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威士忌混血儿:是敌是友?
2016-10-08 09:03
从朗姆龙舌兰混搭,到不太相称的干邑与甜葡萄酒组合,混血烈酒正日渐流行。
现在,威士忌也搭上了这波潮流。
到底这些新型态产品将让人耳目一新,或者将对苏格兰威士忌的声誉造成威胁?

混种野兔:帝亚吉欧的Whiskey Union项目富有实验性思路
“不要混酒喝”你我都懂,但大家都不听话。
一定要亲身体验过才会相信,将一杯杯啤酒、红酒、各种威士忌全混着喝,再吹一杯来自地狱的龙舌兰,第二天妥妥地迎接宿醉。
在酒瓶里,你几乎也可将任意酒类混在一起,然后给它打上一种新型混血烈酒的标签。比如Malibu Red:“由温柔的加勒比朗姆与热烈的墨西哥龙舌兰构成,一支生气盎然的组合”。
如果你的品牌需要更响亮一些,可以抓住最近大热的葡萄酒,比如将新西兰产的长相思干白与绝对伏特加的新款Absolut Tune混搭;或者把莫斯卡托甜白与Courvoisier Gold干邑进行组合。
至于调味伏特加,只要你想得到,从培根味、泡泡糖味,到花生酱味、果冻味,市面上都应有尽有。譬如你有没有想过,把嘴凑到电路干线上会是怎样一种体验?滋滋作响?炸出个新发型?猝死?尝一下Oddka“电流”味伏特加你就知道了。
撇开那些昙花一现的预调酒比如Bell’s & Irn-Bru,以及调味的“酒精饮料”比如Dewar’s高地蜂蜜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向来对这股潮流敬而远之,其严苛标准众所周知。威士忌可以被视作最纯粹的力量源泉,或者缺乏创新头脑,全看你怎么理解。
为了舒缓舆论压力,帝亚吉欧放出了他们的首席酒类研究员Pete Brewin,就着当前的精酿啤酒热研发了Boxing Hares,一款融合了啤酒花的威士忌。这是帝亚吉欧新近的Whiskey Union项目出品的第一款“威士忌混血儿”。
最新一款苏格兰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和美国威士忌的混合体Huxley也于不久前上市。
就在其他威士忌行业巨头们正考虑着要不要加入时,我们邀请了两家较小的酒厂就此类创意举动的价值进行探讨。简而言之就是:混血威士忌对苏格兰威士忌行业有没有好处?
有!
ALEX BRUCE
ADELPHI DISTILLERY LTD & ARDNAMURCHAN DISTILLERY董事长

“食品和饮料领域近年来有不少混血案例,它们之中有些成功,有些则不那么风光。无论如何,能在菜单上看到高地和牛之类的东西,总是有可能刺激味蕾。”
“把不同国家产区的威士忌调和在一起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很多年以前,日本调和威士忌就采用了苏格兰威士忌作原料,只是从来没有将之作为混血威士忌来推广。其他的混血威士忌在更近的时间出现,有一些是为了探索各种各样的味觉可能,有一些则是出于更实际的原因。”
“我自己与这一类目的结缘要归结到2015年,与爱丁堡Thomas Blake Glover & Co的一次偶然交会。当时他们请我们装瓶一支苏格兰威士忌,以提高Thomas Blake Glover先生在日本当代的知名度。”
“Glover先生于19世纪早期在阿伯丁郡出生,不过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日本。他后来声名远扬,因为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称他为‘苏格兰武士’。他也是第一个被日本天皇授予旭日章的外国人,其诸多功绩得到认可。”
“所以,设计一款特定的混血威士忌以纪念他的生平再合适不过。这也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感到受益匪浅的项目,尽管在国际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实际性问题。”
“有了这样一个发自肺腑的理由,我们也得以将两个国家的独特风味展现出来,并由此创造了一款超出总和的调和佳作。这也是混血威士忌最吸引我的部分。”
“如今有那么多注重品质的新威士忌酒厂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我更加乐意参与并支持这一创想。通过被检验过的合理方式,我们有机会增强苏格兰本身的地域风格,同时享受每一次令人惊艳的味觉融合。”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使苏格兰威士忌更广为人知,让传统和新兴、本地和国外的酒厂都能够向世界展示自己,而消费者也能够品尝到未曾尝过的威士忌风味谱。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没有!
ALASDAIR DAY
R&B DISTILLERS联合创始人

