酒”的流行。
还在纯饮威士忌?太古董了,试试看“添加了葡萄酒的龙舌兰风味的威士忌”吧,不宿醉可退款。这不是开玩笑,你真的可以买到这些东西。

Malibu Red,由歌手Ne-Yo代言,号称使用酒精度数70°的MALIBU Caribbean朗姆酒和优质银龙舌兰混合而成。
为何把两种香气、口感十分独立的烈酒搀和到一块?不知道。不过既然有Malibu Red,是不是还有Malibu Black一类的?当然了。

Malibu一大家子
而号称“理想基酒”的伏特加更是少不了各种颇有“创意”的搭配,在调味方面已经到了词穷的程度,不信来认识一下ODDKA酒厂的主人Wit Oddoski先生。

这不是历史画像,
Wit Oddoski先生的确是个二次元人物。

Wit Oddoski先生接受(酒厂的)主持人的采访,并介绍了Electricity“电流”口味的伏特加。

“想换个发型吗?来喝电流伏特加吧。”据说味道像覆盆子味的跳跳糖
提到调味伏特加,那最为人熟知的自然是巨头Absolut。不过大厂就是敢玩,去年它推出了Absolut Tune,一套混合了伏特加与葡萄酒的组合。

酒精度数14°,由60%的Absolut自产优质伏特加,混合40%的新西兰Brancott Estate酒庄出产的长相思葡萄酒,并注入了二氧化碳气体,使它最终成了葡萄酒口味的“气泡”伏特加。
这一跨界产品推出后以外受到了好评,品酒师认为无色无味的伏特加丝毫没有破坏葡萄酒的清新香气,反而在悦动的气泡的推动下,使其口味更加具有冲击力,而在果味散去后,一丝小麦香味也浮现出来,使得回味比单一的葡萄酒、伏特加都更加绵长。
此外,就连这款酒的气泡都有着优于碳酸饮料的水准,被认为有起泡酒的水准——这大概是受到了香槟瓶包装的影响。
威士忌方面杰克丹尼则领先其他酒厂,早年间就推出了与可乐混合的预调酒。

说到烈酒与软饮混,如果芝华士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推出Chivas 12 Year Green Tea,拍胸脯保证能席卷我国各大夜场。

然而在全球各地的酒厂都大肆抢夺这一市场时,苏格兰威士忌却保持着寂静。自诞生后的数百年来,Scotch的本质几无变化,“纯饮”是其荣耀品质的体现,如今却也成了下不来台阶的束缚。
别说是跟其他类型的烈酒混合,就连不同国家不同产区的威士忌,在老牌苏格兰酒厂看来也是需要泾渭分明的,融合便丧失了“贵族血统”。

别说混合了,加冰都不够“正统”,你得加冰酒石
当然了,冰,石,水解,纯饮之争,我们得另起一篇来掰扯。

手工威士忌酒厂R&B DISTILLERS的创始人Alasdair Day如此解释:“这些混合预调酒不能说是技术创新,只是迎合消费者新鲜感的市场营销。”
“无论是所谓‘调味伏特加’或者‘木桶熟成’金酒,它们最终只会让消费者感到困惑混乱。而近年来这种产品的流行,也只会让酒厂丧失真正的创新动力,沉迷于形式和包装的花哨。”
这一席话听起来似乎不无道理。

别指望骗消费者两次
尽管如此,苏格兰威士忌产业的先锋帝亚吉欧集团还是推出了所谓的Whiskey Union Project(威士忌联合计划),开始尝试生产带有实验性质的新产品。
这一计划清楚地说明了苏格兰威士忌发展方向的5个要点:
1.为Johnnie Walker这类老牌“古董”威士忌品牌招徕年轻的新兴消费团体;
2.用定价入门、口感新鲜的品牌打入新兴的威士忌消费市场;
3.提高单麦威士忌在新产品中的参与度;
4.通过创新重涣苏格兰威士忌行业的活力;
5.在创新的同时完善威士忌产品的质量。

潮流易变,Scotch永恒
or…is it?
听起来似乎是创新、质量兼顾的好方法,那么成果如何呢?
帝亚吉欧集团已经推出了三款计划中的产物:Smoky Goat,Boxing Hares和Huxley。

Smoky Goat,以高地单麦威士忌为核心,掺入甜麦调和威士忌以增加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口感,再掺入艾雷岛威士忌,带给它浓厚的泥煤香气。
创始人Craig Wallace的目标就是做出“烟熏泥煤味最强的调和威士忌”,而这一款酒突出后即获得2015年“最佳威士忌创新奖”和2016年旧金山世界烈酒大赛的双重金奖,获得了品酒师和市场的肯定。

再说Boxing Hares。
Pete Brewin将苏格兰威士忌与精酿啤酒中使用到的啤酒花结合起来,做成了一款混血产物。
Boxing Hares尝起来既有啤酒特有的苦涩、奶油般细密的口感以及清新的水果味,又兼顾了谷物威士忌的蜂蜜甜感,麦芽的香气也更像是威士忌与啤酒的居中产物。结果就是一瓶“精分”的威士忌。

Huxley,中文译名是赫胥黎,也就是写《天演论》《美丽新世界》的那位。
它融合了苏格兰威士忌的泥煤香气、美国波本威士忌的谷物甜香和加拿大威士忌清新果味,取名赫胥黎,自然寓意着“物竞天择”、“优胜劣败”、“适者生存”、“天演进化”,自然界如此,威士忌市场也难逃这一定律。

Huxley威士忌的包装图案,含义不言而明
在伏特加、威士忌销量屡创新高的当下,新产品的推出层出不穷,似乎无论多么“不走心”的产品都有傻子接盘。
但我们相信市场是理智的,优秀的创新必将带动烈酒行业的变革,而伪劣产品终究不会是主流。对于威士忌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威士忌杂志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