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几天大家都在谈日威 我也说说我的对日威的看法吧
我是语音输入,可能字废话有点多,我们现在看到的日威,我喜欢把它分成三个类型,第一类是最传统的,大家最熟悉的几个品牌,就是三得利的山崎蒸馏所,白州蒸馏所,知多蒸馏所,还有一甲的,余市蒸馏所宫城峡蒸馏所。这五个蒸馏所是大家对熟悉的,也是大家研究最多的,所以我就不多说了。总体来说呢,余市永远是我心中的日威王,山崎蒸馏所还是保持了很高的水准的,而白州更偏向于斯佩塞和南部高地的风格。而宫城峡蒸馏所按照一甲的工作人员的话说,当初建设的时候是按照低地威士忌的风格进行设备设施建造的(而不是国内所说的斯佩塞)。知多蒸馏所得建设比较特别,他位于名古屋机场附近的一片重工业区里,周围都是丰田汽车的配套工厂,以及一些石油炼化厂。完全是一个充满着工业美学的化工厂式酒厂,所以在三得利的广告中,永远都只拍摄知多储酒罐的一角,以及旁边的大海,而知多蒸馏所本体建筑的真颜永远不出镜(怕看到了以为在喝汽油或者农药)。他的建设其实是为了对抗抗宫城峡蒸馏所的两台科菲式连续蒸馏器而修建的(知多也用连续式蒸馏器)。这种科菲式连续蒸馏器及知多蒸馏所生产的谷物原酒更多的是用于调和以及用于生产制作海波的清淡型原酒。另外一个巨头是麒麟旗下的富士御殿场蒸馏所,和三得利一甲不同富士御殿场工厂是一个日美合资公司,除了制造日威还要装瓶一些波本威士忌。她的谷物威士忌的口碑远远高于它的麦芽威士忌,它有三种不同形态的蒸馏器,用于蒸馏谷物威士忌(长的最搞笑的一个像是蒸馒头用的锅)。这三家供应巨量的业务用大桶装威士忌用于嗨波市场,估计占了全日本威士忌的八成以上(脑补一下国内烧烤摊的夜啤酒),不用说肯定用了大量进口原酒。甚至这几家的PureMalt,谁也不能保证是不是用了苏威,比如竹鹤,难说没用本尼维斯的基酒,三得利的新版响,也难说没用Ardmore和欧肯特轩基酒,反我在日本问以上两家这个问题,每次都不置可否。以上这几家酒厂都实地去过,肯定在生产。至于白州蒸馏所停产可以说是瞎扯淡。我们暂且把上面这几家公司称为于寡头垄断的巨型工厂, 那么本坊酒造旗下的信州Mars则是一家曾经生存很困难的蒸馏所。这家公司是一个中型规模的私营企业,他在80年代的时候曾经生产过一批,质量非常高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驹之岳(也出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调和,反正不好喝)。 后来日本的泡沫经济破裂之后,驹之岳原来的工厂就停产倒闭了,他的威士忌当年大多数存放在鹿儿岛。一直到,2010年左右,信州的工厂才恢复运转,但是设备已经停用了非常多年,原来的工厂技师们都已经走了,后来他们任命了一位做日本啤酒的老司机来做蒸馏所的总监,就是现任总监,信州蒸馏所的工场长竹平考辉。 (无独有偶,后面讲到的长滨蒸馏所的老板加酿酒师清井崇也是从啤酒玩到威士忌坑里去的)复产之后,在竹平的努力下驹之岳得以重生。但是做威士忌毕竟不是做啤酒,当初新推出的驹之岳,在前几年品质并不是很稳定,最近这一两年高年份的新版驹之岳,品质才渐渐开始稳定下来。最近本坊的第二家蒸馏所津贯蒸馏所已经开始生产,再加上位于屋久岛的储藏库开始运用,未来的高端产品应该是值得期待的(屋久岛熟成的几款新驹之岳很厉害),不过就我实地考察的结果看,到现在为止信州和津贯酒厂的生产管理是有一些问题的。尤其是新的津贯的出品还处于相当不稳定的状态。但是由于老的鹿儿岛的威士忌很珍稀,从稀有的角度上来说甚至比山崎同期的酒更难找,所以老版本停产之前的产品和新版本复产之后的产品价格相差很大。倒是本坊的大部分应该是自产,但是很多39度业务用威士忌应该也是用了进口原酒。(对,就包括恶名昭著的轻井泽俱乐部)信州酒厂去过,津贯等明年年初吧。好,这是威士忌工厂规模的第二个级别然后接下来就是几家曾经正儿八经生产过威士忌的传统日本酒厂,包括位于明石的威士忌酒厂,位于福岛县的笹之川蒸馏所(当年羽生蒸馏所倒闭的时候,他的原酒是存放在这家蒸馏所),位于富山的三郎丸蒸馏所(三郎丸55年是目前年份最高的日本威士忌)。