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 - 正方观点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09-15 10:29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 - 正方观点
“给威士忌打分,无论用哪一种评分系统,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方便交流。我对于单独的一个分数其实并不在意;我个人所推崇的,是分数以及分数背后的具体而准确的品鉴笔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你有效地向其他人完整表达出你对一个特定酒款的印象,缺一不可。而100分制,又恰恰是支持这一组合的最佳基础,因为在百分制下,你会有足够的空间来让你从不同角度来做一个更准确的描述。

有人可能会说,大多数威士忌只有70到90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用百分制,我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大家可以认为在百分制中,100分是属于百年不遇的完美酒款的,而0分则是彻头彻尾的垃圾。仅因为大多数威士忌在分数70-90分这个区间,并不意味着没有70分以下的酒(只不过基本上没人会傻到拿分数更低的酒出来做生意罢了),同时,这也不意味着没有95-98分的神作的存在。更大的可供选择的分数范围,可以让不同个性和不同特点的酒款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关于品鉴状态的不稳定性这一方面的争论,其实也是很值得商榷的。当然,人们在一天中的状态可能会有各种微妙地变化。但是,在品尝威士忌时,如果能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可以作为标准参照物的样品,让你实时的可以判断自己嗅觉以及味觉的状态,从而有意识地相应在评分时进行一定的校准。我认为这是了解你所做的判断,是否具有较强一致性的完美方法,平时的话,我一般会选用拉弗格10年和克里尼基14年,作为我自己的标准品。

再有一个被提到的问题,是关于个人偏好的。大神Serge Valentin在whiskyfun网站上的各种评分之所以为大家所接受,其更本就在于他的整个评分的标准,一直是按照他的个人口味,长期保持高度一致的,即以是否能充分表现出酒厂本身个性与特质为最高标准。这样的一个标准本身,在经过了长期的和网站用户的互动以后,已经被广泛的接受了,并且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Serge的品鉴纪录,来比较并猜测一款酒,可能在自己嘴巴里的表现。而这一点,也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在分数背后的具体而准确的品鉴笔记,所能带来的最为有用之处。分数外额外的文字描述就是一切!相反,这也是为什么Jim Murray的分数是有问题的 – 有些描写太过于虚无缥缈,没有办法让人引起共鸣,因而难以被大家理解。(好吧,这位选手,我们知道你和Serge关系比较好…)

再回到百分制的问题上,我认为如果能利用好百分制,是可以让我们的判断变得相对客观的。再以我自己为例,我一般情况下不喜欢重雪莉的酒款,但是如果一款雪莉风味的威士忌在口感清爽性、平衡度或复杂度方面表现不俗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多加上几分。哪怕是我个人不喜欢的酒款,我依然可以纯粹从技术层面上通过分数,来判断并评价一支酒的表现。当面对一瓶1960年代的阿贝的时候,其实完全可以通过调整情绪和期望,充分考虑考虑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找一些标杆酒款),最终,是完全可以的给出一个冷静而又的分数的。

如果大家都能够统一并更多的使用百分制的话,对于整个威士忌文化的传播,也是有很大价值的。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系统来校对、比较和积累一个关于每一个威士忌酒款的数据库。并且,这也会变成一个关于威士忌的通用语言,方便大家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帮助我们展开更广泛的关于威士忌的对话。

总之,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交流并分享我们对于威士忌的热情的话,有一个更为统一的威士忌评分标准,并且利用这个系统来对每一款威士忌进行更为广泛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我来说,百分制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位正方选手后手非常有针对性的反驳,还是相当给力的。个人对于尤其是关于“分数以及分数背后的具体而准确的品鉴笔记的有机结合”、“文字描述的准确性/代入感”以及“百分制作为统一的标准以及大数据库的基础”等多个观点,是相当有同感的。但是这位选手在发言过程中,又是怼重雪莉,又是怼Jim的调调,下一轮的辩论题目我已经帮他想好了,Angus同学准备接受炮轰吧。

