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猫的新篇章!关停38年后Brora终于复产了

Brora的官方Ins账号昨天发了张酒厂重启后Cask001的图,估计三年后会有全新的大猫出售,亲们期待不


查了点资料在这里补充一下,原来Brora就是老的Clynelish,始建于1819年,由Stafford 侯爵投资建立,建成初期产能比较小年产原酒54000升,经过几十年的升级,1896年产能扩大到580000升每年. Clynelish的名字一直用到1969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球威士忌销量大增,尤其是Johnnie walker全球销量大涨(clynelish 95%的原酒都拿去给Johnnie Walker做调和了),Clynelish的东家DCL(帝亚吉欧的前身)就在老厂旁边建了个新厂,1968年投产,新的Clynelish是老厂规模的三倍. 同年老厂停产,还有一种说法两个厂同时运营有几个月,分别叫Clynelish 1号和Clynelish 2号,但老厂1968年还是关停了,1969年5月老厂以当地小镇的名字Brora更名. 1969年由于Islay岛干旱导致用于调和的泥煤威士忌短缺,DCL决定重新启用关停数月的Brora,用以生产重泥煤威士忌,这一决定一直持续到1973年,之后Islay产能恢复,Brora就开始生产轻泥煤威士忌,直到1983年彻底停产,设备被封存.


这次大猫复产,厂房还是以前的厂房,蒸馏车间连传统的宝塔式通风都保留了下来

老蒸馏器做了修复和翻新,但也增加了一些提高能效的改进

当年的Brora的Master Distiller如今已成为耄耋老人,Stewart Bowman祖上三代都在Brora工作. 有生之年看到Brora复产还是深感欣慰. 只是近40年过去了,大麦,酵母跟Cask都跟以前有了不小的区别,Brora还能生产出当年的传奇大酒么?

看了大家的评论这里做下二次补充,到底复产后的Brora有没有可能赶超以前的Brora? 大概率是不可能.第一,我们能喝到的Brora基本都是酒厂停产多年后,精心挑选出来装瓶单麦的老酒. 即便是完全复制以前的工艺,3,5,10多年的威士忌跟几十年的老酒没有任何可比性.第二,Brora停产前的产能都赶超云顶了,但凡有点规模的酒厂,很难再坚持传统工艺,复产后工厂在能效方面会增加不少,传统的地板发麦,直火蒸馏是个费时又费力的活,很难想象帝亚吉欧这种大集团会放弃现有的资源不用,花大量精力金钱回归传统. 第三,反观小猫Clynelish的销售策略,出些OB 12,16年还当个宝似的,针对单麦消费者非常没诚意,clynelish目前是帝亚吉欧第三大酒厂,年产能可达到480万升. 即便是95%用做了调和,1968年投产以来它得存多少老酒. 人家就是不卖,任你二级市场炒,那Brora在营销上会不会作为小猫的补充? 更专注单麦销售,只能拭目以待了. 大家普遍认为老酒厂复产是为了割韭菜,其实确切的讲,厂家这么做是普遍看好全球威士忌市场,UK一家机构做预测,十年之后全球威士忌市场可达到每年750亿英镑,现存的大小酒厂,复产的,新建的,在建中的,全部磨刀霍霍想在未来分一杯羹. 随着欧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受疫情影响政府赤字剧增,失业率居高不下,亚洲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内地市场将会是威士忌全球市场中的主要增长点,但这个的前提是我们的经济要正常发展,全球疫情不会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能够有序的恢复. 歪果仁喝威士忌 朗姆 干邑 雅文邑的普遍年龄偏大,因为这些酒贵而他们的年轻人没钱,父母也不会给他们很多钱,大学生Party能整点啤酒或便宜的酒精性饮料就算不错了. 而我们刚好相反,喝威士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再过10年20年,这些年轻人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中流砥柱时,那每年得消耗多少洋酒?中国内地威士忌消费去年从十几位跃居全球第四,赶超欧美只是个时间问题.
评论 42



8赞

现在攒钱来得及不


又准备填坑了


这个酒厂真的是传奇

至少要12年后才能喝到吧

围观一下。

大猫重出江湖

拭目以待。

会把现在的价格打下来吗?

41米的大镰刀了解一下


其实就是挂着brora的牌子。东西可以说完全不一样。。有钱赶紧买老猫吧。


看看怎么玩了

支持一下,

不知什么走势

感谢科普~~

入坑了又~~

几年后才有新品出来

终于要重生了

推第一桶的大胡子都跑路了

终于复产了真的厉害了

感谢科普!

打开割韭菜的新思路,其实现在流通的Brora怎么涨也跟帝亚吉欧没啥关系,都是二级市场行为,重新开厂只是想在未来可以参与割韭菜。

支持一下。!

就算复产也不是原先大猫的味道了,个人觉得不过又是卖情怀收割一波韭菜,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复刻也不是愿来的东西……不过还是值得去尝试一下,万一有惊喜呢

支持一下下

支持一下下

我猫威武啊

又来了又来了

只要是叫大猫,韭菜还是有的