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蟲网第35期白酒拍卖专场 | 流觞诗酒浮雅趣,兰亭心泉映清凉

炎夏日迎来大暑节气,酷热难耐。擅长养生的古人早有妙招,自古便盛行饮酒消夏的风俗。尤其在唐宋之后,人们更创新了许多清爽雅致的饮酒方式,为盛夏生活增添意趣。
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晋代永和九年上巳日(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携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位名士于兰亭举行“曲水流觞”之会。众人坐列溪畔,将盛酒的觞置于上游任其漂流,觞止于谁处,此人或即兴赋诗或饮罚酒。兴之所至,王羲之醉笔写就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其书被后世尊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亦封“书圣”,此“禊帖”之美名与“曲水流觞”的风雅亦流传百代。



古人消夏饮酒,竟能将热浪化作“曲水流觞”的溪水潺潺的诗意、觥筹间的墨香流韵,于炎夏中淬炼出传世华章与从容雅趣。对比当下我们或许只是匆匆从冰箱里取出冰啤、匆匆灌下的解渴方式,是否也少了几分对生活之美的体悟与创造的热情?夏日的清凉,或许不仅仅在于物理的温度,更在于心境是否也能寻得一方如兰亭溪畔般的澄澈与雅致。


茅台定制酒大多是产量极低,专供一些特殊客户需要而生产,极少在市场上流通,但极具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本款专为茅台50年年份酒2003年版,50年陈年茅台酒的基酒酒龄不低于15年,按照50年陈年贵州茅台酒标准精心勾兑而成,未添加任何香气。其酒瓶包装设计整体与“荣获国际金奖八十六周年纪念酒 ”相差不大,其设计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美学,瓶体为紫砂陶,使用“开片”工艺。
早期背标上方的图案与黄头巾的绣花图案相同。2002年起,陈年贵州茅台酒(50)酒瓶背面改版,去掉原来图案和背标文字,改成了雕刻“升龙”(头朝上、尾朝下)。酒体选用陈年基酒勾调,口感醇厚绵长,兼具饮用与收藏价值。作为茅台里程碑式产品,其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在拍卖市场中屡创新高,是高端藏酒领域的标杆之作。


老酒收藏圈中对老茅台“三大”“地方”“铁盖”“红皮”“白皮”的称呼,极其有趣。其中“地方”也就是“贵州茅台酒-地方国营”,指的是在1983年至1986年期间生产的“五星牌”内销贵州茅台酒,因其正标印有“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茅台酒以品质顶级、风格典型和存量稀缺的特点闻名于老酒收藏界,并深受资深老酒收藏者的偏爱。茅台酒厂自1954年启用"地方国营"名称至1986年,但收藏界狭义专指1982—1986年间产品,现存最晚批次已逾30年,其珍稀程度与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对于很多人来说,人生的第一杯茅台酒,就是从拧开红红的铁盖开始。铁盖茅台,也就成了70后、80后共同的年代记忆。所以红皮铁盖到底是何来头?
1985年末至1996年8月生产的"飞天牌"和"五星"茅台酒,因采用扭断式防盗铝制瓶盖被称作"铁盖茅台"。这种0.3毫米厚铝盖具有轻便耐腐蚀特性,红色涂层的顶部饰有圆形排列的"贵州茅台酒"艺术字,漆面光润且久存不锈。其中1986—1987年字体为金色,1988—1991年改为白色,生产日期采用蓝色数字与宋体汉字组合标注。因出厂历史周期短、存量稀缺、文化属性强,它成为茅台酒历史中极具收藏价值的经典产品。


“珍品”系列茅台酒是1986年开始推出的一系列高端酒款,因瓶标左下角有“珍品”二字而得名。该酒以存放多年的陈年基酒勾兑而成,酒质和价格均高于普通茅台酒。其包装与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相结合,刚一问世就广受好评。
根据包装盒材质的不同,珍品茅台被分为“纸珍”和“木珍”两种,1992年以前的包装盒都是纸质,人们称之为“纸珍”,之后出现了木质包装盒即“木珍”。此款拍品为纸盒珍品茅台,酒精度数为53%Vol.,容量为500ml,年代久远,其珍藏价值显而易见!


酒虫网第35期白酒拍卖专场“流觞诗酒浮雅趣,兰亭心泉映清凉”即将开拍,详情敬请登录“酒虫网”APP或微信搜索同名小程序。
本期拍卖标的:
约 220 款(具体数量以实际展出为准)
预展:7月19日 17:00 — 7月21日 19:59
拍卖:7月21日 20:00 — 7月23日 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