另外再多唠叨几句,由于工作原因,我可以相当负责的告诉大家,如果想要训练一群专业品酒师,对于每一款酒,哪怕想要把每一款威士忌的表现,分成30-40个维度(例如麦芽香味值,香草香味值),并对每一个维度分别进行百分制的评价,也是完全可行的。这也就是著名的定量感官描述性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的方法。我甚至可以大胆的猜测,某些销量极大的酒款,其质量控制,应该也是通过类似方法来进行的。但是,对我我等凡人来说,如果这样喝酒的话,是不是太过无趣了呢?个人觉得,无论是用什么评分方法,让自己的评价能够更加前后一致,并慢慢地通过和大家的交流以及与大神们的比较,多喝多试不一样的酒款,坚持强化,来不断完善自己对于威士忌的理解以及评价体系,下一个大神,也许就是你。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 - 正方观点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 - 正方观点
评论 48
评论一下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09-15 10:33
欢迎各位酒友也一起来分享一下心得
David_L
David_L
2018-09-15 10:47
写的真多啊 哈哈
孟博士:回复 David_L: 我只是搬运工,哈哈哈哈
孟博士:回复 David_L: 是想转发给你让你也来指导指导的,然后你发了一堆阿贝单桶的照片过来
dyw99
dyw99
2018-09-15 10:58
写的非常详尽,拜读。评分这玩意,实在是没有绝对的标准。
孟博士:回复 dyw99: 嗯,只是为了自己能更系统性的对各种酒能有一个判断,以及方便交流
二意
二意
2018-09-15 13:18
孟博士:回复 二意:
ASUKA
ASUKA
2018-09-16 00:02
写得好,学习了
孟博士:回复 ASUKA:
小溪流
小溪流
2018-09-17 15:17
像我这种口味变来变去的人,必须要结合品鉴笔记打分才行。
孟博士:回复 小溪流: 配不一样的菜喝不一样的酒,没毛病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11-14 12:12
关心serge打分的可以看看这篇,fun上面另一个大佬的原话,“分数之外的描述才是一切”
K______:回复 孟博士: 黑波摩分数也不高啊
孟博士:回复 Kingwil: 有些酒大家都追但是分数不高这个问题就超越酒本身了,所以分数不能代表所有的东西
rolllll
rolllll
2018-11-14 12:21
威士忌不像葡萄酒,动不动就100分 动不动都95+,威士忌的打分反而更加理性95分以上的神酒更是风毛菱角,给后来者留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孟博士:回复 拉加粉: 真的95 反而要看看,说不定是一时兴起打下的分数,哈哈哈哈
rolllll:回复 孟博士:对哈哈
David_L
David_L
2018-11-14 12:28
还是需要孟博这种客观开酒喝的人
孟博士:回复 David_L: 能把自己的感官体验和大神们的品鉴套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学习啊
K______
K______
2018-11-14 13:08
孟博写到后面,果然谈到了感官评价。其实主观评价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因人而异,而且同一款酒中间还有很多酒之外的情绪化的感情色彩在里面
孟博士:回复 Kingwil: 哈哈哈,喝酒不忘本职工作
K______
K______
2018-11-14 13:08
另外,销量巨大的酒,一般通过指纹图谱吧,这个作质控比较可行而且快速准确
孟博士:回复 Kingwil: 其实如果是很大的batch by batch的质控的话还是用panel效率比较高,在桶这个层面上用高通量的色谱法来可能效率更高
孟博士:回复 Kingwil: Diagio已经是大数据管理了,能管好那么大的量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K______:回复 孟博士: 木桶管理的话,跑HPLC我觉得可行。我看格兰杰的质控就大量借助了HPLC和GC-MS的帮助,也算是给waters打广告了
K______:回复 孟博士: 国内像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的批次差异是靠指纹图谱来控制的,这个上次去参观的时候,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的质控。白酒香气成分复杂,做质控更麻烦一些
孟博士:回复 Kingwil: 分析化学博士管桶就是这个结果,哈哈哈
嗯呢
嗯呢
2019-10-22 17:14
您好,可以转载这篇文章到酒虫网公众号吗?
孟博士:回复 小编: 可以可以,让叶胖子请我喝酒就行
蓝方
蓝方
2019-10-22 17:29
whiskyfun评分靠谱
世界上所有的夜
世界上所有的夜
2022-02-15 11:25
👏👏👏👏👏
~已注销~
~已注销~
07-17 13:17
感谢分享!
吊打蝙蝠侠
吊打蝙蝠侠
07-17 15:05
感谢酒评分享,学习学习…
期待一下
期待一下
07-17 15:45
蛮不错的了
徐尽欢
徐尽欢
07-17 16:03
多跟着学习
f_nc7
f_nc7
07-17 17:20
学习到了。
~已注销~
~已注销~
07-20 13:12
老酒看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