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威士忌醬缸中的醍醐味

2017-08-18 11:36
前一阵子看了本谈爵士乐历史的书,作者是位爵士乐手,他回忆小时候,住在美国爵士乐发展最火热的城市,他住的那条街,每个人家里的爵士乐音从早到晚不停,他父亲非常喜欢爵士乐,父亲跟他的好朋友在工作之余谈的是爵士乐,一起吃饭喝酒时,谈的是爵士乐,收音机打开来总是转到爵士乐的频道。

Text by 林一峰 Photograph by Cheng-Yao Tsai

有一次,他在父亲身边,收音机里正好传来一首新曲子,听不到几秒钟的时间,他的父亲就能正确无误地告诉他,现在这首曲子的小号手是谁,因为那位小号手在吹某几个音时,总是有着他独一无二跟其他演奏家的细微差异。

我有几位好朋友他们是业余的古典音乐演奏家,家里收藏了许多的唱片和CD,新世代的爱乐者,音乐都藏在计算机和手机里,以前不一样,人们总是把一整面墙摆满满的唱片,再用唱机放出来细细聆听。每次和他们边喝酒边听音乐时,总也觉得他们神乎其技,唱片有时候是别人带来分享的,放上唱盘,声音才刚出来,另一个人马上就能喊出这是哪张唱片,谁是指挥家,主奏的钢琴手是哪位,这张唱片在19多少年灌录。就算这张唱片没听过,大家都会屏气凝神的听,从那细微的差异之中,在我诧异的眼神中,猜出那十之八九的内容。

很多威士忌的朋友一再的问我,威士忌该如何入门?嗅觉和味觉的品味是可以锻鍊的吗?要把威士忌喝懂是不是要天生味觉灵敏?听到朋友们这么问,我很开心,过去大部分人问我的是「酒量是可以锻鍊的吗?」现在我身边喝威士忌朋友的疑问句,已经把对酒量的关心换成品味了。

以前人们对于酒或是威士忌大部分只有简化的思维和价值,讨厌酒的人把它当作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兽,甚至希望规范他人不要靠近它,免得被它所制造出来的邪恶所玷污。另一边的人,对酒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把它拿来消愁解闷,酒入愁肠愁更愁,饮酒的目的就是要茫要醉,醉到忘了天地之间的烦忧,这样的人多半也品不出酒的好坏,自己的向天之志比酒伟大多了,酒只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真正把酒喝懂的人还是有,但是在君子的眼里,这不过是小术,爱得太深太切的人就被冠上了玩物丧志的帽子。

现在的时代有着复杂的价值观,我们没有一套九品官人法就可以把天下人才全都划分好每个人的品位。我们也没有科举制度,摆好那现成的进士、秀才的红萝卜,让每个人以为达成目的后,从此一生高枕无忧。同时,因为时代没有肯定而明确的价值观,没有让习惯循规蹈矩的人得以遵循的价值准则,因此,慢慢的我们开始调整自己,反求诸己,从追求社会所给予的单一价值和答案,转而重新回头来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喜好,并累积出不需与他人比较,属于自己独特对事物卓越的品味。

怎么锻鍊自己对威士忌卓越的品味?初入门的人千万不要急急忙忙地往旧时代价值靠拢,忙着帮威士忌找分数,找品级,找高低。而是将自己浸泡在这威士忌的酱缸,慢慢的醍醐味就出来了,就象是聆听爵士乐,聆听古典音乐一样,威士忌那些气味细微处的理解和看法正是唯有自己才能领略的独到之处。还是有朋友不死心,又再问,这样不依赖别人的评分,仅仅将自己浸淫在威士忌的世界里,真的能够分辨并了解威士忌的美好吗?不会很难吗?

牛肉面是我最喜欢举的例子,如果你真正喜欢吃牛肉面,大部分的人,只要把一碗牛肉面端出来,看看面条粗细,汤头色泽,肉块的部位和调理手段,十之八九都能猜出来这是哪一家名店的牛肉面,看完了,闻一闻,再尝一尝,也了解了一家面店用不用心,火候好不好,平衡抓得如何?把牛肉面3个字换成威士忌,一样的观色,闻香,尝味,一样理解酒厂精神,熟成状态,木桶平衡。何难之有?

领悟没有捷径,时间最重要,在威士忌上是,在人身上也是。

文章来源:esquire.tw
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评论
评论一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