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反方观点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09-15 10:26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反方观点
今天正好看到威圈著名的阿贝首黑同学分享了一篇好文,翻墙一看原来还是个小辩论,主题非常有趣,大概给大家翻译一下,然后咱们也可以继续的讨论讨论。

顺便附上原文链接备查

https://thewhiskylounge.com/grading-whiskies-out-of-100-doesnt-work/

https://thewhiskylounge.com/grading-whiskies-out-of-100-a-riposte/

先来听一下反方选手Felipe Schrieberg的陈述:

“不论是Michael Jackson或Jim Murray如明星级别的威士忌专家,还是你身边一些酒友的酒评之中,用100分制进行打分(通常精确到半分)似乎已经成了一件约定俗成的事情。

用数字来对一款酒进行打分,会要求在品鉴时,大家更为仔细的去体验整个过程(以防自己犯错),这是件好事。并且,酒友们对于同一款酒进行打分后的分享、比较甚至于争论,这本身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但是,无论是从科学上或是个人常识上来说,我认为百分制可能并不是正确的选择。

我的观点是,品饮威士忌是一种非常主观的、短时间的体验。因此,用百分制给一款威士忌进行打分就好像在评价一个麦当劳汉堡、一场刚看完的电影、或是一张新出的专辑一样。这里你不是在评判你自己的能力,比如你作为一个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技术实力。相反,这个过程是在在量化你自己对这一次经验的感知。(这一感知,非常主观,并通常不具重复性与可比性。)

科学研究也表明,在一个有许多复杂变量的条件下,人的感官,包括嗅觉与味觉,都很难“校准”到这样的一个精度要求。

首先,你会有一个对于威士忌的预设。每个威士忌爱好者不可避免的一定会有对于某个品牌或是某一类威士忌有所偏爱(毕竟威士忌追求的本来就是个性)。如果不是在盲品条件下,如果看到的是一杯老版本的阿贝放在面前,不可避免的你的打分会受到影响。个人很期待如果有人做一次红酒圈玩过很多次的“换标”实验,看看对着错的酒标,大家的打分到底会受多大的影响。

其次,每个人的味蕾状态在一天中都是会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同样一款酒在早上喝和晚上喝可能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2008年在著名的《糖尿病》这一顶级杂志上就有报道,人对于甜味的感知度,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都会有显著的不同。

再者,环境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喝酒时候的体验,可以因为我们是否在听吵闹的音乐、或是坏心情等等变得完全不同。有一个实验表明,如果把你放在一间闻得到青草芬芳,耳边还咩咩叫声的房间里,你杯中那杯威士忌的味道,会“变得”和你在另一件只有轻轻滴答声的房间里,完全不一样。

因此我对此的建议是,10分制(精确到半分)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用太过于纠结原来百分制中一分两分的精确度。这可能也会更鼓励大家在一个更宽的范围里面进行打分(毕竟百分制里极少能见到70分以下的评分),我们可以把7.5分作为“不错”的标准,可能相当于百分制中最拥挤的83-88分区段,这样的话,向上与向下都有相当的空间。”

 

