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小白的入坑

翻翻日历,入坑一年半有余,适逢第555天,一篇流水以作纪念。 第一次接触威士忌是为了送礼,买的是竹鹤21,简洁的外观,不俗的年份。 第一次品鉴威士忌是在重庆,是一支Three Rivers选桶,非常惊艳,入口在口腔及咽喉的感受,我称之为“蕴染”。 第一次带入门的老师傅是号称“酒虫百晓生,百瓶风向标”的K神。K神常用的口头禅主要是: “这支我也有。”(我早就囤货了) “价格我没有关注过,反正我又不卖。”(我可以跟出价最高的人谈) “是我参与运作的”(我是庄)等等等,不胜枚举。每次发文推酒必然引发一通哄抢。 自此,我就开始了威士忌的疯狂入坑之旅,不停的买买买,什么品牌都买,价位从几百到几千不等,购买风格也不停在变,一开始也不做研究,简单看看网评,加好看的外包装,随机购入,数量一般都是一瓶,用圈内话说,主要是为了“摆柜”,后面有了基础的了解后,相对比较大胆,以几瓶或件入为主。开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对酒体风味的辨别有了一定的认识。 简单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收获; 购买渠道,一般分为四类: 一,酒商:一个好的酒商朋友让你避免走很多歪路,价格会适中,也会给到你很多建议。你要问我怎么认识酒商?多买酒多加威士忌群,自然会有。 二,百瓶与酒虫的闲置及拍卖:有时候会有大漏,但也有大坑,容易上头,取决于自己的冷静的判断和丰富的知识面,所以还是要多看书多学习。 三,线下门店:有时候信息不对称,线上价格已经暴涨了,门店还没来得及调整。且门店销售的都是行货有收据发票,真实性相对较高。 四,淘宝,京东,拼多多:一般用来比价,实在买不到的货才会选择,电商活动节日会有比较低的折扣,但是要注意假货,包括水货当行货卖。当然,假货哪里都有。 口感比对: 因人而异,有人喜欢雪梨的香甜,有人喜欢煤泥的刺激。如果要我推荐的话,花香雪梨:麦卡伦,格兰菲迪,苏格登,烟熏泥煤:波摩,泰斯卡,阿贝。排名不分先后,各有所爱。 投资理财: 这一块是目前许多人购买威士忌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在疫情+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下,不夸张的说威士忌基本上每个月都在涨,尤其是在一些威圈大V的推荐之下,被低估的性价比之选会涨,限量版的会涨,高年份的大酒会涨,只要有话题和热度,就是一个字“涨”。 那如何选中会涨的款呢? 我的选择:一,买头部大牌。二,买高年份。三,买稀缺限量款。四,买单桶。五,买桶强。 但最近的风向是几乎90%以上的品类都在涨……..所以建议就不是这么重要了,基本上买什么都是对的😰就是有时候涨得厉害了,会出现要崩盘的幻觉。 总得来说,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购买时候要慎重再慎重!同时也希望大家不要藏酒,该喝就喝呗!毕竟,生活是这么的难! 以上,仅供消遣。
评论 9
1赞
感谢分享!


感谢分钟!
支持一下下
这条路多么相似
支持一下。
支持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