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盐的重逢 记Talisker

一支岛酒,14年前第一次喝到泰斯卡下意识反应。记得那一支是泰斯卡25年2004版,那时候这支酒还很便宜。标志性的混合着浆果与胡椒风味温柔的泥煤,毫无疑问这是海洋的儿子。 然,此岛非彼岛,它孤单偏安于Islay北方数百英里的大西洋中,这个被称为Skye天空岛的地方。在第二家酒厂诞生之前,人们甚至找不到除了去看看这座岛是如何荒凉或者探访泰斯卡以外任何一个登上这座岛的理由。甚至和这座荒凉的小岛比起来,同样实属荒凉的Islay都显得热闹非凡。 然而它偏偏就在这里。 经历了60年代灾难性的大火毁掉了一切之后,它依然在这个完全找不到人类生存理由的岛屿上重建而继续存在着,因为它是泰斯卡。和岛屿区另两家酒厂,外刚内柔的奥克尼,充满着鼓浪屿一般休闲气息的穆尔岛比起来,它把苦寒之处绝地求生的本能修炼得炉火纯青。 泰斯卡在帝亚吉欧酒厂中产量并不大,但欣赏到泰斯卡的特质门槛并不高,而且无论入门还是中档25.30年的产品线的售价都相对他的竞争者来说比较便宜。 从廉价的泰10年,北纬57,Skye,黑风暴就能感受直接而强烈的不拘个性。在海盐和海风中融合了腌渍水果的丰富香气。可以说,泰10是一支那那个纬度气候用仅仅十年的时间里能够转化出的难得的好酒。泰斯卡北纬57是入门级泰斯卡中风味和Islay最为接近的一支,足够高的酒精度,足够雄壮的酒体和强烈的烟熏泥煤冲击,可瞬间击倒从Islay转战而来的重口爱好者。而DE和Skye非常温和优雅,展现了泰斯卡的高度诚意。 当到了25年和30年之后,泰斯卡把烟熏水果干演绎得淋漓精致。尤其是早期的高度25年2004,青苹果又混合着成熟水果的甜味,到最后呈现出果干果脯的蜜味,令人赞不绝口。到了2008年又变成了拉弗格一样的碘味泥煤,青草和番石榴,绿色蜜瓜蜂蜜薄荷。而20年桶强则展现出阳光下晒干脱水的葡萄干,杏干果脯和烟熏盐渍融合后的甜美,将50多度的酒精掩盖得彻彻底底,这个级别的泰斯卡变化丰富,变得更加优雅令人留连忘返。 在欣赏过泰斯卡1985限定,PU1988,泰斯卡43和星星标泰斯卡后,对泰斯卡的现代高端大酒会有全新的视点。泰斯卡的高端酒款不像麦卡伦一样雍容华贵,也不像波摩那样婉转深沉,但是却有他独特的真诚与坦率。骨子里还是你第一眼认识他时候的那样,但经过岁月洗礼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尤其是PU1988 有和PE和Brora相似的皮革蜡烛调,最后橙花香气令人惊奇。这和入门的泰10,风暴所展现出的直接,率真,扑面而来的冲击大不一样。 在这个贫瘠得不能再贫瘠的岛上,除了海盐和晒干海盐的海风之外,上帝能够慷慨给予的就只有时间和光。 海盐终究是海盐,但时光则能改变一切。倘若是这里没有光,那么它就是这座岛上唯一的光。 激烈如斯凯岛的风暴,或平静如风暴后的海湾。
评论 21



6赞

深度好文


通过你这个文,感觉泰要涨价了


支持一下,

好文章啊学习一下

这文章杠杠的

这是又要涨价了嘛

支持一下。

好文章




看着像不错的

支持大佬K


支持一下。

泰10也要涨价嘛


泰10 乐嘉16,这俩真的,天地良心酒。呜呜呜

支持一下!

路过围观一下

海与天风独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