其中三郎丸我去过。这三家当中明石是一直没有中断过生产的,但是呢,他的威士忌总体来说定位比较低,很多常规款的品质还比不上我等等要介绍的下面一段的两个酒厂。其余两家蒸馏所,都是属于把威士忌制作当成副业来进行操作的,所以他们的生产断断续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没有推出过原酒。以前推出的山樱,963以及三郎丸也是使用了大量的进口原酒对自己产的部分进行调和,值得一提的是,笹之川蒸馏所,现在更新蒸馏设备后叫做安积蒸馏所,这家位于福岛的酒厂很少被国内关注,他家曾经在肥土伊知郎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不但原酒在这里储存,连装瓶都由笹之川代劳,后来将秩父用于装瓶的瓶型称之为秩父瓶,笹之川推出的高端系列均采用了和秩父一样的瓶型装瓶,品质都相当出色价格比秩父平易近人。在去年曾今推出过一款Miznara cask 处理过的18年小批量,专供高岛屋和三越伊势丹,有着惊人的水准,根据信息很可能用了一批笹之川自产的麦芽原酒和羽生,秩父的原酒进行了调配,也算是一款致敬当年救厂之恩的绝唱。除此之外,他家以前的山樱18年,15年桶强和963老版21年都调出了相当不错的水准。最近三郎丸淘汰了他那台半吊子蒸馏器,安装了新的一台铸造式的蒸馏器,没看错,是铸造的!新酒已经出来了,喝过三郎丸的NewMake很有特色。笠之川的山樱也开始用新的蒸馏器进行生产,蒸馏所正名为安积蒸馏所。他家泥煤新酒也不错。但是完全用新蒸馏器出来的正儿八经威士忌应该还没上市。然后要说的就是户河内和仓吉两家。先说仓吉,仓吉是大家争议最大的一家酒厂,从某种角度上说仓吉开了公开发售苏格兰原酒的日本威士忌的先河。仓吉成立很短,销售却做的不错,现在既成事实,商业上无可厚非。后来也自建了蒸馏所,生产的威士忌叫松井。不过关于仓吉的蒸馏所设备与工艺很少有相关的介绍,在日本的洋酒业内人士中也比较少提及,不知道为什么。也可以说仓吉和鸟取品牌是进口基酒,松井品牌是日本产酒。他家的山阴又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户河内是一家奇怪的酒厂,这家酒厂成立甚至比三得利还早(1918),如果不出意外可能是全日本最早一批拿到威士忌生产许可的酒厂了。在八十年代之前曾经用自己的蒸馏器制作威士忌,后来不知为何停止了自产(老的蒸馏器拆卸后被放在了现在的樱尾蒸馏所前成为了装饰品,现在的酒厂老板估计会为当时的决策后悔的不要不要的)然而近两三年才修建了蒸馏所进行自己的威士忌生产,之前的户河内按公开资料是加拿大为主,风格也继承了加拿大威士忌的明显缺陷,尤其是低年份的。这种状况在18年以上的户河内上逐渐改观,到30年时基本上达到了这个酒厂拿着外来和尚的经念出的最高水准。可惜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到了。和仓吉不太一样的是,仓吉因为成立时间短,是几乎直接用熟成威士忌进行调和,而户河内用了新桶在日本熟成后再调和。但是总体来说这几个品牌的进口基酒品质都不够稳定,最终普款产品确实实在不怎么样。仓吉自己的蒸馏所修好了之后很快就出酒了,户河内的樱尾蒸馏所修好了后只有Gin面世(Gin还很不错,这家早把做调和的精气神放在这上面可能现状大不一样),一年多的新酒在香港的威士忌展会上出现过一次,据说品质还不错但我还没试过,但至今还在憋产品,没有单一麦芽商品面世,但是因为Gin卖的太好,已经添置了第二台威士忌专用蒸馏器的同时在做第二个蒸馏所了(早干嘛去了)我估计过几年即使发售怕是也不会再用户河内的名字。这家酒厂我也去过。你如果觉得上面二位不靠谱,这就不对了,人家蒸馏所盖起来了还是有希望的。仓吉虽然着急了一点儿(盖起来这么短时间出酒能好喝吗?)但是好歹人家在做了…再接下来一波真正的空手套白狼就更有趣了一个甲州韭崎,对没看错,白州隔壁,和山崎差一个割韭菜的韭。没有蒸馏所,现在也没有。被国内找到了这个奇葩后定制了好多带有浓重魔幻主义色彩的产品。它南边还有个石和,也在甲府,也什么都没有,酒哪儿来的不晓得。名古屋有个相生ユニビオ,出过几款不是主流的酒,反正没有蒸馏器。