“作为一个相对较年轻的公司,R&B Distillers完全明白创新和独特的要义。毕竟,我们的志愿是成为苏格兰领先的精酿威士忌酒厂。”
“混血威士忌无疑十分独特,市面上的那些产品迄今为止都不错,也令消费者产生了兴趣。但我的担心在于,此类产品模糊了产业的界线,而非使之更分明。”
“如果你参照近些年的调味伏特加,甚至‘调味威士忌’,或者橡木桶中陈年的金酒,你就会发现消费者最终会变得迷惑,该产品类别也随之消退。”
“更糟糕的是,由此产生质量低劣的名声挥之不去——谁会喜欢烟熏培根,或是樱桃白兰地味的威士忌?危险在于,混血威士忌开始变得更像一种营销手段,而非真心实意的创新。”
“我认为,我们必须维护苏格兰威士忌的品质以及它在全球的声誉,这正是Scotch Whisky Regulations在做的事情。我们意图生产创新的苏格兰威士忌,同时拥护法规,而这才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于我而言,在苏格兰生产一款创新型烈酒,却不能将之称为苏格兰威士忌甚至威士忌,这件事毫无意义。”
“在R&B Distillers,我们关注世界各地的新动向,观察其他国家的酒厂都在做些什么,希望将他们的创新引进到我们在拉塞岛上的苏格兰麦芽威士忌生产中。”
“我们想向世人展示,年轻的苏格兰威士忌酒厂如何做到出类拔萃,考虑到一开始只能生产低年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我们希望将高端苏格兰威士忌调和、酿造的工艺传承带入到拉塞岛上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生产中。”
“相信我们目前的苏格兰威士忌系列——The Tweeddale, Raasay While We Wait以及Borders——都能展示出我们的调和技术,证明了要生产出年轻却复杂的苏格兰威士忌是可能的。”
“我们意图让界线明晰,而不是模糊它们。”
结论…
好好喝杯The Glover吧,没必要抗拒这个威士忌的美好新世界。
只不过麻烦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创新尝试都心怀好意。货架上鱼龙混杂,许多烈酒品牌不过想借助这一最新趋势来获得短期盈利。
在伏特加行业发生过的情形应该成为威士忌行业的警示,当味觉联姻的潮流逐渐消退,那些生产它们的厂家依然存活着。
谁知道呢?也许这会儿他们正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要弄出个威士忌界的科学怪人来糟蹋我们熟知且钟爱的威士忌。希望不会如此。
现在,威士忌也搭上了这波潮流。
到底这些新型态产品将让人耳目一新,或者将对苏格兰威士忌的声誉造成威胁?

混种野兔:帝亚吉欧的Whiskey Union项目富有实验性思路
“不要混酒喝”你我都懂,但大家都不听话。
一定要亲身体验过才会相信,将一杯杯啤酒、红酒、各种威士忌全混着喝,再吹一杯来自地狱的龙舌兰,第二天妥妥地迎接宿醉。
在酒瓶里,你几乎也可将任意酒类混在一起,然后给它打上一种新型混血烈酒的标签。比如Malibu Red:“由温柔的加勒比朗姆与热烈的墨西哥龙舌兰构成,一支生气盎然的组合”。
如果你的品牌需要更响亮一些,可以抓住最近大热的葡萄酒,比如将新西兰产的长相思干白与绝对伏特加的新款Absolut Tune混搭;或者把莫斯卡托甜白与Courvoisier Gold干邑进行组合。
至于调味伏特加,只要你想得到,从培根味、泡泡糖味,到花生酱味、果冻味,市面上都应有尽有。譬如你有没有想过,把嘴凑到电路干线上会是怎样一种体验?滋滋作响?炸出个新发型?猝死?尝一下Oddka“电流”味伏特加你就知道了。
撇开那些昙花一现的预调酒比如Bell’s & Irn-Bru,以及调味的“酒精饮料”比如Dewar’s高地蜂蜜威士忌,苏格兰威士忌向来对这股潮流敬而远之,其严苛标准众所周知。威士忌可以被视作最纯粹的力量源泉,或者缺乏创新头脑,全看你怎么理解。
为了舒缓舆论压力,帝亚吉欧放出了他们的首席酒类研究员Pete Brewin,就着当前的精酿啤酒热研发了Boxing Hares,一款融合了啤酒花的威士忌。这是帝亚吉欧新近的Whiskey Union项目出品的第一款“威士忌混血儿”。
最新一款苏格兰威士忌、加拿大威士忌和美国威士忌的混合体Huxley也于不久前上市。
就在其他威士忌行业巨头们正考虑着要不要加入时,我们邀请了两家较小的酒厂就此类创意举动的价值进行探讨。简而言之就是:混血威士忌对苏格兰威士忌行业有没有好处?
有!
ALEX BRUCE
ADELPHI DISTILLERY LTD & ARDNAMURCHAN DISTILLERY董事长

