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威士忌传奇》 第7章 蒸馏之光重回欧洲

2016-10-25 15:30

中世纪时期,欧陆文明陨落。而远在西亚,阿拉伯文明却蓬勃崛起。当时,穆斯林创造出冠绝全球的灿烂文化,哲学、文史、艺术和自然科学都盛极一时。乃至于摩尔人(阿拉伯人的一支)对西班牙的入侵和统治,很大程度是带着耀眼光芒照亮了伊比利亚半岛。据记载:

“摩尔人精心经营西班牙科尔多瓦城。公元10世纪,科尔多瓦拥有约50万人口,相比之下巴黎只有约3万8千人。此外,科尔多瓦有70座图书馆,其中一座图书馆藏书稿达50万册。科尔多瓦还拥有约900所公众浴室、欧洲的第一盏路灯…… ”

在中古阿拉伯人的伟大发明中,包含有炼金术和蒸馏净化器。他们侵入西欧后,把炼金术(Alchemy)带给了尚处于蒙昧暗夜的基督徒。相比之下,西欧人还披着浓厚的蛮族色彩,他们的语言词汇透露出曾拜阿拉伯人为师的秘密:

“一般认为,蒸馏酒技术源自阿拉伯的炼金术。英语系国家将旧式蒸馏器称为Alembick,即来自阿拉伯炼金过程中所用的净化器名称。而酒精一词(Alcohol),亦来自阿拉伯语的Alkohil(音),原意是蒸馏的粉末。”

时过境迁,岁月轮回。当阿拉伯文明由于内部纷乱逐渐坠落时,西欧基督徒带着积蓄已久的愤懑和对财富的渴望,组成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西亚。几经波折,他们带走了阿拉伯人的鲜血,也带走了阿拉伯人的工艺技术。

从此,湮没已久的蒸馏术重回欧洲大陆。欧洲人对大自然的秘密求知若渴,炼金术士和修道院对蒸馏术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修道院钻研蒸馏术,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蒸馏液可以治疗天花和其他一些疾病。而另一方面,修道院的修行非常清苦,修士们需要某些符合上帝教义的事物,调剂一下过于庄严肃穆的日子。因此,据江湖传言: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好啤酒。

基督教对于酒精看法较为宽容,他们认为酒是上帝的礼物,蒸馏麦芽酒的过程,也是一种修道体验。适量饮酒,有益身心,可以为修道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和乐趣。且看历史上修士们过着怎样的清修生活:

“修士们除了经课和祈祷,还要参加劳动:栽种作物、照料菜圃、操作磨坊和面包房、放牧,当然也包括酿酒和酒窖管理。修士们自己制作或通过交换获得食品,至于饮品则是完全依靠自产,其中包含啤酒和葡萄酒。同时,由于饮水卫生条件较差,酒精饮料有更高的洁净度,饮用起来也更加安全。”

可以说,修士们身上体现着当今热议的工匠精神。他们通过淳朴的手工劳作,跟大自然展开对话沟通。这让他们在创造美酒的神秘之路上,越走越远。比如,修士们酿制出了这样一款大名鼎鼎的“灵酒Chartreuse”:  

“十八世纪时,根据一位异人的神秘配方,修道士采集阿尔卑斯山中一百三十多味药草,经十次蒸馏,两年窖存,制出灵酒。它有安神和恢复疲劳的功效,被人们当药酒来服用。特别是对一些奇重病有奇效,至今声名远扬。”

久而久之,修士们对蒸馏术的探索和痴求,为后来威士忌发展积蓄了足够的技术势能。起源于民间的“生命之水”,将在教会助力之下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声明:本文来自酒蟲网,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评论 2
评论一下
大魔将
大魔将
2016-10-25 20:57
沙发
唐宋YM清
唐宋YM清
2016-11-04 08:16
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