岐阜有个玉泉堂PEAK,什么都没有,照样进口威士忌做自己的,不过这家比较良心,存了18年的苏威卖200多人民币,而且口味很不错,反正国内没人买,估计日本也没几个人知道,所以我就说他个好话吧(这家好像弄了个蒸馏器,出了几锅NewMake,喝了感觉还没学会造)。新泻麦酒出过一个叫忍的水楢桶调和,估计是进口酒放日本橡木桶了几年,以前好奇买过一瓶……最后发现…不能忍……静冈有两家酒厂,一家富士御殿场和静冈(等会儿说),这俩算靠谱,但是还有一个莫名其妙的叫富士山岭的,果然这种简单粗暴的康帅傅式山寨也不是中国的专利。除了风景秀丽的富士山之外,我们在北方的北海道,除了大名鼎鼎的余市蒸馏所之外,还有一个大企业札幌酒精,他们也做威士忌,怎么做的不知道反正他们没蒸馏所,另外还有几个大的业务用酒的制造商,一个电气酒精,一个合同酒精,一个德福长酒造,都有大量的业务用酒,怎么来的不知道。此外冲绳还有几家,基本上也是一个套路。值得一提的是宝酒造,就是那个做宽牌酱油的大公司,有很多产品的代理权,包括波兰顿,BigT甚至中粮的塔牌绍兴酒等等,清酒松竹梅。他家也有威士忌,主打业务用酒,叫凛,用来兑汽水还不错,全家711这种便利店常看到,但是不用说又是来路不明的威士忌,他家反正做不出威士忌,怎么来的不知道。最不靠谱的一堆说完了,再来几个新厂。嘉之助,新厂,小正酿造的,据说这家和户河内,信州Mars两家关系不错,这家只有新酒推出所以是日威静冈,新厂,是代理商GaiaFlow自己投钱做的,最大卖点是拆了轻井泽的麦芽粉碎机和间接蒸汽蒸馏机…不过我对他的直火蒸馏机更感兴趣。工厂参观我前一阵发过,这家酒厂刚刚发售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单一麦芽产品,但是很多人包桶,炒作一波胜过一波,在台湾差不多快成了韭菜种植基地,个人觉得有一定的泡沫。冈山,这家的模式和户河内新厂樱尾很像,先出Gin,质量还不错,真正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刚出,还没喝过,据说评价还不错。但是应该是日威长滨,超小酒厂,我去过,这家一锅蒸馏只够装一桶,库存也没多少,单一麦芽刚出,是这几家单一麦芽中品质比较好的。价格也算公道。因为产量实在有限,也没多大炒作空间,算是个良心产品。叫Amarhagan 的调和是标明是世界威士忌,而直接标汉字长滨的是纯纯的日威。厚岸,不用说了,走的嘉之助模式,新厂红人,北海道第二个正儿八经的,还没去过,前面几版新酒但是应该是纯日威。最新调和的红瓶和白瓶不知道基酒何处来的,存疑。现在开始按节气出酒,新出的寒露是他家正儿八经第一批满年份的威士忌。(我等着他出完为中国争光哈哈)游佐,新厂,和户河内樱尾一样,不到年份不出酒,看起来修的很不错,这家酒厂整体比较轴,设施管理看起来相当到位,应该是日威。但愿不要搞到一半因为太轴把自己给穷死了。尾铃山,新厂,设施非常精巧,已经有NewMake 出酒,这家是日威,威士忌推出还要好几年。至于已经挂掉的轻井泽,在国内现在很多人拿着美露香时期的调和产品也成为轻井泽,或者叫早期轻井泽,按照这个思路角瓶和Torys也能强行叫早期山崎,没毛病。我只能说美露香出的包括三乐在内的调和威,没有绝对对比同期的大厂有多大的优势,单单把基酒聆出来就这么牛逼了?我存疑。包括当年的美露香有些酒款我可以确定是用轻井泽加Nikka调和,并没有发现比Nikka自己的从价税调和好到哪里去(ー_ー)!!……个中道理自己遐想,我就不点破了最后一个,秩父,这个不评论,涉及的利益链太多……总结,三大巨头,最大的进口苏威消耗者,自产酒也不错,奈何不了人家…有钱就是好当近100年以前的大阪,一家名叫寿屋的百货商店里,一个名叫鸟井信治郎的中年人正在筹划着如何把进口进来的苏格兰威士忌混合烧酒和焦糖,调配成一瓶名叫Torys的威士忌去冲击当年被苏威占领的日本洋酒市场的时候,什么才是真正的日本威士忌的争论就从来没停过。🤔当大家在质疑为什么很多传统日本威士忌酒厂都在走先出酒后建厂模式的时候,猛然回首,发现原来都是在沿着日威创世巨头1923年之前一直到现在发展壮大的商业脚步在稳步前行。








