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贝尔城威士忌节云顶酒厂Springbank Open Day (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攘攘,皆为利往.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了社会生活的真谛,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忙碌奔波. 吃午饭时,看着依旧排队买酒的人们我就不禁在想,这里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云顶威士忌爱好者,有多少是flipper,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午饭后回酒店办理Check Out,发现走出云顶酒厂所在的胡同,外面街道依然是冷冷清清,作为当地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外面竟然连一点点张灯结彩都没有,网上查了一下,坎贝尔城除了酒厂以外,支持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一家奶酪厂跟一家风力发电塔制造厂,目前都因为疫情面临倒闭的风险,当地政府估计确实没钱做些装点门面东西,而酒厂唯一的嘉年华公告就是上篇图一那个A2大小的广告牌. 疫情以来英国民众的生活其实也不容易,一边是基础能源上涨,物价通胀严重,一边是失业率上升,民生凋蔽. 如果说现在云顶酒厂允许当地居民,每周过来买一瓶限量版的酒并送到拍卖行赚差价,也无疑是对小镇经济的一种变相支持!午饭后天气转好,整个停车场也变的热闹起来,先是有镇上的管乐队做演奏,还有小男孩吹奏苏格兰风笛,当地民众还拿出了一些手工艺品过来摆卖,酒厂商店门口依然排着长队,听说今天不限量供应Cage Bottle,只要排到的都能买一瓶,但就是年份越来越低!



云顶30年首发品鉴会

下午第一场品鉴会是云顶OB 30年的6个单桶和最终版本. 也算是30年OB的发布品鉴会吧! 票很紧俏,我也是阴差阳错的抢到了一张,场地在酒厂的Washback Bar,最近去过酒厂的朋友应该熟悉,他们这个酒吧是疫情后新装修的,面积很小,中间一个环型吧台,四周只有六,七张桌子,一共估计也就五六十平方的样子, 进去之后才知道,品鉴会应该卖了不到30张票,难怪当时网上发售的时候1秒钟就售空了. 我四周看了一下,现场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四五十岁白人男性,其中肯定不少是经常在网上开着外挂程序抢酒的主!


30年Tasting票数少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6个30年桶的混桶,在一年多前就混过了,而当时6个单桶里抽出来的酒样就只剩那么多,每人每杯里我看都不到15ML.

负责讲解的是 Ranald Watson, David Allen 和 Findlay Ross,其中 Ranald 跟David是目前酒厂的销售总监,云顶在UK的各种Tasting活动主要是他们两位抛头露面,Findlay很年轻,负责Cask管理跟选桶,这批三十年的桶就是他经手选出来的. 席间他们还是透露了不少信息. 先说一下云顶30年稀缺程度吧,上一版OB云顶30年是千禧年装瓶,整整过了20多年,才有这款最新版的OB 30年, 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威士忌行业低迷,云顶酒厂处于一种产能很不稳定的状态,为了回笼资金,养活员工并持续生产,当年的很多桶都在年份偏低的时候就卖掉了,据David讲1990,91,92的Cask 目前一共还剩15个,这次用了6个,这版30年后,未来6年不会再有30年,剩下的几个桶计划是在2028年再装一款35年. 这其实意味着这版OB 30年也是未来若干年里的唯一一版. 我估计未来二级市场的价格可能会非常非常的疯狂. 谈到价格,Ranald说RRP定的是850镑,限量1400瓶,这个价格对于一瓶威士忌来讲其实不算便宜,但考虑到品质跟稀缺性,850镑也不算太贵,因为二级市场的价格可能远远高于这个,现场有人建议说,你们应该把零售价定到1500或者更高,这样抢购跟倒卖的人就能少点. Ranald笑着回答1500应该也好卖,但还是要考虑到广大喝云顶的消费者权益,合理的定价对于原价买到的顾客来讲,他们会愿意开瓶来喝,如果价格太高了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其实,我觉得云顶能有今天跟他们的RRP定价低有很大关系,发售价低才让Flipper看到中间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去抢购,收藏,让整个市场水涨船高.

新版30年用6个猪头桶混成,如图所示!其中1-5是波本桶,6是雪莉桶,现场有人问是什么种类的雪莉桶, Findlay说他们90年代初的记录信息有点乱,只知道是雪莉桶,初填再填不详,估计是oloroso. 因为官方的Cask信息还没出,我觉得应该是83%波本,17%雪莉吧. 由于这6个云顶30年单桶酒样属于绝版,我看现场的好多位都备了小玻璃瓶,打包带走. 好喝么?非常好喝! 去年10月初TWE Whisky Show云顶大师课 David Allen就带了这款30年,当时是桶强有四十八九度,我在酒虫有写过一篇品鉴酒评,闻香就是个热带水果的果篮,让人非常舒适惬意那种,这次最终版46%ABV 加上又桶陈了小半年,平衡度还能再增加一些. 个人认为93-94分的水准. 未来两周先从英国开始发售. 有一小部分会分给云顶会员摇号,预计UK绝大多数酒商都会摇号或者加价销售,偷偷送拍卖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在Washback Bar外面等待的时候,看到 J&A Mitchell Co Ltd的主席Mr. Hedley Wright,我就远处拍了张照片.