“食品和饮料领域近年来有不少混血案例,它们之中有些成功,有些则不那么风光。无论如何,能在菜单上看到高地和牛之类的东西,总是有可能刺激味蕾。”
“把不同国家产区的威士忌调和在一起也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很多年以前,日本调和威士忌就采用了苏格兰威士忌作原料,只是从来没有将之作为混血威士忌来推广。其他的混血威士忌在更近的时间出现,有一些是为了探索各种各样的味觉可能,有一些则是出于更实际的原因。”
“我自己与这一类目的结缘要归结到2015年,与爱丁堡Thomas Blake Glover & Co的一次偶然交会。当时他们请我们装瓶一支苏格兰威士忌,以提高Thomas Blake Glover先生在日本当代的知名度。”
“Glover先生于19世纪早期在阿伯丁郡出生,不过很小的时候就去了日本。他后来声名远扬,因为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称他为‘苏格兰武士’。他也是第一个被日本天皇授予旭日章的外国人,其诸多功绩得到认可。”
“所以,设计一款特定的混血威士忌以纪念他的生平再合适不过。这也是一个让我们所有人感到受益匪浅的项目,尽管在国际采购和生产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实际性问题。”
“有了这样一个发自肺腑的理由,我们也得以将两个国家的独特风味展现出来,并由此创造了一款超出总和的调和佳作。这也是混血威士忌最吸引我的部分。”
“如今有那么多注重品质的新威士忌酒厂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我更加乐意参与并支持这一创想。通过被检验过的合理方式,我们有机会增强苏格兰本身的地域风格,同时享受每一次令人惊艳的味觉融合。”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使苏格兰威士忌更广为人知,让传统和新兴、本地和国外的酒厂都能够向世界展示自己,而消费者也能够品尝到未曾尝过的威士忌风味谱。毫无疑问,这会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没有!
ALASDAIR DAY
R&B DISTILLERS联合创始人

“作为一个相对较年轻的公司,R&B Distillers完全明白创新和独特的要义。毕竟,我们的志愿是成为苏格兰领先的精酿威士忌酒厂。”
“混血威士忌无疑十分独特,市面上的那些产品迄今为止都不错,也令消费者产生了兴趣。但我的担心在于,此类产品模糊了产业的界线,而非使之更分明。”
“如果你参照近些年的调味伏特加,甚至‘调味威士忌’,或者橡木桶中陈年的金酒,你就会发现消费者最终会变得迷惑,该产品类别也随之消退。”
“更糟糕的是,由此产生质量低劣的名声挥之不去——谁会喜欢烟熏培根,或是樱桃白兰地味的威士忌?危险在于,混血威士忌开始变得更像一种营销手段,而非真心实意的创新。”
“我认为,我们必须维护苏格兰威士忌的品质以及它在全球的声誉,这正是Scotch Whisky Regulations在做的事情。我们意图生产创新的苏格兰威士忌,同时拥护法规,而这才是一个更大的挑战。于我而言,在苏格兰生产一款创新型烈酒,却不能将之称为苏格兰威士忌甚至威士忌,这件事毫无意义。”
“在R&B Distillers,我们关注世界各地的新动向,观察其他国家的酒厂都在做些什么,希望将他们的创新引进到我们在拉塞岛上的苏格兰麦芽威士忌生产中。”
“我们想向世人展示,年轻的苏格兰威士忌酒厂如何做到出类拔萃,考虑到一开始只能生产低年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我们希望将高端苏格兰威士忌调和、酿造的工艺传承带入到拉塞岛上的单一麦芽威士忌生产中。”
“相信我们目前的苏格兰威士忌系列——The Tweeddale, Raasay While We Wait以及Borders——都能展示出我们的调和技术,证明了要生产出年轻却复杂的苏格兰威士忌是可能的。”
“我们意图让界线明晰,而不是模糊它们。”
结论…
好好喝杯The Glover吧,没必要抗拒这个威士忌的美好新世界。
只不过麻烦在于,并不是所有的创新尝试都心怀好意。货架上鱼龙混杂,许多烈酒品牌不过想借助这一最新趋势来获得短期盈利。
在伏特加行业发生过的情形应该成为威士忌行业的警示,当味觉联姻的潮流逐渐消退,那些生产它们的厂家依然存活着。
谁知道呢?也许这会儿他们正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要弄出个威士忌界的科学怪人来糟蹋我们熟知且钟爱的威士忌。希望不会如此。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