评论 172



110赞

你是我心中的大神
认真学习了







好文章,受教了

解释得很详细清楚了,学习中

不评秩父可惜了

所言甚是,全盘入心

学习了,谢谢大佬

非常精彩 受教了


日威精华学习了

某父评论了就会X了

據我了解,saporo 啤酒因該跟札幌酒精工業無關

学习了,历害啊

真知灼见学习了

大神啊!感谢科普好文

日威居然有这么多牌子!

逛乱套涨知识

迟迟不评论

還有一個最北的厚岸

必须收藏。感谢楼主!

讲到秩父,欲言又止,让人浮想联翩。

秩父笑死我啦哈哈哈

认真学习!

学习、学习!支持楼主!

精辟...




感谢楼主的好文章

看来存了好多津贯和屋久岛的酒是对的哈哈

深度好文。同样认为余市是日本最好的威~

支持雄文。

历害,,,,

厉害了,赞

字太多,你把语音给我吧

牛人🐮,学习啦

厉害啊










好👌非常值得閱讀

分析的很透彻啊

毫无疑问的是Nikka出品的大多数都用了本尼维斯。而響作为调和而言,重点是标准化,所以没必要过度去揣摩用没用欧洲酒厂的酒。整体而言,日威而今技术娴熟,水平稳定是整体现象,但就消费而言,国内购买日威毫无性价比可言。嗨棒其实真真会是餐饮的一个伟大的现调方向,我个人对这个方向在国内的出现也不怀疑。

大神学习了 文中绝大部分提到的垃圾酒都喝过 也是醉了

高手,学习了

受教了。。

留名! 一字一句阅读了

精彩 有意思

支持雄文。

哈哈 我们是脸书好友

很全但不细,秩父为啥不说?

牛逼牛逼


这篇收藏了

敢问大佬要花多少时间金力才能走过这些酒厂?

尾鈴山蒸留所最近也开始蒸馏了,改天过去看看情况

全网最详尽

好帖,收藏了感谢

谢谢分享一一

轻井泽反正属于投资品 只需要关注风险性就好了

日威里只认可轻井泽和秩父

谢谢分享一

认真学习了一遍

涨知识了,感谢分享

有没有兴趣有机会试试在下的?


一大早学习了一下 余市是最具苏威风骨的 大神改天单聊下秩父?





轶父那段评论是本文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