这位92岁高龄的苏格兰威士忌届大佬其实非常低调,网上几乎搜不到他参加任何活动的信息,但作为Springbank, Glengyle 和Cadenhead几家世界知名威士忌企业的老板,Mr Wright显然是位德高望重又很有智慧的老人. 2000年初Dave Broom在whisky magazine 上发表过一篇介绍云顶企业文化的文章,标题为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Springbank) 如下图


其中提到云顶的产能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只用了四分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经销商跟市场中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状态, 一旦增产,就需要在市场营销上投入更多,甚至让利给经销商来促进销售,最终利润可能更少. 而这种通过控制产量来维持盈利的模式,在当年就奠定了云顶成为Cult Whisky基础,我估计22年前他们肯定没有预测到云顶现在的市场是如此火爆. 当年的37名员工,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的94名,云顶酒厂把品牌的邪教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 苏格兰威士忌行业过去两百年经历了多次起伏跌宕,云顶酒厂能够在历次大衰退中存活下来,跟他们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关系密切. 作为Mitchell家族第5代传人,Mr. Hedley Wright这些年所坚持的企业发展路线无疑促成了云顶今天的极大成功. 这一年多中国资本的猛推,也让我等普通消费者想原价买点云顶变成了一种奢求!


Longrow Single Cask Tasting 跟云顶30年基本是无缝衔接,两个场地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搞得我一场结束后,拉着行李一路小跑,估计是场地有限,longrow tasting 在warehouse附近搭建的两个帐篷里举行,目测应该两个场地一共卖了60张票. 不知道是因为品鉴会准备的杯子都被大家拿完了还是怎的,这里竟然是一人发一个杯,喝完一款再给倒一款. 如图所示,这些是今年晚些时候针对全球多个国家跟地区定向发行的Longrow 21年跟 23年单桶,有点像早些年推出的云顶 Single Cask. 我刚好跟伦敦自驾过去的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由于下午的几场Tasting时间一场挨着一场,一直没时间去排队再买Open Day装瓶,我们尝了喝了两款,几位小兄弟建议我去排队买酒,他们帮我把酒样一杯杯的打包装到小瓶里,所谓出门靠朋友,新结识的几位小兄弟确实给力,又帮我打包酒,又帮我提背包拉行李,搞得我不甚感激.

临走的时候小兄弟还送了只自己酒店定制的凯恩杯给我,一个建于1873年的精品度假酒店,现在留英的年轻人如此年轻有为实属难得.

下午最后一场New and Forthcoming Tasting 人比较多,还是在发麦车间举行, 如图 有上午一样的hazelburn 15年雪莉桶强,今年早些时候发售的本地大麦,open day 的云顶 22年, longrow red 15年,4跟5应该是未来要出的新款, 22年云顶 open day 这款还是有相当水准的,感觉不逊色于去年那款28年!价格不高还是值得买一瓶来试试! (完)
评论 59



13赞

深度,涨知识

羡慕羡慕!

我认真读完!

前来报道了

支持一下。

专程来学习的

支持一下下

路过支持一下

再一次羡慕


云顶开放日啊

楼主费心啦

支持大佬。

我感觉也是

路过围观一下

點贊收藏分享


有時看到些屌絲就來氣,麥卡倫山崎輕井澤漲價叫投資,人家雲頂漲價叫炒作,真是TMD睜眼說瞎話

国内喝朗格罗的很少…

之前试过了哈哈哈哈

已收藏,支持一下。

读了真涨知识👍👍👍

今年非常感谢云顶
,看了你的文章后更觉应该致敬










现在跌到多少了

66666666

路过支持一下

这样的好文章值得三刷四刷五六刷

好文


想念英伦 想念伦敦 那时还没爱上whisky

楼主辛苦了,身临其境,仿佛跟着楼主游了一大圈云顶酒厂








云顶22 200ml的发售价多少

路过支持一下这个

作为云顶的粉丝 必须给予此篇文章高度好评

城会玩!!

买几瓶云顶30

超级经典的云顶。

路过学习一下。

学习了,感谢分享








支持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