所以看下来这位选手的主要观点是:因为各种原因,品酒时一般人味觉和嗅觉的精度其实很低,不可能在百分制中分辨出半分一分,甚至于两分三分的差别,所以他不反对评分,但是更推荐使用二十分制。其实他的许多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各位评分大师或是酿酒大师之前所言并非夸大,他们平时都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如常年远离刺激性食物等,来让自己的味觉保持在最为敏锐的状态,以及各种具有仪式感的品鉴手法,来尽量排除外界的干扰。一定程度上,就是把自己训练成一台更为稳定精密的仪器,这一点,一般的酒友确实是难以做到的。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反方观点
威士忌品饮用100分制到底好不好-反方观点
评论 45
评论一下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09-15 10:31
为什么加精那么快,哈哈哈哈!欢迎各位大佬一起来讨论讨论怎么样科学打分
SduperK:回复 孟博士: 孟博可以做一个mapping template,大家边喝边记
孟博士:回复 SduperK: 大家一起坐下来的时候还是感性饮酒比较开心
sake9
sake9
2018-09-15 11:01
再来拜读一下反方观点。各人各口味,如果从单人的评判来看,分数都是非常主观的。但是如果评分人数达到相当数量后,分数就会越来越客观了。所以评分规则不是太重要,关键还是看评论的人数。
孟博士:回复 dyw99: 如果这一大群人又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评价体系的话就更有意义了
淡了:回复 dyw99: 各人各口太重要,只是大众口味偏向哪边的多,比如小猫14,很多喜欢,而我真真的是觉得一般
阿贝首黑:回复 dyw99: angus的意思是,评分体系要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即酒厂特性,而非仅仅的好喝
柏飞
柏飞
2018-09-15 11:30
一直搞不明白几百块九十多分的酒和几万块九十多分的酒价值区别在哪?难道是品牌和稀缺程度吗?如果说分数高低决定价格,为何又相差那么远?如果说分数来决定喝什么酒,那又何必喝那么贵的酒?个人疑惑,见笑。
Plus15:回复 柏飞: 年份和稀缺度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了身份地位。。
阿贝首黑:回复 柏飞: 举个例子,2017版云顶10以及highland park 1955好像都是92,但价格相差几十倍。但这俩酒都代表着酒厂那个时代特点。时代的稀缺性导致了价格的迥异而已,分数只是一个评判标准而已。比如麦卡伦1963的30年波本,serge给一款打了86而angus打了92,原因是serge当时不太认可波本麦卡伦;而angus认为波本麦卡伦代表着酒厂本身特性。
柏飞:回复 阿贝首黑: 所以我觉得分数作用不大
Macallan:回复 柏飞: 几百块和几万块90分是基于价格的评分。期待值不一样(价格贵的期待值高),比如一款酒卖300 你喝着觉得不错物有所值,你愿意为他买单 那么你就有可能给他打90分,但他如果卖30000 你觉得根本不值这个钱,那么也许你就会给他打80分。这也是为何会出现高价低分酒,但并不是该款酒品质不行,而是它不值那个价,达不到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柏飞:回复 Macallan: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觉得分数作用不大。
孟博士
孟博士
2018-09-15 11:40
个人觉得同样90分,背后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Angus强调分数背后必须要配合文字描述来“解释”的一个原因,当然现在有些其实表现平平的酒被炒到高价,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不过如果从长期来看的话,各种评分都较低的酒款长期的收藏价值,是上不去的。多谢讨论
孟博士:回复 孟博士: @柏飞
柏飞:回复 孟博士: 谢谢大神回答。个人认为评分是带有很强主观性的,评分者在评分时可能已经考虑到品牌地位、品牌历史甚至与期望值是否相符等因素了。只是价格体系与评分体系脱节得太厉害可能会造成市场混乱,继而出现受众不广的现象。
孟博士:回复 柏飞: 整个价格体系和评分体系都没有标准,出现脱节也不奇怪,然后背后还有非常大的宣传炒作因素。但如果从非常积极的一面来看,这也是威士忌为更多大众了解的一个机会。
欧_6yw
欧_6yw
2018-09-15 13:15
分数...只是对这个酒以后升值有用。
孟博士:回复 欧_6yw: 哈哈哈哈,只对高分款有效
二意
二意
2018-09-15 13:18
孟博士:回复 二意:
Pee
Pee
2018-09-15 14:02
有点意思。
孟博士:回复 步行虫22: 哈哈哈,看到比较有意思特意搬过来的
BIBO
BIBO
2018-09-15 15:48
学习了,感谢孟博分享。
孟博士:回复 BIBO:
lacouple
lacouple
2018-09-15 22:54
拜摩博士大作!
孟博士:回复 lacouple: 搬运工搬运工
Aiur
Aiur
2018-09-16 01:39
赞赞赞赞赞
辣蛤蜊
辣蛤蜊
2018-09-16 08:18
赞赞赞赞赞
孟博士:回复 辣蛤蜊:
尝尝
尝尝
2018-09-16 08:23
学习了,,
孟博士:回复 尝尝:
jjkmlss
jjkmlss
2018-09-17 14:12
看个人感情了,如果是serge这种符合自己喜好的就高分,不符合自己喜好/违反自己期待的就低分,那几分制都没区别。

但事实上很多酒评人都是依靠表现力、复杂度、易饮度打分而忽略所谓酒厂风格和个人喜好的,那100分就比较有意义了。

孟博士:回复 lsun236: 嗯,关于好酒标准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中
小溪流
小溪流
2018-09-17 14:46
原来你憋了这么一篇文章啊,对我来说,一般是不大会根据分数去购买的,都是先喝过才会去买,或者索性跟着你买
孟博士:回复 小溪流: 来来来,64个阿贝的OB单桶了解一下
小溪流:回复 孟博士: 我看有个1980,你问好价没
孟博士:回复 小溪流: 那个1980十字架是我永远的痛…
小溪流:回复 孟博士: 快来讲讲吧
李辰羽
李辰羽
2018-09-19 08:48
拜读孟博好文~为了更好地喝酒
孟博士:回复 李辰羽: 有空一起喝啊
尝尝
尝尝
2018-09-19 23:21
6666666
世界上所有的夜
世界上所有的夜
2022-02-15 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